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中见真章》
晨光里的空调暖意,洗手时的水温调和,生活总在不经意间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从不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里,而在流动的平衡中。就像儒释道三家的智慧,看似各有侧重,实则在人生的不同面向里互为映照,共同织就一张护持生命的网。
孔子在《论语》里把“孝亲尊师”放在做人的首位,是教我们扎稳生命的根。一个人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不敬,对指引自己的师长不尊,便像树没了根须,长得再高也难立住。《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份对他人的重视,与孝亲尊师的内核一脉相承。而佛家说“父母是在世佛”,更是把这份日常的恭敬,升华为对生命本源的敬畏——原来最该虔诚对待的,从不是远在天边的偶像,而是身边实实在在的缘分。
有人纠结于儒家讲“执”与佛家讲“不执”的差异,其实就像调节水温时,既要握住水龙头的分寸,又不必执着于某个固定的刻度。儒家的“执”,是对道义的坚守,比如“见利思义”的底线,是做人不能松的那根弦;佛家的“不执”,是放下对结果的偏执,比如求而不得时的释然,是过日子该有的弹性。就像赚钱,既要有“执”——为责任努力的担当,又要有“不执”——不为数字绑架的清醒,这便是变通的智慧。
云从没有固定的形状,却能滋养万物;水从没有不变的温度,却能恰到好处地温暖双手。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从来不是相互割裂的教条,而是像三条溪流,最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