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三星堆三号、四号、六号、八号祭祀坑埋藏年代是商代晚期

9月27日,由四川省文物局、德阳市委宣传部、广汉市委共同主办的2025三星堆论坛在四川德阳启幕。现场发布了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研究的多项重要进展。


论坛现场


近年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在三星堆遗址的功能分区、祭祀坑年代测定、青铜器铸造工艺、金器制作技术、玉石器矿料溯源和制作技术、丝绸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为更加真实、生动、全面、系统地复原古蜀文明提供了支撑,再次实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三星堆论坛发布的是近一年来三星堆多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涵盖年代测定、工艺研究、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如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精确年代、三星堆遗址青铜器创新铸造技术及彩绘工艺、三星堆遗址金器制作技术、三星堆遗址陶器生产标准化、三星堆遗址水稻耕作方式以及出土象牙保护技术等研究新成果。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介绍,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联合研究,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显示,三号、四号、六号、八号祭祀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处于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相当于商代晚期。一、二、三、四、七、八号坑中发现可拼对的同一器物残片,表明埋藏年代相同。该成果为厘清祭祀坑年代和构建遗址精细年代框架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三星堆青铜器在创新铸造技术方面也有新进展。研究显示,三星堆青铜器在商代晚期形成以分铸为核心,兼用浑铸、锻造的创新铸造技术体系。独特的“芯骨——条形芯撑”技术,有效解决了细长、弯曲器物的成型难题,在既有技术框架中,三星堆展现出独特的技术创新与本土化表达。这一成果不仅深化了对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体系的整体认知,也为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及世界青铜技术与文化交流的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除了上述两项研究进展外,三星堆遗址出土金器制作技术、铜器彩绘工艺、陶器生产标准化、水稻耕种方式、象牙保护技术5个方面的多学科研究也有重要收获。


来源丨四川新闻网 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历史   商代   晚期   祭祀   年代   遗址   技术   金器   青铜器   德阳   研究院   成果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