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知名网红“甲亢哥”中国行期间,荣昌大叔林江执着的以草根形象,历时8天持续的在成都、重庆、深圳、香港和长沙五座城市,用一口“塑料英语”追着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疯狂地向其投喂荣昌卤鹅,这一行为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迅速传播,直接点燃了全球网友的好奇心,最终让这一地方美食知名度暴增,成为爆款美食。
49岁的林江此前经历七次创业失败,后转型为助农主播,但经济状况一度窘迫,甚至靠借钱完成此次推广行动。他明确表示目标并非个人盈利,而是“让家乡和特产被世界看到”。如今,他有了一个更被人熟知的名字——“卤鹅哥”。
“卤鹅哥”这次身着大花袄的草根形象、操蹩脚英语的真诚表现,让这场看似荒诞的“卤鹅远征”,与“蹭流量”的常规套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为家乡代言”的纯粹动机得到了公众的认可,直接带动荣昌卤鹅销量暴增:据荣昌商务委的统计,此次全网爆火后,荣昌的白鹅屠宰量增长超300%,部分企业销量提升1000%,线上订单增长105%,卤鹅相关产业链产值突破3亿元,创历史新高。
对“卤鹅哥”带来的这一波流量,当地政府迅速作出了响应:政府奖励“卤鹅哥”10万元,授予他“全球推介使”称号,并规范市场防止涨价,进一步巩固了文旅推广效果。荣昌在各地文旅内卷的背景下,通过个人IP与非遗美食结合,实现了低成本高回报的破圈传播,这种文旅竞争新范式,为地方经济如何借势网红流量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只卤鹅撬动了一座城。“卤鹅哥”用一锅老卤连接世界,让荣昌卤鹅的非遗技艺搭上网红快车。他的这一行动表明,在流量时代,真诚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策略,仍能创造巨大价值。
启示一:真诚为媒,构筑最稳“流量密码”
在传统的地方文旅推广中,官方宣传片往往追求高大上,却容易因“过于完美”而失去传播力。而“卤鹅哥”打破了“英雄叙事”“明星主导”的边界,用土味“散装英语”和偏执的投喂行为,反而显得真实、有趣。这种“草根+魔性口号”的草根叙事传播模式,具有未经修饰的真实,比千篇一律的广告更易破圈,也印证了当下最动人的中国故事,就藏在市井巷陌“去包装化”的烟火气里,等待那些尊重并激发民间活力的城市去发现。
启示二:网红为桥,撬动最巧“国际杠杆”
“卤鹅哥”没有选择国内知名网红,而是瞄准了美国顶流“甲亢哥”,这一策略极具巧思。“甲亢哥”以夸张反应著称,他的试吃视频被剪辑传播后,迅速在海外社交平台形成话题,让“Rongchang braised goose (荣昌卤鹅)”成为成为国际性的美食热词。这种“借船出海”的方式,比政府主导的海外推广更高效、更自然,也更具可信度。
启示三:生态为基,打造最强“续航系统”
许多地方在网红经济中往往被动跟随,而荣昌区在接住“泼天流量”的的同时快速反应,表现出的对“卤鹅哥”这样的“民间代言人”的珍视,堪称教科书级: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授予其“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荣昌美食全球推荐大使”“荣昌文旅全球推荐大使”等5个称号,报销五个城市行程的所有费用,并奖励其10万元。这种“政府赋能+民间发力”的协同模式,既肯定其贡献,又将其个人IP与城市绑定。
启示四:产业为锚,铸就最实“留量底盘”
尽管目前荣昌卤鹅销量激增,但网红经济的生命周期往往短暂。荣昌区政府为避免“一阵风”式热潮,长线布局,出台了《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瞄准2026年10亿元产值目标,构建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将流量转化为可持续产业。以“文化符号+国际传播”双轮驱动,推进卤鹅品牌全球化。区委书记高洪波表示,“我们要让世界看见非遗美食的匠心传承,让荣昌卤鹅从‘舌尖上的非遗’变成‘屏幕里的文化符号’。”同时,鼓励本地素人参与内容创作,培育更多“卤鹅哥”,形成持续的内容生态。
总之,小城逆袭,靠的不只是运气。荣昌卤鹅的爆红,看似偶然,实则是“草根创意+国际流量+政府敏捷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证明,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小城市同样可以凭借差异化打法,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但流量终究会退潮,唯有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品牌,才能真正让地方经济受益。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卤鹅哥”带着地方特产走向世界,而如何接住这波流量,考验的不仅是运气,更是地方治理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