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英雄,湘西山里起风云。” 在民国那段动荡岁月里,湘西大地走出了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 陈渠珍。他一生跌宕起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印记。
1882 年 9 月 22 日,陈渠珍出生在湖南凤凰厅镇竿城。他的父亲陈茂林,是清末三品武功将军,驻守湘西黄丝桥镇守。
陈渠珍作为家中独子,自幼备受宠爱,6 岁便开始读书。可命运弄人,12 岁时生母病逝,3 年后父亲也离世。
此后,陈渠珍随大娘李氏与二娘邵氏回到镇竿城,在西门坡定居,进入举人聂仁德开设的书馆学习。在这里,他熟读四书五经,练就一手好毛笔字,学业上勤奋刻苦。
1901 年,品学兼优的陈渠珍被选送至沅州府著名的 “沅水校经堂” 深造。1903 年,湖南筹办武备学堂。
当时清廷甲午战败后与列强议和签约,受忠君思想影响的陈渠珍,毅然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长沙武备学堂。
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次年升入武备学堂将弁班。1906 年毕业后,陈渠珍先被分配至宁乡担任见习军官,半年后调回长沙,任湖南新军第四十九标队官。此时,反清革命思想盛行,陈渠珍受其影响,加入了同盟会。
但时局多变,他不久辞去标队官之职,回到凤凰观察形势。在家乡闲居时,经朋友引荐,他拜见了湖北总督赵尔巽,后在赵尔巽推荐下前往成都,投效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
然而,因陈渠珍是同盟会成员,赵尔丰不予任用。
他又求助时任四川讲武堂监督的同乡田应诏,才得以投入新军,在新军协统钟颖所部任第六十五标队官,驻防百丈邑,并将妻子刘茨湘接到成都。
百丈邑是连接川藏的重要通道,陈渠珍任职期间,对西藏产生浓厚兴趣,系统研究了川边西藏的史地资料。
1909 年,英国有侵略西藏的迹象,清廷令新军协统钟颖率 2000 人出川援藏。陈渠珍献上一份详尽的西征计划书,得到钟颖赞赏,被委任为援藏一标三营督队官,同年 7 月随师进藏。
藏区条件艰苦,陈渠珍率兵从阳关西进,翻山越岭,行军两个月才抵达昌都。当时西藏叛军首领堪布登珠在思达集结藏军,准备阻击川军。
陈渠珍请缨侦察,在腊左与藏兵遭遇,因寡不敌众负伤被捕。但他临危不惧,慷慨陈词,赢得堪布登珠敬重,得以脱险回营,随后被提升为管带。
1910 年,陈渠珍率部抵达工布的江达,后移驻工布角木宗、德摩等地。不久,他率部在八浪登、石门关一带抗击英军。
1911 年,奉命进军波密,在伊贡、拖卡等地追击撤退的藏军,还刺杀了白马青翁等叛变藏官,波密暂告平定。
同年 10 月,武昌起义爆发,进藏的川军与边军内讧,许多官兵主张易帜响应革命,还杀害了新军统领罗长祎。
陈渠珍不愿卷入,12 月组织百余名湘籍士兵,打算从江达取道青海羌塘东归返乡。但因对道路不熟,羌塘地势险峻,他们在冰天雪地的沙漠中苦行两个多月仍未找到出路。
队伍断粮后,只能打猎求生。就这样,陈渠珍率部在无人藏区走了七个多月才抵达青海境内,到柴达木时队伍仅剩七人。1912 年初,陈渠珍终于抵达西安。
期间,陈渠珍与十九岁的藏族女孩西原相爱,但西原到达西安后病死。陈渠珍后来写了《艽野尘梦》一书来记录这段经历,让读者对他作为一个军阀的形象有了改观。
1912 年 3 月,陈渠珍回到凤凰,此时田应诏已升任湘西镇守使,委任他为湘西军官团教练,在镇竿城整训凤凰籍青年军官。
当时袁世凯加紧称帝,全民反袁声浪高涨,陈渠珍建议田应诏早做谋划,却遭到中营游击滕代春嗤笑,两人自此交恶。
陈渠珍离开镇竿,转投四川革命党人石青阳,在川东招募护国军。但湖南政局变化快,在田应诏邀请下,他很快又回到凤凰,成为田应诏的高参。
1916 年 1 月,袁世凯称帝不久,护国运动爆发,云南督军蔡锷等率部讨袁。陈渠珍建议田应诏保持湘西中立,暗中与护国黔军交往。
护国军进攻麻阳时,陈渠珍率部配合,掩杀袁世凯驻湘西的北洋军。北洋军失败后,陈渠珍向北洋政府称湘西军队兵力分散、装备落后,难以协助北军,袁世凯于是援助田应诏部分枪支。
