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大关 六大国有银行及招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今日,中国银行业迎来重大调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集体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正式跌破1%的心理关口,降至0.95%,创下历史新低。
这是继2023年6月、9月后,国有大行年内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调整后,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10个基点、20个基点、25个基点和25个基点。具体来看,1年期利率从1.05%降至0.95%,2年期从1.35%降至1.15%,3年期从1.45%降至1.20%,5年期维持在1.50%不变。
业内专家分析,此次利率调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配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二是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目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7%的历史低位;三是引导居民储蓄向消费和投资转化,促进经济内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仅涉及挂牌利率,各银行实际执行利率可能略有上浮。以工商银行为例,其手机银行显示,1万元起存的1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45%,仍高于挂牌利率。但相比此前1.65%的执行利率,降幅达到20个基点。
市场普遍预期,此次大行率先下调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将很快跟进。事实上,招商银行已同步调整,其他股份制银行也在观望中。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存款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但幅度可能收窄。
对普通储户而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意味着传统储蓄方式的收益进一步缩水。以10万元1年期定存为例,调整后利息收入将从1050元降至950元,减少100元。专家建议,投资者可适当配置国债、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产品等替代品种,但需注意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此次利率调整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新动向。央行近期多次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降低存款利率为LPR下调创造空间,有望带动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深入推进。专家预计,明年可能建立"市场利率+央行引导"的存款利率形成机制,银行自主定价空间将扩大。同时,差异化定价将成为趋势,不同银行、不同客户可能面临不同的存款利率。
对银行业而言,利率下行虽然缓解了息差压力,但也倒逼银行加快转型。未来银行需大力发展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中间业务,降低对传统存贷利差的依赖。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2%,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1.5%。
存款利率进入"零时代"已成定局。专家提醒,储户应及时调整理财观念,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构建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组合。同时要警惕高息揽储等违规行为,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理财。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