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75!欧洲议会称稀土管制“违法”,要求立即取消,中方回应

前言

523:75!

欧洲议会这帮人指责咱中国稀土管制"违法",还要求立即取消,哪知道中国使团第二天就硬怼回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欧盟一点提条件的资格都没有,混到这个地步又能怪谁呢?

作者-山

欧盟这出戏演得有点假

票投完了,可这85.5%的压倒性"胜利"背后,藏着个天大的笑话。

一边在议会里义正辞严地骂中国"违法",一边偷偷给中方递申请要稀土"绿色通道"。

就拿德国来说吧,大众、宝马这些汽车巨头,嘴上不说,手脚可诚实得很。会议刚结束,申请材料就悄咪咪地送到了中国商务部。

13.8万吨——这是欧盟每年从中国进口稀土的数字,占他们总需求的92%

你说这叫啥?台上骂你是流氓,台下求你卖东西。

更搞笑的是法国。达索、空客这些军工企业,因为拿不到足够的稀土,好几个订单都推迟交付了。法国国防部长勒科尔尼据说急得直跺脚,私下里催促外交部门"务必确保稀土供应渠道畅通"。

这边厢议会里慷慨激昂地谴责中国"经济胁迫",那边厢企业界忙不迭地向中方示好。欧盟这种表里不一的分裂状态,连他们自己的媒体都看不下去了。

《金融时报》直接开嘲,布鲁塞尔的政客们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到底在演哪出戏。

这脸打得,比掌声还响。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说起脸疼,得从十年前的那场败仗讲起。

2014年8月29日,WTO争端解决机构一锤定音: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违规。当时的中国,被迫取消配额制,眼睁睁看着欧美企业趁机低价扫货。十年间,近百万吨稀土原料就这么被运出了国门,每吨平均价格才1.2万美元

那时候的欧盟,可真是意气风发。布鲁塞尔的官员们觉得自己教训了中国一顿,维护了"自由贸易秩序"。德国经济部还专门发了份报告,庆祝"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的重大胜利"。

可现在呢?风水轮流转,轮到咱说话了。

中国通过十年的技术升级,已经牢牢掌控了全球90%的稀土冶炼产能。更关键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专利,中国占比达到了78%。欧盟那些电动汽车企业需要的钕铁硼磁体,90%的镨钕氧化物必须从中国进口。

到了2025年,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高端氧化镨钕的价格已经飙升到每吨8.3万美元。这可不是简单的涨价,而是话语权的根本转移。现在是中国说了算,不再是十年前那个被动挨打的局面。

可有些人啊,还在做旧梦。

双标玩得这么溜也是没谁了

旧梦里的逻辑确实清奇。

荷兰禁售ASML 2000i及更先进的光刻机,美其名曰"维护国家安全"。连个测量设备都要审批,温度超过685℃的外延设备才放行,精度要求放宽到21纳米以上才免审。这种技术封锁玩到了极致,却没人说违法。

德国2024年对华技术出口拒签率飙升27%,连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都列入管制清单。法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设置的技术壁垒,细致到令人咋舌。

可轮到中国对稀土——这种直接关系国防安全的战略资源实施管理时,立马就成了"经济胁迫"。我就想问问,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算盘,是谁教你们打的?

从F-35战机的发动机磁体到"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哪个离得开稀土元素?德国早在2023年就把稀土供应链列为"国家关键技术",美国更是将稀土储备提升到战略级别。

既然都承认稀土事关国防,中国的管制措施凭啥就不合理了?

欧洲那些议员们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可现实不买他们的账。俄罗斯Su-57战机的雷达系统因为缺稀土复合材料,性能被迫缩水。

印度"光辉"战机因为缺钐钴磁体,交付一拖再拖。现代军工没有稀土,就像人体缺了维生素,欧盟的"无害论"根本站不住脚。

不过啊,算盘响得再好听,架不住现实不买账。

中国这手牌打得漂亮

现实就是,主导权已经易主了。

中国的反击策略,精准得像外科手术。一方面,为巴斯夫等12家通过审核的欧洲企业开设"快捷通道",今年已经批出8万吨配额。

另一方面,给美国企业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通用、福特这些美企只能拿到"临时许可",审批周期长达45个工作日,让它们时刻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

这种差异化策略打得欧美内部都开始算小账了。给宝马大众开绿灯,让通用福特干等45天,欧洲企业心里那点小算盘转得飞快:是继续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还是跟中国好好合作?

更厉害的是中国在稀土溯源技术上的突破。每批出口稀土都能追踪流向,彻底堵死了军用转移的漏洞。泰国、墨西哥前段时间想利用监管漏洞把几千吨稀土转卖给美国,结果被中方精准识破,当场叫停。

欧盟表面上气势汹汹,实际上外强中干。他们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实现30%稀土自给率,可匈牙利在建的永磁体工厂要到2028年才能投产,而且90%的原料还得从中国进口。这不是缘木求鱼是什么?

这就是定力。中国一边敞开合作大门,一边握紧核心利益。想买稀土?欢迎走"快捷通道"。想搞施压?门都没有!

更让欧盟焦虑的是,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稀土期货市场建设,计划2026年在上海推出稀土金属期货。一旦形成"中国价格",伦敦金属交易所那点定价权就彻底被架空了。到那时候,真正的游戏规则就是中国说了算。

新时代的中国,就是这个调调。

结语

这场523比75的投票闹剧,表面是贸易纠纷,骨子里是话语权的较量。当年那个被迫低头的中国,现在有底气说"爱咋咋地"了。

欧盟想怎么嚷嚷就怎么嚷嚷吧,中国自有定力在。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声音多大,而在于手里的牌有多硬。稀土这张王牌,中国会继续打下去,直到建立起真正公平的国际秩序。

你觉得欧盟接下来会选择继续硬刚,还是悄悄服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财经   欧洲   稀土   议会   中方   管制   中国   欧盟   德国   美国   磁体   布鲁塞尔   永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