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多自在,今天穿休闲装明天穿裙子,没人管。
可清朝的旗人就没这命,他们穿衣服十分麻烦,不是想换就能换。而且旗人女人的衣服还更不自由。
啥身份穿啥料子、啥场合穿啥款式,都有规矩卡着。穿错了轻了让人笑话,重了官府还来找事,这穿衣自由想都别想。
清朝的旗人,不管是八旗子弟还是普通旗人,穿衣服都得按规矩来,半点不能乱。
身份等级是第一道坎,皇族和普通旗人穿的衣服,从料子到花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就说皇族穿的龙袍、蟒袍,上面绣着龙纹,普通旗人再有钱也碰不得。敢偷偷在衣服上绣龙纹,那就是僭越,轻了抄家,重了掉脑袋,没人敢冒这险。
就算是普通旗人,不同等级穿的衣服也不一样。
当官的旗人,官阶不同衣服上的补子也有区别。文官补子绣飞禽,武官补子绣走兽,一品官补子是仙鹤、麒麟,九品官就是鹌鹑、海马。
要是九品官敢穿一品官补子的衣服,不光自己要被降职罚俸禄,连举荐他的人都得受牵连。
普通老百姓出身的旗人,只能穿素色粗布衣服,绣个复杂点的花纹都得琢磨半天,怕不小心越了界。
除了身份,场合也管着穿衣。平时在家,旗人还能穿点舒服的便服,比如短褂、长裤。可一出门见人,尤其是见当官的或者皇族,就得换成礼服。
礼服款式特别繁琐,男人得穿长袍马褂,女人得穿旗袍,还得配上对应的帽子、鞋子,半点不能错。
家里有红白事,衣服颜色更有讲究。办喜事得穿红、粉这些喜庆色,办丧事只能穿黑、白、灰。
要是有人办丧事穿红衣服去,不光会被赶出去,还得被街坊邻居戳脊梁骨,说不懂规矩。
更让人难受的是,季节换衣服也不由自己。清朝有换季的规矩,啥时候换春装、啥时候换冬装,都由官府统一通知,京城的旗人尤其得跟着走。
就算春天还冷,官府说换春装就得换;冬天再冷,没到换冬装的时间,也只能硬扛。
有一年春天,京城倒春寒特别冷,有个旗人没等官府通知就提前穿了棉袄,被巡逻的官差看到,当场就把棉袄扒了,还罚了他五两银子,理由是不遵换季规矩,扰乱风气。
旗人女人的衣服更不自由。她们穿的旗袍,领口、袖口、下摆的款式,都得跟着当时的旗俗来,不能自己随便改。
比如康熙年间流行窄袖旗袍,光绪年间又流行宽袖,要是哪个女人在康熙年间穿宽袖旗袍,就得被人说不合时宜,出门都没人愿意跟她一起走。
而且旗人女人还得缠足,穿特制的旗鞋,鞋跟又高又细,走路都得小心翼翼。想换双舒服的平底鞋都不行,因为旗女穿旗鞋是规矩,破了规矩就不是正经旗人。
有人可能会问,偷偷换件衣服没人知道不就行了?可清朝管得特别严,不光官府有专门查服饰僭越的人,街坊邻居也会互相监督。
旗人住的地方大多是旗营或者旗巷,大家都是旗人,谁穿了不合规矩的衣服,没半天就能传遍整个巷子,要是被有心人选去报官,麻烦就大了。
而且旗人的衣服大多是家里女人做的,布料、款式都按规矩来,想偷偷做件不合规矩的衣服,连买料子都难,布店老板也不敢卖超出顾客身份的料子,怕被连累。
这些规矩把旗人的穿衣自由捆得死死的。他们不是不想换舒服、好看的衣服,是不敢换。
在清朝,守规矩比啥都重要,要是因为穿衣服坏了规矩,丢了差事、连累家人,太不值了。
所以就算衣服再不舒服、再不合时宜,旗人也只能按规矩穿,半点不敢自己做主。
#头条新锐创作者##新锐创作者成长计划#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