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国围堵中国,对华加税100%?冯德莱恩首次发文书,暴露重大分歧

前言

美国喊话要对华加征100%关税,欧洲却派高官接连访华,这戏剧性的一幕正在上演。

特朗普想让欧盟当马前卒,冯德莱恩却陷入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77%的民众要求她辞职

28国为何要围攻中国?美国和欧盟真能一条心吗,盟友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裂痕

编辑:CY

特朗普的"空头支票",为何让盟友开始装聋作哑

特朗普这回真是豁出去了面对国内制造业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上升的压力,他直接抛出了一个惊人提议。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这个数字几乎把税率拉到了天花板。

但奇怪的是,特朗普没让美国先动手。而是把这个烫手山芋直接踢给了欧盟。就像自己要办婚礼,却非得让邻居先买单,看起来荒唐,其实是老套路。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和印度吸收了将近48%的俄罗斯石油出口在普京还顶得住西方制裁的情况下,这部分东方买家成了俄经济的救生圈。

特朗普的算盘很精明,绕过俄罗斯本体,直接去动它的水管但这招死马当活马医的背后,暴露的是他内政外交的双重困境。美国制造业最近又传来不妙消息,7月到8月制造业失业率又升了0.3%

特朗普急需一个强硬姿态告诉选民,看,我在替你们出气。不管加税政策能不能真的落地,起码气势先拉满了。这对他的铁锈地带选民来说,就是票仓保底的操作。

但欧盟的反应让特朗普有些意外,不是热烈响应,而是装聋作哑冯德莱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欧盟代表团虽然紧急飞往华盛顿谈判。但这更像是去应付差事,而不是去商量怎么给中国添堵

特朗普以为自己手里握着的是王炸,没想到欧洲人压根不接牌。

89亿欧元的生死账单,冯德莱恩算得过来吗

欧盟收到打头阵的邀请后,气氛并不和谐。不是不想动手,而是根本动不了手。东欧国家,比如波兰、立陶宛这些靠近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焦虑重得很。

恨不得马上全面断交,但法德这些老牌核心国家,想的更多是账本。法国不傻,它每年向中国出口近89亿欧元的汽车零部件。还有32亿欧元的航空航天材料卖给印度。

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了它们全球销量的35%这些数字不是装饰,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命脉一旦对中印加税,对方反制回来,首先垮掉的就是欧洲制造业的饭碗。

冯德莱恩的处境更是如履薄冰她既要安抚美国,又得平衡欧盟内部的意见,还得面对民众越来越不客气的质疑。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77%的受访者认为她出卖了欧洲利益。

75%的人甚至要求她辞职,显然,她的政治基础已经摇摇欲坠。这次加税风波,她若选择附和美国,很可能被钉死在美国代理人的标签上。

欧盟议会也不是吃素的,62%的议员已经表态反对。德国总理更是公开警告,不要为了讨好华盛顿,把整个欧洲的经济绑上战车。但她如果拒绝美国的要求,后果也不轻。

不仅要面对华盛顿的压力,她在欧盟内部的亲美派也会开始唱反调。这一左一右的拉扯,让她如同走在悬崖边上。每一步都要精确计算,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的终点。

欧盟在经济和安全之间,被掰成了两半。安全上,它不得不依赖美国,尤其是北约的框架。但经济上,它又深深捆绑着中印市场

从"小跟班"到"有主见",欧洲正在悄悄变脸

就在特朗普等待欧洲表态的时候,多个欧洲国家已经在用实际行动说话了。葡萄牙是这些欧洲国家中的典型代表。该国总理蒙特内格罗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目的是加强双边关系。

中方给了他高规格接待,他本人在会谈时表示,葡方期待同中方增进政治互信。将中国定位为欧洲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这话说得很重,几乎是在向华盛顿宣告,我们有自己的选择。

除了葡萄牙之外,德国在对华态度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德国总理默茨在面对200多位驻外使节发表演讲时,罕见就对华政策表态。

他强调,德国会在所有可能的领域与中国寻求合作。包括气候变化、全球危机以及其他各种挑战上。默茨直接把话挑明,提醒欧洲必须做好准备,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走出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因为欧洲与美国的关系的确在发生变化。欧洲必须调整自身利益,不能再对美国抱有虚假的怀旧心态另一个欧洲国家,也是美国的核心盟友英国,已经接棒葡萄牙。

派出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凯尔抵达中国开启访问行程。在华访问期间,中英双方高官将共同主持中英经贸联委会会议。这是双方7年来首次举办该会议,意义不言而喻。

历史上,欧洲在对华政策上早已分裂严重。回顾2018年伊朗制裁分歧,欧盟最终选择建立INSTEX机制绕过美国制裁。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公开表示,欧洲不能做美国的附庸

但当这句话落在现实面前,欧盟还是得面对一个尴尬事实。它没有真正的战略自主权,直到现在。这些接棒访华的高官,正在用脚投票。

他们告诉世界,欧洲不再是那个只会自动追随的小跟班。当利益与忠诚发生冲突时,理性开始战胜情感。

当"借刀杀人"遇到"明哲保身",谁笑到最后

特朗普这步棋,不是要赢得漂亮,而是要别人先输。他对中印加税的提议,表面上是对外强硬,实则是对盟友施压。这种借刀杀人的策略,在国际政治中屡见不鲜。

但这一次,刀子不太听话了。关税在经济领域被称为核武器这类武器的威力,不在于它的使用,而在于它的存在。真到动用关税手段的时候,那双方都讨不了好。

每一次贸易战的历史都证明,这是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让欧盟先跳进去,美国在后面看戏。风险最大化转移,收益最大化保留。

但欧洲人不傻,他们学会了明哲保身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分析指出,美欧制裁协调机制正在出现结构性裂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报告也显示,78%的欧洲人认为应该独立制定对华政策。

这种民意变化,正在倒逼政客们调整立场。根据WTO和欧盟统计局的数据,100%关税将导致中欧贸易额下降30-40%影响欧盟GDP约0.8个百分点,这个代价太沉重了。

基于当前态势,未来6个月美欧关系有三种可能走向。第一种是欧盟找个台阶下,对部分商品加一点象征性关税算是对美国有个交代,但这类有限妥协无法解决根本矛盾。

第二种是分歧加剧,美欧在对华政策上彻底分道扬镳。第三种是重新谈判,建立新的合作模式,从自动追随转向有条件合作。从目前的趋势看,第三种可能性最大。

美欧关系正在从简单的主从关系,向复杂的利益合伙人关系转变。特朗普想要的是欧盟彻底站队,欧盟想保的是自己的经济命脉。这场博弈的真正赢家,可能是那些懂得在大国缝隙中寻找机会的人。

中国的稳坐钓鱼船,正在变成现实。

结语

这场制裁分歧折射出的,其实是盟友关系中最核心的问题——当利益与忠诚发生冲突时,理性往往战胜情感美欧关系正在从自动追随向有条件合作转变,未来的国际秩序将更加多元化。

面对这样的变局,你认为欧洲的战略自主之路能走多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分歧   中国   文书   欧洲   美国   欧盟   关税   华盛顿   德国   关系   盟友   俄罗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