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那么一瞬间,就一瞬间,觉得世界烂透了,自己也烂透了?
那一刻,四面八方涌来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疲惫。你觉得,算了吧,就这样吧。
我们这一代人,好像都活得特别用力,也特别容易泄气。
用力地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用力地在朋友圈展示生活的美好侧面,用力地告诉所有人“我很好,我没事”。
可心里那个小孩呢?那个受了委屈想大哭,搞砸了事情想耍赖,被人误解想拼命解释的小孩呢?
我们把他藏得太深了,深到快要忘记他的存在。直到某个瞬间,他从心底发出一声微弱的呜咽,你才惊觉,原来自己已经撑了这么久。
你是不是也曾因为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语,反复琢磨,彻夜难眠?
是不是也曾因为一次失败的恋爱,就开始怀疑自己不配拥有爱?
是不是也曾因为工作上的一次失误,就给自己贴上“能力不行”的标签,再也不敢争取?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坏。它会用各种方式,明里暗里地告诉你:你不行,你不配,你不够好。
它用KPI考核你的价值,用别人的眼光审判你的选择,用世俗的成功标准来定义你的人生。
最可怕的是什么?
不是世界对你有多坏。而是你信了。
你开始拿着外界给你的那把刻薄的尺子,一刀一刀地往自己心上划。他没回我信息,一定是我太无趣。这个机会没给我,一定是我太差劲。生活这么苦,一定是我不够努力。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概念,叫“课题分离”。简单粗暴点说就是:谁的屁股谁来擦。
别人怎么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管不着,也无需负责。而你选择怎么看待自己,怎么过好自己的人生,这才是你的课题。
可我们偏不。我们总想越界,去扛别人的课题,然后被压得喘不过气。
你活得那么累,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你想对所有人负责。想让老板满意,想让伴侣开心,想让父母骄傲,想让朋友觉得你靠谱……你唯独忘了,要让自己好过。
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
针不扎在别人身上,他们永远不知道有多疼。你的崩溃,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小题大做”;你的深夜痛哭,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多愁善感”。
不要再指望谁能成为你的救世主,拉你走出泥潭。成年人的世界,我们都是在孤身泅渡。
当你不再向外寻求认可和安慰时,你才能真正把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
就像作家余华说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感受和经历,不是为了改变世界,也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为了诚实地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世界依然可能很坏,明天可能依然有数不清的麻烦。
但那又如何呢?又能怎?那都没关系。
你不需要变得更好,才值得被爱。你不需要功成名就,才配得上温柔。
承认世界有时很坏,是我们成长的第一课。
而学会在这个很坏的世界里,温柔地爱自己,是我们要用一生去完成的功课。
世界有时很坏,但你是你自己的例外。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