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中国海关总署刚报告中俄上半年贸易额同比下降9.1%,后脚俄罗斯能源部长就乘专机访华,这是要替俄罗斯GDP争一口气的意思?
14日,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为1064.88亿美元,同比下降9.1%。中国进口俄罗斯货物同比减少9.6%。
16日,俄能源部长专机降落北京,参加中俄商业论坛和上合会议,在此期间和中国能源部长再单独进行一次双边会晤。
我在标题中之所以说他是特殊来宾,是因为不仅因为他代表的是俄罗斯战略部门,更因为他此行承载的,是为俄罗斯出口、财政、乃至政局寻找‘喘息机会’的国家级任务。”
可以肯定的是,俄能源部长这波“专机奔京”,确实不是来喝茶叙旧的,是来“稳大单、补窟窿、救数据”的。救什么数据?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总额同比下降9.1%;中国进口俄罗斯商品减少9.6%。这两个数据足以让俄罗斯经济亮红灯了:最重要的出口方向中国也开始冷了。
俄罗斯靠能源、农产品、金属这些卖中国,才能撑住财政和卢布汇率。一旦中国这边放缓,俄罗斯内循环根本撑不住,GDP直接缺氧。
那么,中国为何减少购买了呢?首先从我们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层面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偏内需,重工业用电、用煤、用油增速放缓。再加上新能源装机猛增,绿电替代化石能源的趋势加速。原油、煤炭储备高位运行,短期“囤货空间”也有限。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能源再便宜,但国际社会的压力也不小。有些银行交易受限制,导致支付繁琐。被西方“盯梢”,地缘政治风险极高。总而言之,中国买俄能源大多用人民币,结算难、汇兑慢,还容易被贴上“援俄”标签。因此我们不得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俄方自然看出了中国的顾虑。俄能源部长访华优先事项之一,就是在结算方式上和大家达成个共识。
俄能源部长齐维廖夫在上合论坛上说:“我们成员国之间能源贸易,现在大部分已经用本币结算了,合作也覆盖技术、物流、金融、保险等等等。表面上看是报捷。言下之意其实是:我知道你中国对美元风险敏感,不想被制裁殃及。我现在就主动说清楚:我们已经在用非美元结算啦,而且上合组织都在这样搞,你就放心买吧!
借此机会,俄方想对中国释放三重意图。第一,请继续当我的最大买家,我愿意配合你的结算方式;第二我不只是跟你合作,我让合作合法化、多边化、制度化。第三,我已经没得选,只能全方位适应你的交易体系。
总而言之,俄罗斯看透了中国“不想被拖下水、也不想得罪老朋友”的微妙心态,干脆主动让利、让权、让路,只求一句话:继续买。
那么,接下来中方会继续买吗?我的答案是会继续买,同时更加精打细算。俄油俄气被欧美制裁,价格自然打折。继续买,能维护两国基本互信,也给上合、金砖等多边合作一个稳定器。
但是我们也的适应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结构转向服务业、数字产业,石化需求不像前几年“狂飙”。再加上新能源的崛起。风光水核加速上马,尤其是风电光伏成本持续下降。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也压着政策节奏。
此外中东方向上,我们跟沙特、伊朗、卡塔尔签了长期合同,还用人民币结算,政治压力比俄罗斯小多了。
在此情况下,中方会怎么做?大概是继续买俄罗斯的,但买得更少、买得更聪明、买得更有谈判筹码。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