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狂贬行业巨头美光,甩出一堆证据,指控对方恶意诽谤、散布谣言。
看似烂大街的爽闻,没想到剧情都是真的。
美光“懂得都懂”,过去几年没少给长江存储使绊子,可没想到长江存储既不怂也不让着它,反手就卡住了对方的脖子。
2025 年 6 月 6 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收到一份诉讼,国产存储芯片领军者长江存储竟然将芯片巨头美光及公关传播公司 DCI 一同告上法庭。
而原因是二者竟合谋散布关于长江存储闪存芯片威胁数据安全的虚假言论。
原来,美光为了针对长江存储,曾通过丹麦咨询公司 Strand Consult 炮制报告,对外谎称长江存储 3D NAND 芯片存在 "远程控制漏洞",能 "窃取用户数据"。
而可笑的是,美国自己的芯片漏洞可要严重得多,而且明显是别有用心。
不说别的,7 月 31 日我国就曾因美国芯片具有物理后门,约谈了美国的英伟达公司。
而作为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 AI 芯片, H20 算力芯片却有着“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数据回传” 等硬件后门风险,想想也是故意为之。
不仅如此,美光资助的 "China Tech Threat" 网站更是编造了诸如 "植入后门软件" 的虚假案例,甚至还伪造出了某政府机构检测记录来进行污蔑。
而这一举动,也将双方长久以来暗流涌动的竞争,彻底推到了台前。
事实上,早在2023 年 11 月,长江存储就已率先发难,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对美光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 8 项与 3D NAND Flash 相关的美国专利。
而到了 2024 年 7 月,长江存储更是再度出击,新增 11 项专利侵权指控,美光旗下多种存储芯片产品均被卷入其中。
而这也让某些人感到有些奇怪,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储存及影像产品制造商之一,美光怎么会为难长江存储这个“小角色”?
那这些人可就太小看我们的长江存储了。
2016 年 7 月,长江存储自成立以来,便以攻克存储芯片核心技术为己任。
总部位于湖北武汉的它,短短几年就迅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期间其自主研发的 “Xtacking” 技术,更是堪称存储芯片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
要知道,传统的存储芯片制造,存储单元和控制电路的制作紧密相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芯片性能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长江存储的 Xtacking 技术却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巧妙地将存储单元和控制电路分开制造,最后再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二者精准拼接。
这大大缩短了数据传输距离,还优化了散热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它只是长江存储最为突出的创新技术之一。
在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下,长江存储在产能扩张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2022 年,长江存储更是成为全球首家成功量产 232 层 NAND 闪存的企业,较美光同期 232 层产品快 50%。。
或许是这样,感受到威胁的美光才开始对长江存储进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2022 年,美光动用自身影响力,游说美国政府,将长江存储列入 “实体清单”,导致长江存储在采购先进美国设备时遭遇重重阻碍。
而除了借助政治力量打压对手外,美光更喜欢在商业层面展开攻势。
根据长江存储的诉讼材料,美光的232 层芯片有多处侵犯了其专利,尤其是232 层芯片的 PECVD 沉积参数表与长江存储专利完全一致。
而美光 3D NAND 控制器固件的 C 语言代码更是明显使用了其算法专利。
实际上,长江存储虽多次起诉美光但都是有理有据,反而是美光却总是仗势欺人。
2024 年 2 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了地方法院要求美光向长江存储提供 73 页纸质版技术文件的裁决。
而美光却还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试图推翻这一裁决,并于 5 月 23 日向美国最高法院寻求强制令。
虽说美光的这些上诉最终被法院驳回,但像美光这样恶意打压我们的美国企业,却总是给我们带来不少挑战。
曾几何时,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宛如一座被巨头瓜分的 “城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大厂高高盘踞在市场顶端,把控着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走向。
尽管长江存储在国产化道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 。
比如在光刻机这一关键设备领域,上海微电子的光刻设备尚未突破 28nm 节点,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在量测检测设备方面,国产化率同样较低,仅为个位数 。
面对这些挑战,长江存储也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比如,它就曾与北方华创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而这也卓有成效,在 128 层 3D NAND 闪存芯片的制造过程中,北方华创的刻蚀设备就成功应用于长江存储的生产线,才实现了对关键刻蚀工艺的精准控制。
不仅如此,长江存储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Xtacking 技术,实现了在 3D NAND 闪存技术上的弯道超车 。
可以说,长江存储的成功,犹如一盏明灯,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对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
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长江存储无疑向国内其他企业证明:
只要坚定信心,加大研发投入,勇于创新,就能够在半导体领域取得成功 。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