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要求,响应国家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医院餐饮服务品质与厨师技能水平,强化创新意识、精进烹饪技术、优化菜品质量,倡导健康营养的餐饮理念,推进营养健康餐厅创建与医院餐饮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我院膳食科主办的首届“营养科普‘妇’能 健康美食‘产’出”大赛,于11月18日在东院区餐厅成功举行。


本次大赛特别邀请北京市医院后勤管理质控中心膳食组专家、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尊老师,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李姗姗老师,航天中心医院张宏宇老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营养科王楚耘老师,北京健力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张成龙副总经理等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膳食科李冉担任大赛主持。

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大赛,我院工会主席人选李光辉亲临现场并致开幕词。她首先对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以及参赛选手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本次厨艺大赛既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也是一次创意的碰撞、更是一个增进同事情谊的交流平台。希望选手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温情,充分展现妇产人的风采。

本次大赛打破传统模式,采用 “职工设计师+营养师+厨师” 的跨界组队模式,共组建10支参赛联队。由职工精心构思菜品设计,膳食科营养师精准计算卡路里、把控营养配比,厨师精确烹饪执行,三方协同完成菜品创作。赛场上,医务人员对健康营养的深刻理解,与厨师对火候调味的精准掌控被完美融合,一道道精美菜肴惊艳亮相,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










赛程中,职工选手们分别从菜品设计思路、食材搭配逻辑、营养价值亮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其中“母子平安”“精打细‘蒜’”“科研能量沙拉碗”等作品,充分体现了选手们职业素养与营养理念的深度融合,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各参赛队纷纷亮出看家本领,从食材的精细处理到烹饪的匠心独运,再到摆盘的艺术创造,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最终,一道道兼具色、香、味、形、意、养的创意佳肴陆续呈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既带来视觉上的赏心悦目,更践行了“健康与美味同行”的核心宗旨。

展示区的菜肴也相当吸睛。它们是膳食科营养师们系列科普24节气里的佳肴和1800kcal的套餐展示,给大家做了营养膳食模式设计的良好示范。
点评环节评委们逐一发言,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赞扬。专家们表示,此次大赛以饮食为纽带,拉近了职工与厨师的距离,让职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职工构思 + 营养搭配 + 厨师烹饪”的跨界组队形式极具特色,每一道菜品都是选手智慧与厨师精湛技术的完美展现,充分彰显了创新精神与协作力量。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团从口味口感、食材质感、造型摆盘、营养搭配及团队协作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及团队协作奖1名。
这场比赛,赛的不仅是厨艺高低,更是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活力。它让不同岗位的同事在美食创作中传递温情,让健康营养理念深入人心,极大地增强了我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次厨艺大赛的成功举办,既为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放松身心的平台,也为厨师团队搭建了技能练兵、交流提升的桥梁。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把活动中展现出的协作精神与生活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温暖的医疗服务,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光 荣 榜

一等奖:妇科微创中心胡会冉设计的《咸蛋黄炒南瓜》;
二等奖:财务处韩海平 刘莹莹设计的《精打细“蒜”》、产前诊断中心赵秋彤设计的《松鼠鱼》;
三等奖:妇科微创中心杜梅设计的《鲜虾白菜》、医学工程处刘铭洋设计的《母子平安》、妇科微创中心管丽梅设计的《牛肉滑蛋》;
优秀奖:中心实验室于静涵设计的《黑胡椒芦笋口蘑炒虾仁》、内科胡智芳设计的《芹菜虾仁》、计划生育科刘璐璐设计的《土豆泥沙拉》、中心实验室刘唯一设计的《科研能量沙拉碗》。
本次大赛特别设计了团队协作奖,颁予参赛的厨师们:王彦平、刘立军、何学理、孔超帅、范志伟。
编辑:宣传中心
北京妇产医院
微信订阅号|微信服务号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