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奶奶的意外摔倒
张奶奶今年67岁,退休后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打打广场舞和去市场买菜。每天天不亮就说要出门锻炼锻炼,常常顶着中午烈日晒个大半天。可她的腿股骨骨质疏松,身体逐渐变得虚弱。去年夏天,她在路边晒被子时不慎滑倒,摔断了髋关节。摔倒后恢复缓慢,住院数月,家中老人都忧心忡忡。
“奶奶您得小心点,现在不比年轻时了,”儿子扶着她叮嘱,“医生也说了,骨头脆了,动作要慢点,别再受伤了。”
可张奶奶总说:“出去走走晒晒太阳,身体才有劲,不晒太阳哪来的维生素D呢?”
其实张奶奶并不知道,她现在的运动方式,对她的身体来说,其实充满了危险。
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老机器。骨质、肌肉、心脏、血管等慢慢退化,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耐操。
不少老人觉得:“多动才有活力”,可现实是,很多看上去锻炼身体的活动,风险极大。
2020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一篇研究指出:
每年夏季心脑血管事件显著增多,70岁以上老人风险是平时的两倍以上。
高温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心脏负担加重,呼吸急促,细胞缺氧。
还会加重慢性病,譬如冠心病、高血压的发作。
肌少症,顾名思义,就是“肌肉变少,力量不足”。
肌肉减少后,整个人走路变慢,站立不稳,尤其大腿和腰部最先受影响。
65岁后,肌肉每十年会减少约15%-20%。跌倒风险大增,有统计数据显示: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023年研究:
老年人心脏事件高发在早晚锻炼时段,很多患者在锻炼中突发心绞痛甚至昏倒。
原因:
院士们建议:
宁可在家勤做家务,也别轻易出去做危险的高强度运动。
家务运动集体力和脑力活动于一体,安全又有益:
有研究发现,做家务超过3小时/周的老人,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显著减缓(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
年迈父母往往不愿麻烦子女,自觉“还能干”,但可能盲目承担危险。作为子女:
张奶奶摔断髋骨后的慢慢恢复,不仅是身体的修复,更是意识的唤醒。
正如院士们反复强调的:65岁以后,安全第一,运动需谨慎。
宁可多点时间做些家务,少点危险冲动。
动得“稳”“慢”,活得更长久、更有质量。
亲爱的读者,你身边的老人平时喜欢做什么运动?他们是怎么保护自己避免摔倒的?欢迎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来为身边的老年人打造更安全、更健康的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