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的事再次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自己决定

全红婵在2025年9月13日到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报到,成了大一新生。她带了巴黎奥运会的出场服作为礼物捐给学院,院长苏炳添接过衣服,两人合了影。这事本来挺正常,网友们在网上发了照片和视频,大家点了个赞。结果入学没几天,网上就开始冒出各种质疑的声音,先是针对她的入学资格,有人说她文化水平低,怎么能进大学,还有人说她身材发胖,肯定要退役了。这些评论在社交平台上刷屏,让人看着挺堵心的。

暨南大学在2025年2月就公布了优秀运动员保送名单,全红婵在里面,专业是运动训练。这个名单是经过国家体育总局审核的,没占普通考生的名额。类似的事在其他运动员身上也发生过,比如孙颖莎和王曼昱被保送清华大学读研,陈芋汐去年进了上海同济大学,郭晶晶和伏明霞早年也进了名校。这些都是政策允许的,为给国家争光的运动员设的通道。全红婵拿了三枚奥运金牌,从东京到巴黎,成绩摆在那儿,保送资格没毛病。

入学后,争议从9月15日的开学典礼开始发酵。那天她在典礼上捐衣服,照片传上网,有人就开始挑刺,说她连“暨”字都不会写,是个没文化的农村丫头。网上评论区乱成一锅粥,有人贴出她旧照片对比,说她现在胖了,不像运动员了。还有人拿她和陈芋汐比,说她职业生涯短,马上就得退役。这些话反复出现,点进去看,都是针对她的身材和学历。

全红婵的体型变化不是新鲜事,从巴黎奥运前就开始了。她一家人都是易胖体质,妈妈和哥哥都偏胖。她从14岁东京奥运出道,到现在18岁,正发育期,吸收快,稍微放松点体重就上去了。备战奥运时,她每天训练严格控制热量,但还是得跟身体变化较劲。奥运后入学,放松了点,就有人说她不自律。这些质疑把体型变化全归到个人问题上,忽略了客观因素。

9月17日,解放日报发了篇文章,叫“全红婵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指指点点”,通过澎湃新闻平台发出去。文章说全红婵入学后,视频照片在网上传开,引来各种质疑。官媒直接点出,退不退、转不转、学不学习,都该由她和团队决定。作为成年人和现役运动员,这些事轮不到网友指手画脚。文章还提了23字回应,强调决定权在她自己那儿。这篇文一出,在网上转了不少,浏览量上去了。

知情人后来回应,说全红婵还在努力训练,备战全运会,没退役的意思。她国家队身份还在,入学是结合学习和训练的安排。类似运动员上大学后继续比赛的例子不少,她的情况也一样。争议闹腾几天后,官媒发声算是给了个说法,让事情降了点温。

全红婵的入学过程挺顺利,9月13日办手续,领学生证和新生礼包。15日参加开学典礼,捐了国家队衣服。学院院长苏炳添在迎新大会上接礼物,两人合影的事在X上发了视频,有人说这是青春和梦想同框。网友们发了她的报到照,她穿白色短袖黑裤,背双肩包,看起来挺精神的。

争议焦点之一是学历,有人说她小学水平,怎么进重点大学。其实保送政策针对高水平运动员,她的文化学习在队里也有安排。从东京奥运采访到巴黎,进步明显,训练外她学文化知识。国家有专门培养模式,不用跟普通生比成绩。

身材方面的嘲讽从入学照片开始,有人说她胖得像要退役,不如以前自律。实际上,她备战巴黎时每天高强度训练,健身减重同步进行。发育期体重上升是客观事,去年她就说过找不到年轻时感觉。但奥运上她还是拿了金牌,统治力没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体育   发生   运动员   巴黎   奥运   暨南大学   东京   照片   发育期   文化   身材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