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成年之后回看中学教育的那段时光……那时候只会教A,教固定式样的知识;没有变量;其实变量才是这个世界多彩的真正原因;长大后回看,历史哪有那么简单的A固定式,政治老师说的是对,一个事物的发展一定是从量变再到质变……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前因后果,有源头有后续影响;
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为例,日本也不是一开始就全民喊战的,从温和改革到剧烈震动,在到不可收拾,同样经过人物、时间、事件的影响最终爆发……我们看1937年日本侵华前被刺杀的日本首相、高官。
1、日本首相:原敬 死亡
- 时间:1921年11月4日 地点:东京火车站
- 凶手:右翼青年--中冈良
- 前因:推行普选、同意裁减军队,被斥“政党侵蚀皇权”;在华盛顿会议前夕,同意对美让步,激怒了军方高层。
- 后果:首位死于任上的平民首相,政党政治元气大伤,军部开始“坐大”,手握兵权的军人士官开始上位。

日本第19任首相 原敬
2、日本首相:滨口雄幸 重伤、9个月后死亡
- 时间:1930年11月14日 地点:东京火车站
- 凶手:右翼团员--佐乡屋留雄
- 前因:在伦敦海军条约接受美国的要求,让日本的海军吨位控制在美国海军60%吨位上限,被批“卖国贼”;解禁政策触发农村破产,民怨沸腾。
- 后果:滨口雄幸在重伤之后,仍然坚持履职9个月;最后医治无效去世,从此海军内部“条约派”或者也叫温和不战派失势,激进“舰队派”也叫侵略派全面反攻,日本的裁减军队路线破产。军队继续扩编。

日本第27任首相 滨口雄幸
3、日本首相:犬养毅 死亡
- 时间:1932年5月15日 地点:首相官邸
- 凶手:海军少壮军官+陆军士官学校学生(“五·一五事件”)
- 前因:承认张学良东北易帜,拖延承认伪满洲国;主张削减军费,又是被喊“卖国贼”。
- 后果:政党内阁终结,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复活,其实就是军队控制了政治,文官再无力驾驭陆军,全面侵华进入倒计时。

日本第29任首相 犬养毅
4、斋藤实(内大臣、前首相) 死亡
- 时间:1936年2月26日 地点:官邸
- 凶手:皇道派军官(“二·二六兵变”)
- 前因:作为“统制派”元老,主张先扩军再改革,被皇道派视为“君侧奸贼”;当时日本下层军官受思想家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方案》影响,兵变军官要“昭和维新”,清君侧。
- 后果:这次兵变在4天后被镇压,皇道派遭到血洗,有的军官直接被流放中国东北;但统制派彻底掌控陆军,军政法西斯化完成,对华强硬成为唯一选项。

5、高桥是清(大藏大臣、前首相)死亡
- 时间:1936年2月26日 同上方“二·二六”
- 前因:紧缩财政,反对扩大军费;被激进军官骂“经济国贼”。
- 后果:财政刹车被拆除,1937年度军费暴涨40%,全面战争机器全速启动。
6、另有两起“未遂”同样惊心
- 大隈重信(1910):被炸弹炸断一条腿,因推动“日韓合并”遭民族主义报复。
- 若槻礼次郎(1931):刀砍未中,因支持裁军。
- 冈田启介(1936):由妹夫替死逃过一劫,同为“二·二六”目标。
枪声背后的共同原因
- 日本经济崩盘,财政吃紧+对外受挫→狂热的民粹主义狂飙;
- 军方/右翼势力抬头,安排刺客刺杀认同裁军的高层;
- 杀手“从下克上”,本国民众及报纸的舆论反而同情凶手;认可凶手的为国牺牲;
- 政策转向:从裁减军队变为扩充军队;从内部谈判崩裂走向了内部刺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响——
当最后一道“理性防火墙”早在血泊中被踏平,全面侵华只剩时间问题。
历史警示:当极端声音垄断麦克风,子弹就会替代理性。愿悲剧只留在史书里。
2022年的安倍之死
- 安倍晋三(2022):奈良市街头发表演讲时遭枪击倒地,安倍在被紧急送医时心肺功能停止。7月8日当地时间17时03分,安倍晋三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终年67岁。而刺杀者是海军自卫队前队员。


通过日本历史上这些刺杀行为,我们发现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总和军部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最近一次的2022年安倍刺杀,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潜台词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我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别再只说 14 年抗战了!日本的野心,藏了 1300 年!》里讲了,小日子藏着亡我之心,不死,你的看法呢。
#谈谈你所了解的日寇侵华的罪行##日本为何不愿承认侵华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