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康
石泉西街,宛如一颗镶嵌在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里不仅有着如诗如画的独特景致,繁华热闹的街市更是令人流连忘返。漫步其间,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熙熙攘攘的人群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小镇的悠悠往事。
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形形色色的人群,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汇聚于此,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精神,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西街人。
听老辈人讲述,这里的居民来源极为广泛,犹如繁星散落,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尤以湖南、湖北籍人士居多。他们怀揣着经商的梦想,主要活跃于水上商贸领域。彼时,悠悠的汉江成为了他们财富之路的纽带。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大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穿梭往来。
他们将当地盛产的桐籽、鲜嫩的蚕茧、香气四溢的茶叶,小心翼翼地装上船只,顺着汉江的流向,运往千里之外的汉口。在那里,他们精心挑选着心仪的货品——精美的陶瓷、香甜的麻糖以及各类实用的生活用品,再满载而归,将这些来自远方的商品带回石泉。
为了方便往来客商的交流与交易,当地商会还特意修建了黄洲栈馆。这座栈馆犹如一座热闹的驿站,迎来送往,见证着每一位客商的奔波与收获。
客商们在这里歇脚、洽谈生意,分享着旅途的故事与商业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客商选择携妻带子,在此地安定下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社区。
与我省相邻的四川,也有许多人慕名而来。他们之中,既有精明的生意人,也有技艺精湛的手艺人。这些人如同文化的传播使者,不仅带来了家乡的独特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全新的文化气息与蓬勃的生机。
四川人豪爽热情的性格、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及独具匠心的手工艺技术,与本地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在石泉西关的大街小巷中,绽放出别样的魅力。
解放初期,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人们的生活如同一场在风雨中飘摇的旅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即便如此,西街的人们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能寻得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在这里,各行各业的自由职业者汇聚一堂,犹如一个小型的社会缩影。
铁匠们手中的大锤飞舞,敲打出生活的节奏;木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木材变成精美的家具;漆匠们精心调配着染料,赋予世界斑斓的色彩;泥水匠们用双手和着泥灰,筑起一栋栋坚实的房屋。
还有那些勇敢的打鱼捞虾人,每日迎着晨曦出门,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撒下希望的渔网;杀猪宰羊卖肉的摊主们,用新鲜的食材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缝纫染布的巧手们,为人们缝补衣物,染出生活的绚丽。
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这些自由职业人们在社会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身有残疾的人,凭借着对生活的执着,以算命为生,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有一个人特别令人敬佩,他叫郭大顺,郭大顺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技能,生活对于他来说,仿佛是一场充满坎坷的长跑。但他没有被命运的艰难所束缚,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勤劳,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每天,他都会早早地来到供销社和土产公司,等待取货。那一堆堆的货物,对常人来说或许是沉重的负担,但在他眼中,却是生活的希望。他熟练地将货物用扁担挑起来,那坚实的肩膀,仿佛承载着整个家庭的重担。然后,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前往几十里外的双河口供销社的路途。
路途遥远,艰辛无比,每一步都浸透着他辛勤的汗水,但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抱怨。一路上,他迎着烈日、冒着风雨,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将货物安全送达。
回去时,他也不空手,巧妙地将山里的土产捎带回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每天靠着这往返的奔波,挣着微薄的几元钱。然而,就是这几元钱,却支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坚韧与希望,看到了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这就是我们勤奋向上、聪慧勇敢的西街人
责编:黄素梅《白浪情》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