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明明一直小心翼翼
孩子还是会
突然咳嗽、流鼻涕、发热
其实
感冒的“元凶”
不一定是“外人”
而是家里的“隐形传播者”

图片来源:千库网

家庭内部
病毒传播的3大“隐患”
1.飞沫传播(密闭空间)
家人在客厅等空间咳嗽、打喷嚏时,若未用纸巾遮挡或捂嘴后未洗手,病毒会随飞沫悬浮在空气中,或落在沙发、茶几、玩具表面。孩子接触这些物品后,再揉眼睛、挖鼻孔,就可能感染。
2.间接接触(物品表面)
病毒在门把手、遥控器、玩具等光滑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家人外出回家不洗手就碰这些物品,或孩子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再用手触摸嘴巴、鼻子或眼睛,病毒就可能侵入孩子体内。

图片来源:千库网
3.环境聚集(通风不良)
长时间开空调且不通风,会让室内空气流动性变差,病毒更容易在有限空间内聚集,增加孩子接触病毒的概率。
4个方法
减少孩子反复感冒
✅1.关注“隐形传播源”
家人出现轻微鼻塞、喉咙不适等症状时,要佩戴口罩,减少与孩子的密切接触, 症状严重时应 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病毒感染。 若共同居住者有呼吸道症状,尽量与孩子分房间休息。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家人外出回家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同时更换外套,避免直接接触孩子。

图片来源:千库网
定期清洗、消毒孩子高频接触的物品,尤其是牙胶、塑料玩具等会入口的物品。
✅3.改善室内环境
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
避免长时间紧闭门窗且空调直吹,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
✅4.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
根据室温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让孩子太热或受凉。

图片来源:千库网
❗注意: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3天)、呼吸急促(>40次/分钟)、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
做好家庭防护
减少孩子感冒频率
让他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
健康成长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本期封面:

内容综合 | 学生与健康、国家疾控局
文编 | 龙玉婷
美编 | 龙玉婷
一校 | 龙玉婷 陈梅 黄美婵
二校 | 严桐桐
三校 | 余宗蓉 黎因
审核 | 黄波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8:00-12:00,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8:00-11:30,15:00-17:30;周六、周日:8:30-11:30。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