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劝中国放弃自给自足,称美国还有绝招:把中国踢出SWIFT?

文|肉松小贝

编辑|史不得呀

中美贸易战打疯了,双方大招全亮了:9月底美国出狠招逼中国企业,10月9日中国就还了“王炸”,美国从总统到部长全上阵施压。

大家都猜,美国会不会掏出“绝招”?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美国有张“核弹级”牌,打金融战,比如赶中企出美资本市场、踢中国银行出SWIFT;特朗普做事没谱,要是谈崩,真可能用这招!

SWIFT有多重要?

提到跨境转账,很多人没听过SWIFT,可它却是全球贸易的“隐形支柱”。

1973年在比利时成立的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本质是银行间的“快递员”。

连接200多个国家、1万多家金融机构,每天处理4000多万条消息,涉及几万亿美元交易。

企业进出口付款、国家间资金往来,90%都得靠它安全快速完成。

没了SWIFT,国际转账就得退回老办法:银行发传真、邮件沟通,又慢又容易出错。

对中国来说,影响更甚。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超18万亿美元,贸易额占全球15%,银行系统早深度绑定SWIFT,工行、建行等大行每天处理海量进出口钱款。

一旦被踢出SWIFT,中国企业跨境收付会立刻卡壳,贸易效率骤降,风险飙升。

美国早把SWIFT当“制裁武器”。

2012年伊朗因核问题被踢,石油出口收入减半,贸易减30%,经济缩6%,通胀超30%。

2022年俄乌冲突后,美国联合欧盟把俄罗斯7家银行踢出SWIFT,俄罗斯银行没法和西方结算,民众疯狂挤兑,卢布暴跌、股市崩盘,金融系统险些瘫痪。

如今中美贸易战白热化,美国会不会把中国踢出SWIFT,成了最大悬念。

中美贸易战的七年拉锯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开打,至今七年,招数越出越狠。

2018年特朗普政府拿301条款说事,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25%关税,中国立刻反击,对美国大豆、汽车加同等关税。

两年间,美国把关税覆盖到2500亿美元中国货,中国反制1100亿美元美国产品,2019年中美贸易额掉到5412亿美元,中国出口降4.8%,进口降20.9%。

2020年双方签第一阶段协议,美国降部分关税,要求中国买2000亿美元美国货,可疫情让协议执行打折扣。

拜登上台后换了打法:2021年管制半导体出口、联盟友禁新疆棉;2022年推芯片法案,补贴美国本土芯片生产,限制对华出口先进设备,中国则加快本土芯片研发。

2023年战场转到电动车和电池领域,美国加关税,中国启动反补贴调查。

虽当年高层在旧金山会晤恢复军事沟通,但经贸问题未解决,贸易额回升到6644亿美元。

2024年冲突升级,3月美国把关税翻倍到20%,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15%反制;5月中国调整加征范围,美国延长技术转让限制,全年贸易额涨到6883亿,小幅增长3.7%。

10月美国又放话加100%关税,中国限制稀土和技术出口,还和美国互征港口费。

2025年对抗到了“撕破脸”地步,3月美国把所有中国产品关税提至20%,8月中国贸易顺差却超预期达1023亿美元;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出台“杀手锏”。

母公司在美限制实体内、对外投资股权超50%的子公司,自动受制裁。

这招瞄准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投资模式,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要被列入清单,荷兰政府为避嫌“抢”走该企业,震惊全球业界。

面对围剿,中国10月9日打出“王炸”:出台稀土含量0.1%管制规则,管控锂电池和金刚石等超硬材料。

同时,中国把1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调查高通并购案反垄断问题,连协助美国的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子公司也被反制。

美国想加收中国船舶港口费占便宜,中国反手规定“美国籍股东占比25%及以上的船舶加费”,让美国偷鸡不成蚀把米。

美国敢踢中国出SWIFT吗

美国见中国反制有力,又拿SWIFT威胁,可真动手得先掂量后果。

首先,SWIFT不是美国“私人工具”,董事会25人中美国仅占2席,欧洲占17席,中国1席,决策需多方协调。

欧洲和中国经贸紧密,德国对华出口超1000亿欧元,法国奢侈品依赖中国市场,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说“SWIFT该保持技术中立,不能当政治工具”,不会配合美国。

再看美国自身损失,美国超市一半商品是中国制造,中国被踢出SWIFT,美国进口成本会涨20-30%,老百姓多花钱。

美国农产品、飞机出口中国也靠SWIFT,中国是美国大豆重要买家,真断了,美国农民不答应。

华尔街银行家更反对,摩根大通、高盛在华有上百亿美元投资,2025年上半年花2300万美元游说国会,反对对中国搞极端金融制裁。

美联储前主席耶伦也警告,这么做“会严重损害美元国际地位”。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不是2022年的俄罗斯。

中国有全球最大制造业底盘,占全球1/3以上份额,2030年预计超40%,全球各国从手机到工业设备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俄罗斯被踢出SWIFT后,欧洲还能找中东、美国买能源替代,可中国被踢,各国难道不用中国制造了?

德国汽车业每年从中国进口上千亿欧元零部件,东南亚电子厂依赖中国芯片和原材料,他们只会加速转向本币结算或接入中国CIPS,不会跟美国疯。

美国若真踢中国出SWIFT,还面临加速去美元化的风险。

2022年美国冻结俄罗斯3250亿美元资产后,各国对美元信任下降,2022-2025年全球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从59%降到54%,人民币从2.7%升到5.2%。

印度和中国的石油贸易60%用人民币、卢比结算,东盟国家间本币结算比例从2023年12%涨到2025年28%。

中国被踢,俄罗斯SPFS、金砖国家统一支付系统会和CIPS整合,形成能抗衡SWIFT的力量,美元霸权将岌岌可危。

结语

中美贸易博弈到如今,早已不是一招制胜的阶段,SWIFT这张“金融牌”是双刃剑;美国想卡中国脖子,没算到中国早有准备,更没算到全球对美元霸权不满升温。

全球经济早已你中有我,合作才是正道;美国若执意将金融工具政治化,终将反噬自身。

信息来源:

联合早报Lianhe Zaobao:《沈泽玮:中美边打边谈脱钩成常态》2025-10-16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财经   中国   新加坡   自给自足   美国   绝招   美元   中美   关税   俄罗斯   反制   贸易额   全球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