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的月色,被唐朝人写绝了

唐朝让人总提起,不光因为吃喝玩乐,更因为那两千多个诗人,他们写诗,把长安的月亮写成了人人都在说的事,翻翻诗集,十首里头差不多有九首在讲月亮,中秋那会儿,唐朝人不用抬头看天,背几首诗,就能把日子过成大家传着讲的事。

李渊当上皇帝的时候,大概没想到自家后来会冒出这么多写诗的人,开头几十年,诗人们还像刚学写字的孩子,直到一个南方来的年轻人王勃出现,他写《滕王阁序》那年才二十出头,皇帝读完直说好,可身边的人迟疑了半天才开口,说那人已经掉进海里没了,这事儿搁现在就跟偶像突然去世上热搜一样,可王勃留下的那首《山扉夜坐》,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至今还在人嘴里传着。

更神奇的是扬州来的张若虚,史料里他像没存在过一样,官职小得不起眼,却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让整个唐朝诗坛记住了他,江畔何人初见月,这种话一千年后还有人琢磨,他大概自己也没料到,这首诗成了后来诗人心里的一块石头,李白杜甫见了都得掂量着写,怕人说抄了他。

陈子昂更干脆,拎着古琴上长安街,当众一砸,人就火了,这做法如今看像网红作秀,可他真砸出了名堂,写《春夜别友人》把离别和月亮搁一块儿,诗路就这么给撬开一道缝,后来被政敌害死,临终前大概想不到,这招摔琴,成了唐朝读书人翻身的活教材。

要说真把月亮看透的,还得是张九龄和孟浩然,张九龄没当宰相前就写出了海上生明月,后来被李林甫挤兑,活像唐朝的职场打压,孟浩然更倒霉,跑去见唐玄宗,张口就说不才明主弃,把皇帝惹得直接拉黑,最后俩人只能躲进山水里,孟浩然那句江清月近人,跟现在人半夜发朋友圈的emo,一模一样。

王维把月亮写出了意思,一边做官一边写明月松间照,好像早就过上了诗人该过的生活,这些人都用月亮说尽了人世间的事,聚了散了,想了放了,唐朝的月光就这样一直照到今天,现在翻翻那些诗,觉得他们不是古人,倒像一群会写诗的网友,拿月光当热门话题,在天上开了个千年不散的帖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历史   月色   唐朝   中国   月亮   诗人   皇帝   春江花月夜   长安街   明月   月光   近人   政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