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第二期落幕,此次的质量真的令人捉急,整体的选曲极为拉胯。第一期出现的《跳楼机》、《天亮以前说再见》两首网络神曲,竟然在第二期又重复出现。此外谭维维的两次选曲,都是直接堪称是灾难,一首《转身即心痛》、另一首是《土坡上的狗尾巴草》,妥妥的网络风工具人定位。四喜丸子、杨坤的翻唱也是堪称味如嚼蜡,除第一句音色外,就毫无内容。
整体上《天赐的声音》这两期在音乐专业度上,已经沦为口水歌的网络神曲根据地,并没有较多的音乐改编专业度、歌手声乐创作美感,以及音乐审美的输出。说实话,质量极度偏低,可能是我们的期待太大了。本期真正好听的、可以一听的反而是两位小将类型化歌手:姚晓棠和颜人中。张靓颖、杨坤、谭维维全部翻车,本期观感如下:
张靓颖单句好听,整体咬字问题依旧较硬老派,时代感严重;颜人中完美R&B律动,连奏极好,音色、情绪统一性极好。这一次整个《天赐的声音》最好听的一首歌是颜人中的原创音乐《有些》。这首歌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流行R&B,也是颜人中的类型化定位。整体的旋律思维是传统抒情流行定位,但是唱法上走向了R&B的律动思维。
整体的融合就非常好,早期颜人中获得名气的原因也是因为颜人中翻唱了曾轶可的《有可能的夜晚》其中也是以R&B的思维去演唱传统流行音乐,大获得成功。这里蕴含了颜人中的声乐思维和曲风思维。弥补了一个市场的空白。我们以张靓颖和颜人中的同台演唱,就会发现颜人中的定位和优势在哪里,具体如下:
律动思维相反:颜人中的R&B是二四拍的重拍唱法,越到句尾,气息声压越稳、律动越明显(如果咬字是弱拍,一定有一个转音强拍接回来),句尾情绪是递增。张靓颖是一三拍传统抒情重拍的唱法,二四拍是弱拍,就出现了典型的气息不够问题,句尾的律动情绪普遍是下降的,而且在R&B曲目里面唱一三拍,整体听起来很呆。
音色思维相反:颜人中的音色思维是——统一性大于一切,R&B的律动本身就意味着在具有相同的音色条件下,才能具有强弱的对比,这就需要音色的统一度是稳定的,喉位应该是稳定偏高的气息包裹感。张靓颖的音色思维是——音域、音准大于一切,张靓颖最初出名的点就是高音和海豚音。这导致了当下张靓颖的音色咬字思维是一个:音域驱动的音色逻辑 ,音域优先级高于音色。这就导致了张靓颖音色的一个非常的波动性,整体极度不统一,单句来听音色挺好,但是整体上去听,张靓颖的音色就缺乏一个非常紧致的声压。
腔体思维相反:颜人中的腔体思维是属于R&B的气息推动思维,整体声压必须非常稳定,才能提供R&B的律动和情绪的起伏。这就要求声带闭合和腹腔支撑的稳定性,而张靓颖的腔体思维依旧是:音域优先思维,而不是声压优先思维。尤其是喉位的控制上,张靓颖起伏太大了,妄图将C3-C6三个八度的曲风全部一手抓,但结果却是样样都不是很精通。
咬字逻辑相反:张靓颖的咬字整体有一点早期数数字的感觉,对于节奏切分的把握不是很够。而且咬字偏硬,下巴较硬。比较依赖于:2005年时代哭腔技巧,压喉较多、舌根音较多。整体的思维是传统抒情的束缚性质。颜人中的咬字思维就是很典型的新时代 个性化混声逻辑,情绪大于一切,咬字就应该轻声咬字。
整体上,此次颜人中和张靓颖的合唱,我们会发现时代真的变了。张靓颖这种我们认为的天后级别女歌手,已经慢慢被时代淘汰了,她在音色、音域、腔体、咬字各个维度上,和当下的主流新时代、新声乐知识之间都有较大的割裂感。其实早在5年年,张靓颖与邓紫棋的合唱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张靓颖的注意力并不是在声乐本身,而是有一种用嗓子表演,大家看我多厉害的逻辑。
本场第二个可以听的曲目是姚晓棠和刘宇宁演唱的《座位》。其中姚晓棠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她类型化唱法也已经具有较高的沉淀,姚晓棠的类型化唱法是:新时代声乐抒情定位。和老派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气息驱动情绪,以声压的稳定性作为基本标准,再也不是张靓颖类似老派的音域作为卖点。她和刘宇宁之间的唱功差异,也可以当做一个非常好的声乐细节,具体如下:
姚晓棠唱功的最大特点:声压稳定、情绪强弱分明。同样是一三拍,姚晓棠的人声就可以做到非常稳定的律动化,一三拍同样具有较强的律动感。但是前提是歌手都提供一个律动的稳定对比空间,这就是声压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姚晓棠和刘宇宁的人声对比,就发现姚晓棠的气息声压极为丝滑,具有流水的绵延连奏性质。而刘宇宁的咬字更多类似于张靓颖的顿挫感严重。
为什么这样?答案就在于:刘宇宁、张靓颖等人都是犯了两个错误:
1:音量和音高呈现了一种高度的正相关。音越高音量越大,音越低音量越小。但实际上音量和音高应该区分为两个维度,声压就是用于来区分的关键所在:
2:音高和音色正相关,音越高音色越亮、音越低音色越暗。这导致咬字不统一,导致情绪飘忽不顶。同样是因为声压缺乏调控和稳定空间。
声压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句话所有的音都具有一个基本的稳定声压力度,重拍在声压上腹腔加码压力增大声带闭合加重,弱拍在声压上腹腔弱化声带闭合渐弱。这就具有一个稳定的对比性质。这也是姚晓棠的唱功关键所在,她的人声大部分都是一口气演唱一句,一句之中的一三拍律动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知道哪里是弱拍哪里是重拍。
声压这就是姚晓棠的全部声乐技巧:但是要想具有声压稳定表达,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如下的技巧:声带闭合稳定、上挂、腹腔支撑、音准、音域足够、面罩共鸣等等。本身声压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唱功体系门槛。
综上,基于《天赐的声音》第二期,我们不得不说一件残酷的事实;华语音乐逐渐开始断档割裂,所谓的天王天后开始退潮。他们的唱功已经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反而是新人更具有收听性价比,每一个新人都开始抓住自己的类型化唱法,不断的深造,一辈子就够了。
此次第二期王力宏还没出现,这有点令人恼火。不管如何,希望第三期不要这么拉胯了。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