蒋百里死后10年尸身不腐,竺可桢哭道:百里有所待乎?我国胜矣!

1948年的广西宜山,按照国士蒋百里的遗嘱,当抗战胜利的时候将他的棺木迁葬到杭州,然而在迁葬途中因为雨天路滑的关系,棺椁竟然意外打开,只见逝世10年之久的蒋百里面容依旧,丝毫没有腐烂的痕迹。

在场之人无不震惊,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听说之后,冒雨来到蒋百里的棺椁前,不顾道路泥泞跪下痛哭:“百里啊,日本投降了,我们终于胜利了,你的在天之灵可以得到安息了!”

国士无双蒋百里

蒋百里字方震,生于1882年的浙江杭州,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好,他的父亲蒋学烺更是在他12岁的时候病故,所以蒋百里的童年都是在各种杂活当中度过的。

或许正是由于家中贫困的关系,所以蒋百里才会格外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年仅17岁就考中了秀才,成为当地的一位名人,之后又在杭州太守林笛的推荐下,到求是学院当中读书,后来更是被人称之为“硖石才子”。

1901年蒋百里受邀到清华学校学习,之后受到地方官员的赏识,被资助到日本留学,成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的学员,并和蔡锷成为同窗。

蔡锷

在蔡锷的引荐下蒋百里结识到了梁启超,二人一见如故,并在日本组建留学生同窗会,并且创办了《浙江潮》杂志,文中对日本和沙俄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且还斥责清政府的无能行为。

尤其是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更是让蒋百里更加发奋图强,扬言一定要让中国的脊梁再度直立起来,1905年蒋百里以各科第一的好成绩毕业,并受到了日本天皇亲自颁发的军刀。

对于日本天皇所颁发的荣誉,蒋百里并没显露过多的情感,他暗自发誓自己一定要让日本人血债血偿,当天晚上他便喝得酩酊大醉,嘴里一直唱着岳飞的那首《满江红》。

1906年,日本军校留影,右一为蒋百里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蔡锷在昆明发动起义掌控了西南大局,蒋百里见状也积极策划东北独立,但是最终还是受到了张作霖的阻挠,最终还是在列车员的掩护下,靠着躲藏在厕所这才侥幸逃离了张作霖的追捕。

蒋百里深知中国被各路军阀所割据的惨状,所以他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当中,于是在1912年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职务,在上任的第一天,他就慷慨激昂地对学生们讲:“诸君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首先就要成为堂堂正正中国人!”

但是理想总归是丰满的,由于受到陆军总长段祺瑞等旧派军阀的要挟,所以蒋百里的军校开展得并不顺利:分发下来的武器是生锈的汉阳造,而生活所用的物资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就连棉被都是用稻草做的。

看着自己眼前目光混沌的学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涌上心头,他愧对学生的期盼,也没能彰显自己的抱负,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拔枪自裁,幸好他的勤务兵李如意警觉率先阻止,这才没有让蒋百里受到致命伤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蒋百里和蔡锷发现袁世凯想要称帝的意图,于是两人便密谋起兵讨伐,之后和梁启超等人成功会合,这才将袁世凯推下了皇帝的宝座,而这也让蒋百里萌生出打破现有中国格局的想法。

成功预言抗战基本轮廓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以后,蒋百里受到冯玉祥的邀请帮忙出谋划策,国共也展开了第一次合作起兵北伐,但是北方势力当中的张作霖、冯玉祥等人的势力根深蒂固,于是蒋百里便化身说客,在其中各方势力游走,试图达成“利用军阀,打倒军阀”的设想。

而他想要讨伐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张作霖,原因无他只因为奉系军阀依附于日本帝国主义,只是后来孙传芳投靠了张作霖,这才打破蒋百里之前所设想的格局,不过经此一事也让他明白:军阀是信不过的,唯有国民革命军才是打倒他们的唯一希望。

之后蒋百里受到蒋介石的影响,为北伐战争出谋划策,但最后却因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而深受牵连。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百里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和日本在以后定会有一场恶战,于是就拟就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当局积极备战,并且提倡大力发展空军,建设现代国防力量。

1937年蒋百里在庐山授课的时候,曾经对着华中地区说道:“日本人的战略方针方向是从东往西边延展,作战风格更是雷霆万钧,所以我们要想缩小跟日军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利用空间来拖延时间,所以太原、洛阳和衡阳这个三条线,将会是我们与日军的决战之地”。

不得不说先生的这番高论直接惊呆了所有人,或许他们当时并没有清楚地体会到蒋百里心中的构想,但是他却清晰地画出了日后抗战的基本轮廓。

1938年蒋百里担任陆军大学校长,由于当时武汉的形势非常紧张,所以蒋百里没少为办理迁校的事情奔波,再加上他的心脏原本就有问题,所以在他到达桂林的时候,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

蒋百里与家人

在离世之前蒋百里留下遗嘱,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务必将他的棺椁迁葬到杭州,而陪伴他一起下葬的,也只有他生前的著作《国防论》的文稿。

蒋百里一生为中国殚精竭虑,培养出了无数仁人志士他的女婿钱学森更是为了祖国的发展,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美国优质的生活,克服重重的困难也要回到祖国强国建设。

当蒋百里的灵柩经过衡阳的时候,一位曾经参加过淞沪会战的老兵前来送别先生,他用颤抖的双手奉上一捧黄土,声嘶力竭地说道:“先生高义,当年您所说的三阳线,我们守住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海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海宁人物资料 第6辑 蒋百里先生纪念册[M]. 政协浙江省海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陶德臣. 蒋百里与西方军事理论传播[J]. 唯实,

晚潮|《浙江二蒋,倾国倾城》之一:蒋尊簋的风云人生. 腾讯网

哪位民国陆军上将从未上过战场却被称之“军神”?. 凤凰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百里   尸身   军阀   日本   中国   棺椁   海宁市   浙江   委员会   国防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