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丝斜斜划过玻璃,茶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冒泡,像极了华表奖内场那晚的暗流涌动。
我盯着手机里那张流传甚广的座位表——王一博在第一排西装革履,王宝强蜷在第二排和综艺咖们“共享空气”——突然觉得这哪里是颁奖礼?
分明是资本与人情熬煮的一锅八宝粥,有人吃肉,有人舔碗。
王一博的西装挺括得能戳破气球,可三年前他还在第五排啃指甲。
如今《热烈》票房破9亿,乐华娱乐的推手比他背后的造型师还忙活。
流量明星坐C位?我倒想起老家菜市场——鲜亮的水果永远摆在显眼处,哪怕底下垫着发霉的纸壳子。
吴磊更绝,从《封神》的哪吒头到《东极岛》的救生衣,演技还停留在“瞪眼耍帅”阶段,可待播片单比我家冰箱囤的速冻水饺还多。
主办方敢让他坐第一排,图啥?图他微博超话里那群半夜不睡觉打榜的姑娘呗!
王俊凯倒是想转型,可《刺猬》里那句“你瞅啥”说得跟被门夹了舌头似的。
资本可不管这些,他们要的是千万级签到数据,是奢侈品店门口排队的韭菜,是能塞满电影院座椅的青春荷尔蒙。
王宝强在《八角笼中》把草根演得像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可这22亿票房在资本眼里,怕还不如流量明星一条广告费。
内场视频里他起身想搭话,沈腾一个转身堪比太极宗师——这哪是寒暄?分明是娱乐圈的“冷宫礼仪”。
这让我想起老家村头唱大戏,台上角儿再风光,也得看台下金主的脸色。
王宝强这种没“干爹”撑腰的,就像散场后被遗忘在角落的戏服,再鲜艳也抵不过新裁的绸缎。
黄渤用青岛话喊“小哥支棱起来”时,我仿佛看见老家婚宴上喝醉的二叔——热闹是真热闹,尴尬也是真尴尬。
官方说这是“地域文化输出”,可当青岛企业把艺人座位和“文旅大使”挂钩,这味道就变了。
这就像菜市场摊主挂个“百年老店”的幌子,底下卖的却是隔夜菜。
40个摄影棚再气派,拍不出好片子也是白搭。
资本和政策勾肩搭背,把电影节搞成“资本联欢会”,观众又不傻,谁看不出来?
张译在《三大队》里熬白的头发,惠英红在《我爱你!》里哭花的妆,王宝强在《八角笼中》磨破的鞋底——这些才是电影院的“硬通货”。
就像我奶奶说的:“戏台子搭得再高,唱得不好照样有人扔茶碗。”
窗外的雨停了,茶壶里的水也凉了半截。我忽然觉得,娱乐圈这锅八宝粥,该添把柴了——别光顾着熬表面的油花,锅底那些沉着的米粒,才是真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更新时间:2025-05-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