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吃货
当年轻人开始“接管”菜场,会发生什么?杭州双浦菜市“主打一个听网友的”,开业前已经有一批在线催更的“精神股东”。
11月21日,双浦菜市正式开业。菜市总建造面积超一万平方米,目前一楼已有近百位商户入驻。
在施工阶段,菜市就在社交平台上实时更新施工进度,评论区一度成为网友们的“许愿池”:“既要油条和大饼,也要咖啡和Gelato。”“梅干菜饭团搞点,以前袁浦中学门口有。”“菜市配有一个健身房吗?”双浦菜市则一一回复:“好嘞,小本本已记上”。这份双向奔赴的期待会如何呈现?最近,潮新闻记者去现场逛了逛。

记者 方力 实习生 陈芷珺 摄
糯米饭混搭意式咖啡,可以拍“漂亮菜”发圈
走进菜市,就像置身于一场兼具时尚感与烟火气的“市井漫游”。
温暖的橙黄色基调和复古瓷砖铺陈全场,分区标识采用工业风镂空牌型,大气又时尚;墙上的文案“包治不开心”“生活与浪漫,从不打架”呼应着年轻人的情绪,氛围感拉满。
近百位商户带来的丰富供应,更是满足了网友们的多元期待。
刚出锅的包子冒着热气,贵阳糯米饭蒸得正香,意式冰淇淋柜前也围满了人。空气中飘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混着人声、笑声、音乐声,热热闹闹的。
各式各样的摊位前,居民一边排队一边唠家常,摊主麻利地装袋、称重,时不时抬头,笑呵呵地和客人聊两句。“这个肉圆特别好吃,我已经加购好几次了!”游埠特色小吃摊前,顾客连连称赞。

记者 方力 实习生 陈芷珺 摄
“一个上午吃到了各地的小吃,主打就是一个混搭,太过瘾了!”大学生蒋媛说,这是她和朋友继文二菜市之后,在杭州打卡的第二家新型菜场,“这里很有生活感,装修干净又好看,还有氛围,能拍一些‘漂亮菜’发朋友圈。”
“现在不少小年轻追求混搭,买几根油条再点一杯冰咖,可以坐在门口聊一上午。我们想打破边界,把菜市打造成一个更年轻有趣、有活力的民生空间。”双浦菜市负责人沈飒英说。
95后美院硕士卖山东大包,生意爆火
记者注意到,菜场里年轻面孔很多,菜市正在上演“创业番”。
游埠小吃的摊位上热气蒸腾,红豆糕的香气直扑出来。“早上四五点就出摊,卖到9点多基本上都卖空了。”摊主吴连富说。他是兰溪游埠人,今年陪孙子来杭读书,就把街头的小吃摊开到了双浦菜市。开业五天来,他的摊位已经积累不少粉丝,不少人专程来吃一盘锅贴或一碗豆腐汤圆。“这个菜市环境好,有格局,我能一边工作一边陪伴家人,太舒心了!”

记者 方力 实习生 陈芷珺 摄
不到十点,“山东大蒸包”的招牌下已排起长龙,刚出锅的包子香气四溢。
摊主赵唯宏是位“95后”美院硕士。此前,他因为“美院研究生摆摊卖包子”的话题引发关注,又用山东大蒸包的新奇口感征服了一众市民。双浦菜市开业后,他作为常驻商家正式入驻,不少人慕名前来。
“山东蒸包子特色就是皮也大馅也大,面皮调得比较筋道。肉馅都是当天现做的,我爸早上五点多去买肉,我六点起床,第一锅出来得八点半左右,就有人排队。我们也没想到手工包子这么受人喜欢。”几天来,他准备的肉馅从30斤到60斤再到90斤,“估计一天卖七八百个包子是肯定有的。”

赵唯宏在社交平台截图
赵唯宏说:“我的爸妈特别务实,教我也学着脚踏实地。辅导员、老师、学长学姐都来买过我的包子,最开始确实不好意思,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大流量来了要接住,我们就慢慢改进,调整人手,慢慢去扩张。”
“之前我论文写了二十万字,但这里真的接地气,吆喝、揉面、擀皮,做包子的体验让我觉得收获特别多。”未来,他计划让小朋友体验从揉面到售卖的全过程,感受手作的魅力。
“反差派对”让年轻人和菜场双向奔赴
除了像赵唯宏一样正式入驻的年轻人,双浦菜市也将面向更多年轻的创业者们提供展示平台。

记者 方力 实习生 陈芷珺 摄
“希望菜市能成为年轻人降低试错成本、挖掘自身潜力的舞台。”沈飒英介绍,菜市长期开办“反差派对”活动。在常驻商家之外,划分出来一批短租摊位。想要体验摆摊或者尝试创业的年轻人们也可以报名入驻,一期以餐饮为主。接下来还将拓展至文创、研学等领域,并与艺术家合作推出联名周边,“平常菜市场里不能卖的东西,这里都可以卖”。
据了解,菜市的咖啡馆即将开张,楼上空间也将逐步引入餐饮、健身休闲、研学活动等多元业态,“精神股东”们的期待正在一一落地。
买菜之余上楼做个SPA,或者带孩子逛个艺术展,在未来的双浦菜市都是有可能实现的场景。
“菜市场是一个小型的城市微缩器,具有烟火气加社交的属性。”沈飒英说。
来源:潮新闻记者 方力 实习生 陈芷珺
编辑:青哥
你可能感兴趣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