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夕阳为雪山镶上金边,胡歌和杨紫在导演喊“卡”的那一刻相视而笑,两人手中紧握的剧本已被翻阅得卷起了毛边。
“186天的旅程,终于走到了终点。”杨紫在微博上写下这句话,配图是《生命树》剧组最后一镜拍摄现场。几乎同时,胡歌也发布了一张剧组大合影,背景是连绵的雪山和湛蓝的天空。
这场持续近半年的拍摄之旅,在影视行业尚未完全从寒冬中恢复的今天,显得格外不易。从春寒料峭到秋意渐浓,剧组辗转青海、云南、江苏等多地,只为将“生命与传承”的主题完美呈现。
01 高原挑战
《生命树》的拍摄难度远超常规影视作品。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缺氧环境成为全组人员必须面对的首个挑战。
“每移动一步都要耗费平常三倍的力气,更别说还要专注表演。”胡歌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有时一场戏需要反复调整机位,演员和工作人员不得不在拍摄地点和高原驻地之间多次往返。
为还原剧本中描绘的西北生态保护区,剧组在青海一待就是三个月。杨紫回忆起高原拍摄经历时说:“有场戏需要我在风雪中行走,虽然穿了保暖设备,但零下十几度的低温还是让人难以承受。”
医疗团队随行、氧气瓶成为标配、调整拍摄计划避开极端天气……这些背后细节,勾勒出作品创作的艰辛。
制片人张伟透露,为确保演员状态,剧组曾三次调整拍摄顺序,但这又带来了场景衔接的新问题,“我们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完成这部作品的”。
02 演员蜕变
《生命树》中,胡歌饰演一位在西北从事生态保护的科学家,杨紫则扮演他的助手,二人共同守护着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这样的角色设定,要求演员从外形到内心都要贴近人物。
为演好角色,胡歌提前一个月抵达青海,与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者同吃同住。他在采访中分享了一个细节:“我跟随一位保护员在沙漠中走了整整一天,就为了寻找一种濒危植物的踪迹。太阳晒在脸上的灼热感,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杨紫则为角色剪去了长发,素颜出镜成为常态。“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是她的坚韧和信念感,”杨紫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她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这让我在表演时常常忘记了自己是在演戏。”
剧组人员透露,两位主演经常在拍摄结束后仍与导演讨论剧情到深夜,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这种对角色的全心投入,让导演王瑞不禁感叹:“他们是真正用生命在演戏。”
03 匠心制作
《生命树》的拍摄周期之所以长达186天,与作品的制作理念密切相关。导演王瑞坚持以实景拍摄为主,尽可能减少绿幕技术的使用。
“我们想要呈现的是最真实的生命力量,”王瑞说,“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追随自然的节奏,等待合适的光线、合适的季节,甚至合适的一片云。”
在云南取景时,剧组为了捕捉日出时分的特定光线,连续十几天凌晨三点出发前往拍摄地。摄影指导李兵表示:“现代技术当然可以模拟很多自然景观,但真正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瞬间,那种质感是无法复制的。”
这种对真实的追求也体现在剧本创作上。编剧团队前期走访了中国多个生态保护区,与近百位生态保护工作者交流,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剧中许多情节都源自真实事件,如“沙漠中的植树人”、“守护黑颈鹤的牧民”等。
04 行业意义
在影视行业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生命树》长达186天的拍摄周期显得格外“奢侈”。业内人士分析,这体现了投资方对作品质量的坚持,也传递出行业复苏的积极信号。
“这不是一部追求快节奏产出的作品,”制片人张伟坦言,“我们更注重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希望能通过这个故事,让更多人关注到中国的生态保护事业。”
《生命树》的杀青,恰逢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新一轮品质竞赛。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内容为王再次成为行业共识。
影评人周黎明表示:“像《生命树》这样精心打磨的作品,无论市场表现如何,其创作过程本身就值得尊重。它提醒我们,影视创作有其内在规律,急功近利很难产生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05 未来可期
随着拍摄工作完成,《生命树》即将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据透露,影片将采用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导演王瑞表示,后期制作的重点将放在“平衡真实与艺术”的关系上:“我们不会过度渲染场景,而是尽可能保留拍摄时的自然质感。就像生命本身,最美的状态往往是它本来的样子。”
对于明年的上映计划,制片方表现出充分信心:“这是一部用心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我们相信它的价值会被观众看见。”
杀青当晚,剧组举办了一个简单而温馨的庆祝仪式。杨紫和胡歌不约而同地感谢了每一位工作人员:“是你们的付出,让《生命树》得以生长。”
窗外,青藏高原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为这群影视创作人的坚持而点亮。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