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裁员1.5万人,今年裁员2万人,英特尔面临怎样的绝境?

芯片巨头英特尔 (Intel) 预计将宣布裁减超过20%的员工,预估影响超过21,000人。

这项计划是新任CEO陈立武 (Lip-Bu Tan) 上个月上任后首次进行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旨在精简管理阶层,并重建以工程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若以英特尔在2024年底约108,900名的全球员工数计算,本次裁员恐将影响超过21,000名员工。此前,英特尔已于去年宣布裁员15,000人,作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努力。

这一切的导火索,来自英特尔近年来的一连串失败:股价持续下跌,仅2024年就下跌了50%以上。2024年11月,英特尔被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英伟达,因为标普全球的代表表示英伟达更能代表半导体行业,而且英伟达的股价高于英特尔。随后在2024年12月,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被迫退休,因为公司董事会希望重新调整这家境况不佳的公司的发展方向。

这还是我们印象中强大的英特尔吗?

在现代计算机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英特尔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戈登·摩尔和罗伯特·诺伊斯于1968年创立了英特尔。公司名称源于“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一词。20世纪80年代,英特尔创立了x86 CPU架构,该架构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成为消费电子和众多商业应用的标准。英特尔的硬件产品组合涵盖消费级和企业级CPU、内存、存储和网络技术。该公司还开发支持其硬件的软件,并为开源软件开发做出贡献。在全球工商业领域和消费级市场的心目中,“英特尔”名字本身就是强大的象征。

英特尔的崛起

英特尔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是数十年来不断取得里程碑式成就和创新的结果,这些成就帮助公司取得了成功。

1971年,英特尔创造了其第一款CPU——4004,并凭借SRAM 和DRAM内存芯片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1981年,英特尔迎来了早期最大的成功,当时IBM为其推出的个人电脑(PC)选择了英特尔8088处理器。

1982年,80286(通常简称为“286”)处理器首次亮相,引入了独立的数据总线和内存管理功能。

1985年,80386(即386)首次亮相,标志着英特尔第一款量产的32位架构芯片诞生,最大支持4GB内存。

1989年,80486(又称486)发布,进一步提升了英特尔的CPU性能。凭借其集成的功能和片上缓存,它成为首款拥有超过100万个晶体管的x86处理器。

1991年,英特尔推出了“Intel Inside”营销活动,针对搭载其芯片的PC进行推广,电视广告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此之前,公众对CPU以及PC内部结构缺乏了解,“灯,灯灯灯灯”的广告音乐让英特尔走进了千家万户。

1993年,英特尔将其处理器更名为“奔腾”(Pentium)

1998年,英特尔首次推出用于服务器的Xeon处理器生产线。

1999年,英特尔和Windows开发商微软(通常称为Wintel)被纳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2005年,苹果公司将其Macintosh电脑从摩托罗拉的 PowerPC处理器转向英特尔的x86处理器,从而建立了长达 15年的合作关系。

英特尔的衰落

尽管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市场取得了早期的成功,但其衰落的原因在于未能迅速认识到潜在增长的新市场。

21世纪初,随着移动计算时代的到来,英特尔拥有一个黄金机会,可以抢占先机。2007年,苹果曾邀请英特尔为其 iPhone提供芯片。但时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拒绝了这笔交易,理由是他认为iPhone不会成为一项大宗业务。苹果最终选择了基于Arm的芯片,而如今,Arm占据了移动领域的主导地位。

英特尔的衰落也证明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竞争对手一直在多个方面积极瞄准英特尔。2017年,AMD在经历了“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挖掘机”多个架构的弯路后,终于推出了Ryzen处理器,其性能与当时的英特尔同类芯片相当甚至更胜一筹,但价格更低。

芯片制造也一直是英特尔的弱点,因为该公司在向更小、更高效的芯片设计转型过程中屡屡蹉跎不前。这使得台积电三星等竞争对手能够在芯片制程工艺方面有效挑战英特尔。

输掉GPU竞赛

英特尔的衰落也与其错失了正确开发具有竞争力的GPU技术和人工智能革命直接相关。GPU已成为AI加速器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而AI加速器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础。

在20世纪90年代末GPU发展的早期阶段,Nvidia和ATI(2006年被AMD 收购)引领了市场。英特尔尝试打造自己的GPU技术,也曾推出过i740独立显卡,但未能在市场取得成功。之后的二十年间,英特尔专注于为其处理器开发“核芯显卡”,但这并未引起依赖GPU的游戏玩家的太多关注。

2019年,英特尔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Habana Labs,进军AI加速器市场。Habana的Guadi处理器也未能赶上英伟达的步伐。2024年4月发布的Gaudi 3芯片与英伟达领先的产品相比,表现并不占优势。

2024年11月,英特尔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开宣布,Gaudi处理器业务将无法实现公司的收入目标,承认失败。

新任CEO能够引领英特尔走出困境吗?

陈立武于今年3月接任CEO后,首要目标是解决公司长期存在的效率问题。他认为英特尔的中级管理层过于臃肿,导致决策速度缓慢,因此计划进行裁员精简组织架构──这也是基辛格在任时一直不愿意做的事。

最新的重组计划旨在精简管理流程,并重新建立英特尔以工程师为主导的企业文化。陈立武已着手进行改革,包括出售其在Altera业务的多数股权,并表示有意分拆部分“非核心”业务。他曾向员工表示,公司将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并已着手调整领导团队,让主要芯片部门直接向他汇报。

另外,陈立武也将重振英特尔的制造业务,将重新启动生产AI服务器芯片的计划,并在软件、机器人、AI模型等众多领域寻找商业机会。

不论如何,英特尔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多年来在技术上落后于竞争对手,尤其在人工智能 (AI) 芯片领域难以赶上NVIDIA (英伟达) 。这导致公司连续三年营收下滑,亏损不断扩大。2024年英特尔营收531亿美元,亏损187.6亿美元。陈立武认为,英特尔需要替换流失的工程人才,改善资产负债表,并更好地调整制造流程以满足潜在客户的需求。

过去一个月,英特尔股价又下跌了近20%,过去12个月则下跌了43% 。市场高度关注陈立武能否成功带领这家老牌芯片制造商摆脱困境,重回成长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6

标签:英特尔   基辛格   英伟   人工智能   绝境   架构   处理器   芯片   去年   业务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