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硅谷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也是特朗普的常客,更是成为世界AI大佬DeepSeek心头的刺。
美国凭借他的出世,喊出了“一定要在人工智能大战中战胜中国”的口号,特朗普更是把全部的宝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那么,他为何要为美国卖力?他的实力究竟如何?
上面所说的这个亿万富翁,名叫亚历山大·王,是一位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华裔。
他的父母都是物理学家,在美国国防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这样的家庭环境,让他自幼便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与理念。
少年时期,亚历山大・王早早就展现出了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天赋,还自己研发了很多编程上的软件,这让硅谷早早对其抛来了橄榄枝。
不过,亚历山大・王并没有接受邀请,而是选择继续完成学业。2013年,他顺利被美国顶尖学府麻省理工学院(MIT)录取。
在MIT的第一年,他就取得了GPA为 5.0(满绩)的优异成绩,甚至在大二时,他的学术成果和技术能力已经领先于不少研究生。
这时,亚历山大・王发现,MIT既定的课程节奏,已经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快速实践的渴望。
于是,2015年,即将升大三的亚历山大・王毅然决定辍学创业,很快,ScaleAI便应运而生。
ScaleAI 创立之初,定位的是AI发展里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活儿——高质量数据标注。
因为当时AI领域里,算法有谷歌、微软这些巨头,算力又被英伟达牢牢把控,唯独数据这块儿还挺空白。
所以,ScaleAI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他们以 “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机器可用教材” 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
公司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客户能够将这些处理好的数据用于训练模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数据标注工作,ScaleAI 将机器学习与 “人机回路”(human - in - loop)监督相结合。
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Cruise和 Waymo 等公司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收集了海量的数据,ScaleAI 就负责管理和标注这些数据。
在这过程中,他们还开发出了“自治数据引擎”,助推了 L4 级自动驾驶的发展。
2015年,公司刚成立就开始融资,A 轮拿到450万美元。后来业务越做越大,B 轮、C 轮融资顺顺利利,金额很快过亿。
英伟达、AMD、亚马逊、Meta 这些科技巨头不光投了钱当股东,还成了他们的客户,这不仅带来了资金,更让 ScaleAI 在行业里名气大增。
有了资本撑腰,公司在技术研发、招人、拓市场上都敢下本钱,发展越来越快。
2024年,ScaleAI 迎来大变动,Meta花 148 亿美元买下公司 49% 的无投票权股份,让公司估值冲到 290 亿美元。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王加入 Meta,2025 年 7 月 1 日正式出任超级智能实验室首席人工智能官。
年仅28 的他,凭着自己的本事站到了全球科技的核心圈,成为了坐拥百亿的美国富翁。
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在AI领域无人能敌的时候,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他惨遭打脸。
2024年的AI赛道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DeepSeek突然闯入大众视野。
虽然在此之前,它几乎没做过任何市场宣传,但在如今的技术测试中,交出了令人瞠目的答卷:
其大模型在多轮对话、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上,不仅能与 GPT-4、Claude等美国顶尖产品同台竞技。
在中文语义理解、垂直领域知识储备等局部场景,DeepSeek甚至实现了反超。
更具颠覆性的是,DeepSeek的成本控制能力。
当时美国同行训练一个同级别大模型,动辄要烧掉数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光是租用算力集群的费用就足以压垮中小型公司。
而 DeepSeek公开的数据显示,他们打造出性能相当的模型,总成本仅花了600万美元。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炸开了 AI 行业 “必须靠海量资金堆砌” 的固有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商业模式上,DeepSeek也走出了一条更激进的路。
它不仅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使用,连核心代码都选择开源。
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直接基于它的技术底座二次创新,企业也能零成本接入大模型能力。
这种打法精准击中了ChatGPT等依赖订阅收费产品的软肋——当用户能用免费且性能不差的替代品时,谁还愿意为动辄每月 20 美元的会员买单?
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的行业震动,迅速波及整个资本市场,AI概念股迎来了一场罕见的集体暴跌。
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当其冲,市值在短短一周内蒸发了数千亿美元,创下该公司上市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OpenAI的主要投资方微软,一周内股价也下跌超过 8%,市值缩水近2000亿美元。
除了资本市场大跳水之外,DeepSeek 的异军突起,还像一根尖刺扎进了亚历山大・王的神经。
随后,这位 28 岁就执掌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的科技新贵,率先对这家中国 AI 公司发起了猛烈攻击。
在一场科技峰会上,亚历山大・王公开指控称,DeepSeek创始人手里握着5万张被美国禁运的英伟达H100芯片。
要知道,这种高端芯片是训练大模型的“利器”,美国早已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
所以,他的话刚一落地,舆论场立刻炸开了锅,关于 DeepSeek 芯片来源是否合规的质疑声浪排山倒海。
更让事态升级的是,马斯克等科技界重量级人物也站出来附和。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很难相信DeepSeek能以600万美元的低成本,训练出同级别模型,暗指其背后存在 “猫腻”。
一时间,DeepSeek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但亚历山大・王仍不打算放过它,还开始了一系列舆论与政治操作。
亚历山大・王频繁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采访中。
他话里话外,总把 DeepSeek 和中国 “军事 AI” 强行捆绑,暗示其技术可能被用于军事领域,试图用 “安全威胁” 的帽子给对方扣上枷锁。
不仅如此,他还亲笔致信总统特朗普,他在信中一边极力渲染“AI 霸权争夺”的紧迫性,一边献计给特朗普,必须彻底封杀DeepSeek。
与此同时,他的字里行间还反复强调“美国必须赢”,试图借助政治力量扼杀竞争对手。
亚历山大・王的激烈反应,引起了国内网友的广泛批评,也暴露了他的商业焦虑。
ScaleAI 的核心商业模式,正是靠着 “数据 + 人力” 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数据标注服务,多年来靠着这笔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可DeepSeek的出现,却像一把利刃直插其软肋:
如果 DeepSeek 证明大模型能通过算法优化实现自学习,不再需要海量人工标注数据,那 ScaleAI 的核心业务就会被釜底抽薪。
而600万美元的低成本神话一旦成真,整个行业的定价体系都将被重构,ScaleAI 的利润空间必然会被大幅压缩。
总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亚历山大·王身为华裔,却用捏造指控、捆绑政治等恶劣手段打压中国AI企业,显然失了分寸。
中国AI技术的进步有目共睹,靠封堵与抹黑无法阻挡前进的步伐,若执意逆流而动,最终只会引火烧身,吞下自酿的苦果。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