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告他个落花流水!
上个月美国12州联手起诉特朗普,要求判定特朗普政府加征对华关税违法,必须全部撤销。
本周三这起诉讼终于开庭审理了。
这老家伙也该有人治治。
2025年2月、3月、4月,特朗普政府三次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包括对“芬太尼”相关原料征收20%税率,以及一份覆盖多个品类的“对等关税”方案。
每一次加税前,特朗普都照例先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再以《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为依据,直接启动关税措施。
看上去合规,实则绕过国会。
控方指出,IEEPA的使用前提是“国外特殊威胁”,但这次并没有明确的国家安全风险支撑这些临时关税。
12州总检察长在诉状中写道:总统不能凭主观判断就将国家置于“紧急状态”,然后以此推行重大经济政策。
被动出手,不代表地方愿意政治对抗。
这12个州,不少是制造业大州,对中国中间原料依赖度高。
关税一下来,原材料成本上涨15%以上,有的企业直接停产,有的开始裁员。
地方财政受影响、就业市场吃紧、供应链被打乱——这些不是理论,是实打实的压力。
很多地方政府原本对特朗普的“强硬政策”并不反感,但问题是这些关税政策未经听证、未经过国会、也没有政策评估过程,直接上架。
甚至——最早的“发布渠道”是特朗普的社交账号。
4月2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率先写道:“我们将对中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
当时,白宫没有任何行政命令、没有新闻稿、没有记者会,就只有那条社交媒体内容。
两天后,白宫才确认该政策正式生效。
控方在法庭上提出质疑:一个总统能不能通过社交平台决定国家政策?
他们直言,这种“先发帖、后执行”的操作已经严重偏离《行政程序法》对政策发布流程的基本要求。
要知道正式政策发布需要走完评估、听证、公告、公众反馈等流程,而不是一句社交文案就能掀起一场经济风暴。
特朗普团队则回应:社交媒体只是表达渠道,后续政策仍由行政机构发布。
但控方反问:既然只是表达,为什么媒体、市场和企业都以此为政策信号?为什么白宫总是在“补签”?
这场12州起诉只是冰山一角。
截至2025年5月,特朗普政府正面临8起与关税政策相关的诉讼案,其中6起由国际贸易法院审理,2起由联邦法院受理。
案件内容五花八门,但焦点都指向一个问题:加税是否越权,程序是否合法?
有企业联合起诉“关税歧视中小企业”,有行业协会质疑“违反WTO规则”,甚至还有起诉“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案件。
其中几起,已经进入证据审查阶段,预计将持续审理至少一年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是近年来美国总统签署的关税政策,首次遭遇如此密集的法律挑战。
而12州的集体诉讼,被认为是目前声势最大、法律站位最明确的一起。
特朗普的法律团队在庭审中反复强调,总统在国家安全判断方面,拥有广泛裁量权。
他们列出多个理由:中国在芬太尼监管上的不合作、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贸易逆差长期失衡。
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安全风险”,因此总统有理由宣布紧急状态并执行应对措施。
他们还表示,法院不应干预总统的“政治判断”,这种裁量权应由国会或公众在选举中评估,而不是由法官裁定。
控方则反驳:法律不是“看起来合理”就能跳过程序,政策再好,也要合规。
这类案件的审理周期往往较长,可能持续1至2年。
而在此期间,关税政策仍有效。
这说明即使法院未来判定越权,但是政策已执行、谈判已完成,影响还是无法逆转。
控方表示担忧:如果不及时干预,总统未来可能形成惯性操作。
“先发政策,再设紧急”成为常态,国会被架空,宪法权力分立被蚕食。
可该给他点颜色看看了。
要是再没人治治特朗普,他恐怕就要把全球搅和了。
参考资料:
唐驳虎主笔2025-05-22美国12州结盟,对特朗普发起“逼宫”,对华关税必须“归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5-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