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八十年代生人,是夹缝里的一代。他们不曾经历过战乱饥荒,却又在成长中目睹了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既怀旧又向往未来,既保守又渴望突破,成了时代中一群尴尬的存在。
我的同学陈君,便是这般人。他工作勤勉,生活节俭,每日里早出晚归,奔波于公司与家之间。每每相见,必见他眉头紧锁,言语间多是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诸事。我问他:“何以至此?”他苦笑答:“你不晓得,我这心里总是悬着一块石头,生怕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陈君的焦虑,似乎成了这一代人的通病。他们少年时被教导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青年时又被要求“立业成家”,到了中年,忽然发现自己仿佛站在悬崖边上,前后都是茫茫一片。前有五十、六十年代生人占据要津,后有九十、零零后咄咄逼人,自己倒成了过渡的一代,不上不下,不尴不尬。
我曾见陈君深夜在办公室加班,灯光照着他略显稀疏的头顶,映出几分凄凉。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仿佛要将他吞噬。他时而揉搓太阳穴,时而长叹一声,又继续埋头工作。我劝他不必如此拼命,他却又正色道:“你不懂,我这把年纪,若不加紧努力,只怕明天就要被年轻人替代了去。”
八十年代生人的焦虑,不止于职场。他们的婚姻家庭,亦常常笼罩着一层忧惧的薄雾。陈君的妻子我也见过几面,是个温婉的女子,却也时常流露出不安。她担心孩子的学业,忧虑公婆的健康,算计着每月的开支用度。两口子相对时,谈的多是些实际的烦恼,少有从前的风花雪月了。
更教人唏嘘的是,这一代人似乎永远在追赶什么。少年时追赶分数,青年时追赶职位,中年时追赶房价,老年时——还不知道要追赶些什么。陈君常对我说:“总觉得别人都跑在我前头,我拼尽全力,却始终追不上。”我无言以对,因为我何尝不是如此。
然而焦虑之下,八十年代生人却很少抱怨。他们默默承受着一切,如负重的骡马,低着头,喘着气,一步一步向前走。陈君有一次酒后吐真言:“我们这一代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担责任。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的工作。有时候真想放下一切,却又无处可放。”
近来再见陈君,发现他白发又添了许多,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淡然。问其故,他笑道:“焦虑久了,也就习惯了。就像北京的雾霾,刚来时人人恐慌,如今不也都适应了么?”我闻此言,竟不知该为他高兴还是悲哀。
八十年代生人的焦虑,或许终将随着时间慢慢沉淀,化作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而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因为谁的焦虑而停止转动。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仍在继续,焦虑者们依旧在奔波劳碌,只不过学会了与焦虑和平共处罢了。
看陈君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明白:焦虑或许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常态,是这一代人不得不佩戴的命运徽章。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