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这个姓氏,那很可能不是“炎黄子孙”,而是“波斯”人!

《百家姓》的第七十九位,是“安”姓,这个“安”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姓氏。

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安姓的始祖,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来自西方的王子。

这位王子来自哪里?他为什么不回家继位,而要留在中国?

安息古国

这位来自西方的王子,来自西亚地区的“帕提亚帝国”,汉朝人叫它“安息国”。

“安息”这两字听起来很不吉利,但其实这个国家与死亡不沾边。之所以叫“安息”,是因为当年出使西域的使者出了错,误以为他们的国家叫“安息国”。

当初汉和帝派遣使者向西走,一直走到了地中海边上,受限于当时的航海技术,汉朝使者未能去到地中海西岸。

不过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阻挠汉朝使者,至于是谁阻挠的,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之后我们会提到。

总之,当时的汉朝使者来到帕提亚帝国后,其实是来到了帕提亚帝国的一个城。这个城市的名字叫“梅尔夫”,梅尔夫的希腊语就读作“安息”。

因此,估计是当时的汉朝使者,错把这座城市的名字,误以为是这个国家的名字,于是帕提亚帝国便有了“安息国”之名。

当时的帕提亚帝国也是四大强国之一,经常侵略邻国,而与他们相隔着一个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也在扩张自己的领土。

双方之间谁也不让谁,为了争夺一块领土,他们大打出手。

但是他们打得越狠,其他国家就越高兴,只要他们变弱,其他国家就有机会崛起了。

但是,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都不傻,他们并不想因此把家底打光,于是双方便开始和谈。而在此之前,两国之间已经打了很多年的仗。

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争夺的地方,是一个叫亚美尼亚的国家,双方都想占领这里,但是谁都无法做到。

最终,这两个国家将亚美尼亚一分为二,分成了两部分,开始了对峙。

就在对峙期间,汉朝使者甘英来到了帕提亚帝国,这里是从大汉去往罗马帝国的必经之路。而甘英此行的目的,就是到罗马帝国。

可是帕提亚帝国正与罗马帝国对峙,他们怎么会放任甘英去罗马?万一罗马帝国与东方的汉朝联合起来,他们帕提亚帝国不就危险了吗?

甘英返回大汉后,向汉和帝描述了罗马的景象,但其实他说的这些,都是帕提亚帝国的人告诉他的,他并没有亲自到达罗马。

而这些事,甘英都如实汇报给了汉和帝,他将“安息国国王”的话,又给汉和帝讲了一遍,而这些话,又被汉朝史官记在了史书中。

那么帕提亚帝国又是如何阻拦甘英的呢?当时的帕提亚帝国国王解释道,想要去罗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坐船走海路。

但是海路极为凶险,一去就是三年,而且去了的人很少有能回来的。

海上还有一种会唱歌的怪物,它的歌声会使人心生爱慕,还能让人迷失方向。

说完这一套,甘英心里也有点发毛,他决定还是不去罗马了,先回大汉复命吧。

其实帕提亚帝国国王说的这种怪物,不就是西方传说中的“海妖塞壬”吗?

而且当时的帕提亚帝国正在跟罗马帝国打仗,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路能去罗马?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甘英不可能去不了罗马帝国。

因此,这肯定是帕提亚帝国国王的阴谋,他就是为了不想让甘英过去,所以才说了谎。

不过即使是这样,甘英也依然是走得最远的汉朝使臣了。

说了这么多,这跟那位王子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甘英到帕提亚帝国时,那位王子也在场……

被迫逃离

甘英离开后不久,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就开战了,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之后,他们签订了和约,决定了亚美尼亚的归属问题。

双方的约定是,亚美尼亚国王可以由帕提亚帝国的人来当,但是到底由谁来当,那得是罗马帝国说了算。

双方靠着这份合约,和平共处了五十年,然后就又开战了。

罗马帝国给出的理由是,帕提亚帝国破坏和约,私自给亚美尼亚任命国王。

帕提亚帝国国王还以为是罗马帝国对这一任亚美尼亚国王不满意,于是就紧急更换了国王。这个临时上阵的国王,就是安氏的始祖安清。

当时的安清还没有汉名,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担任皇位。

为了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安清选择亲自出手,他打算亲自前往罗马帝国,跟罗马帝国的国王讲讲理

可是这一举动并没有缓解两国关系,他的亚美尼亚王冠还被抢走了。

抢走了王冠的罗马帝国国王很嚣张,他直接赶走了安清,并且宣布占领了亚美尼亚。

安清也没有想到罗马帝国的国王会这么无耻。被驱逐的安清想回到亚美尼亚,可是没有了王冠,那里的人民已经不欢迎他了。

然后安清又想回到父亲身边,可是他将亚美尼亚拱手送人,也没有脸面再回到帕提亚帝国。最终,安清来到了哥哥的城市,并且在这里接触到了佛教。

正处于迷茫中的安清,马上就迷上了佛教,他在哥哥的城市看了很多佛经。

为了寻找更多佛经,他又来到了贵霜帝国。

他在贵霜帝国期间,又听说了大汉的威名。为了追寻更高深的佛学,安清跟着商队,来到了中原,来到了繁华的洛阳城。

可是等安清到了这里才发现,大汉根本不是佛学圣地,他来错地方了!

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佛教,之前有两个老和尚在中原传教,但他们也就是翻译出一本经书,其他的经书人们想看也看不懂。

得知了这种情况后,安清便有了留下来翻译经书的想法,他以最快的速度学会了汉字,并且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了翻译经书中。

可以说,安清就是将佛教带入中国的第一人,如果没有他,佛教根本不可能在中国这么火。

定居洛阳后,帕提亚帝国王子“帕塔马西里斯”,以“安息国”的“安”为姓氏,改名为安清,字世高,安世高这个名字可能更出名。

而那些从波斯港一路跟随安清来到洛阳的侍从,也都改姓了安,也都留在了洛阳。

不过他们并不是和尚,他们就像普通人一样在洛阳生活,结婚生子,传宗接代,从此,洛阳便有了一群姓安的波斯人,他们也是第一批姓安的人。

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改姓安了。

唐朝“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他原本姓“康”的,但是他母亲改嫁给了一个叫安延偃的突厥人,于是他也就姓安了。

虽然安氏的传承很乱,但是安清是第一个姓安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亚美尼亚   地中海   波斯   佛教   洛阳   罗马   炎黄子孙   罗马帝国   帝国   汉朝   姓氏   使者   国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