借此,陈渠珍协助湘西军在北洋军与护国军的拉锯战中补充了武器装备。
1916 年 3 月,护国运动胜利,田应诏宣布湘西独立,自任湘西护国军总司令,陈渠珍为护国军参谋长。
同年 7 月,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实权,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护法战争爆发。陈渠珍为田应诏出谋划策,联合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张学济击退北洋军。
1918 年 9 月,吴佩孚通电南北议和,湘西局势暂时稳定,田应诏所部被改编入湘西靖国联军,田任第一军军长。
田应诏每日诗酒作乐,不思进取,陈渠珍趁机将自己军官团中的学生和亲信安插到靖国联军中担任要职,逐渐掌握军队实权。
湖南政界变幻莫测,田应诏无奈让陈渠珍代理靖国军第一路军总司令,自己避居长沙。
田应诏离开后,陈渠珍计划驱逐湘西其他地方势力。
他率部前往麻阳,唆使永绥茶峒协台宋海涛夺取当地屯租占有权,逼迫绥靖镇守使谢重光远走云南,同时加紧在湘西剿匪,获得湖南省长谭延闿信任,升任湘西剿匪总指挥,后又任湖南十三区清乡四路长官、湘西巡防各军统领兼十县剿匪总指挥。
原本盘踞沅陵、古丈、辰溪一带的湖南守备司令张学济因反对谭延闿,受到四川军阀周则范驱逐,1920 年底阵亡于来凤城外,陈渠珍趁机收编其部属一千多人。
至此,陈渠珍成为湘西最大的一股势力,并逐渐控制了湘西全境。
陈渠珍取代田应诏在湘西的地位后,开始巩固统治。1920 年冬,他前往保靖考察,认为保靖是称雄佳地,1921 年将湘西巡防各军统领部与剿匪司令部迁至保靖。
鉴于湘西地理偏远、历经战乱衰败,陈渠珍主政后提出 “保境息民” 方针,将剿匪、政治改革、发展教育、广集钱粮作为工作重心。
剿匪方面,他提出 “招大股,吃小股”“招老股,灭新股” 方针,主张剿抚并用、恩威并施。两年内,基本肃清北河流域及其他辖区土匪,湘西十县恢复安定,生产得以发展。
陈渠珍的部队在剿匪过程中不断收编与招安,势力也不断壮大。
此后,陈渠珍在湘西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1924 年 9 月,他被四川军阀熊克武击败,湖南省省长赵恒惕转而扶持田应诏夺权,陈渠珍引咎请辞。但不久湘西秩序大乱,他再度复出。
1926 年初,唐生智代理湖南省长,陈渠珍改任湘西镇守使,响应北伐。次年,唐生智反蒋,陈渠珍受拉拢,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独立师师长。
马日事变爆发后,陈渠珍大肆杀害革命人士。1928 年 4 月,湖南清乡督办公署成立,陈渠珍被委任为第八区司令,负责麻阳等九县 “清乡”。
他借 “清乡” 之机剿匪、扩军集权,却遭到新任湖南主席何键的打压与排挤。1935 年,何键以 “剿共” 不力的罪名剥夺陈渠珍军权。
抗战爆发后,张治中主政湖南,对陈渠珍十分欣赏,复任其为湖南省政府沅陵办行署主任。1938 年 4 月,陈渠珍重返湘西,积极宣传抗日,发展生产。
同年 11 月,在张治中推荐下,陈渠珍前往重庆拜见蒋介石,却因国民党将领陈诚等人谗言差点被扣留。
此后,陈渠珍避居四川南川,不问政事,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家乡。
1949 年 “湘西事变” 爆发,陈渠珍出面组建凤凰县防剿委员会,同年被国民党委任为湘鄂边区绥靖副司令、沅陵行署主任,稳定湘西混乱局面。
湖南解放后,蒋介石试图拉拢陈渠珍据守湘西,与共产党顽抗到底。但陈渠珍审时度势,避居凤凰黄丝桥。同年 10 月,得知新中国成立,他决定和平起义,帮助湘西全境和平解放。
1950 年,陈渠珍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952 年 2 月 8 日,陈渠珍因罹患喉癌在长沙去世,终年 71 岁。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