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深耕包子行业多年老师傅笔记,整理10+款包子配方,全攻略!

上回我们说了饺子,今天再给您分享一下包子的配方,家用商用都是可以的。文章很长,干货满满。

我相信包子绝对是“国民级”美食之一。不管是早餐时搭配一碗粥,还是作为正餐的主食,热气腾腾的包子总能让人吃得满足又暖心。不过,想做出外皮松软、内馅鲜香的包子,可不是随便糊弄就能成的,发面的手法、馅料的配比,每一步都有讲究。

有幸整理到了老师傅的笔记,在积累不少实用的配方和经验后,今天就把这些压箱底的宝贝分享出来,不管你是想在家给家人露一手,还是打算创业开家包子店,这份从发面到馅料的全攻略,保证让你少走弯路,轻松做出好吃的包子。

一、6 种发面方法,应对不同包子需求

包子好不好吃,外皮是“脸面”,而发面就是决定“脸面”颜值和口感的关键。不同的包子品类,适合的发面方法也不一样,你可得记牢了。

1.大发面:蓬松有嚼劲,适合多款包子

大发面做出来的包子皮蓬松度高,还带着淡淡的麦香,嚼起来很有韧劲,像韭菜肉包这类馅料香味浓郁的包子,用它再合适不过。

食材配比(以 500 克面粉为基础):面粉 500 克、酵母粉 5.5 克(冬季建议 7 克,低温会影响酵母活性)、泡打粉 5 克、碱 0.5 克、水 250~280 克(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先加 250 克,不够再补)。

操作要点:把面粉、酵母粉、泡打粉、碱先混合均匀,再慢慢加入水,边加边搅拌,揉成光滑的面团。和好后盖上保鲜膜,静置 30 分钟就能发酵好,不用等太久。

2.半发面:外皮紧实,锁汁能力强

要是做鲜肉包、麻辣鸡汁包这种内馅带汤汁的包子,选半发面准没错。它的外皮不像大发面那么蓬松,反而更紧实,能牢牢锁住馅料里的汤汁,咬一口满是鲜香。

食材配比(500 克面粉):面粉 500 克、酵母粉 3.5 克(冬季 5 克)、泡打粉 3 克、碱 0.5 克、水 250~280 克。

操作要点:和大发面的步骤差不多,先混粉再加水揉面,揉匀后静置 30 分钟发酵。注意别发太久,不然外皮会太松软,汤汁容易漏出来。

3.速发面:应急首选,和好就能用

有时候想快速做包子,没时间等发酵,速发面就是救星。它的酵母粉用量多,还加了白糖促进发酵,和好后不用等,直接就能包包子,特别方便。

食材配比(500 克面粉):面粉 500 克、酵母粉 9~10 克、泡打粉 6~7 克、白糖 80 克、温水 280 克(温水能激活酵母,温度别超过 40℃,不然会杀死酵母)。

操作要点:把所有粉类和白糖混合,加温水揉成光滑面团,揉好后直接用就行。这里要提醒一句,速发面的包子皮不能太薄,不然蒸的时候容易掉底,影响口感和卖相。

4.烫面:Q弹有韧性,灌汤包专属

灌汤包的皮要薄还得有韧性,不能一夹就破,烫面就是最佳选择。用开水烫过的淀粉和面粉混合,做出来的面皮又软又弹,还能兜住满满的汤汁。

食材配比:小麦淀粉(澄粉)150 克、糯米粉 40 克、木薯淀粉 40 克、生粉 40 克、高筋面粉 500 克、盐 8 克、开水 150 克、料油 40 克、常温水 200 克。

操作要点:先把4种淀粉混合,倒入150克开水,快速搅拌,把 80% 的淀粉烫熟(剩下的 20% 淀粉别烫太透,不然面皮会太硬),然后加入料油拌匀,放凉备用。接着把高筋面粉和盐混合,加常温水揉成面团,再把放凉的烫面加进去,一起揉到面团柔软光滑、有韧性,这样烫面就做好了。

5.老面发面:麦香浓郁,传统风味足

老面发面是传统的发面方法,用老面肥发酵,做出来的包子皮带着独特的老面香味,口感也更扎实,很多老顾客就偏爱这口。

食材配比(500 克面粉):面粉 500 克、酵母粉 5 克、泡打粉 5 克(分两次加)、白糖 5 克、盐 1 克、温水 200~250 克、老面肥 150~200 克、碱 1~3 克(根据气温调整,气温高多放,气温低少放)。

操作要点:先把面粉、5 克酵母粉、5 克泡打粉、白糖、盐混合,加温水揉成面团。然后在面团上放上老面肥和碱,再加入 2~4 克泡打粉,一起放到压面机上压 10 次以上,直到面团四面光滑有韧性,压好后就能直接用了。用压面机压面能让面团更细腻,包子皮也更光滑。

6.速冻发面:适合批量制作,随吃随蒸

要是想一次多做些包子冻起来,速冻发面的配方可得收好。它的发酵时间短,包好冻起来后,想吃的时候拿出来醒一醒再蒸,和现做的差别不大。

食材配比(500 克面粉):面粉 500 克、酵母粉 5 克、泡打粉 4 克、白糖 5 克、温水 250 克。

操作要点:粉类混合后加温水揉成面团,冬天发酵 20 分钟,夏天发酵 10 分钟(夏天温度高,发酵快,别发过了)。包子包好后,直接放进冰柜冷冻,存放时间别超过 20 小时。蒸之前提前取出来,醒 10 分钟到 1 小时,蒸的时候比现包的多蒸 1 分钟,保证熟透。

7.机器发面:高效快捷,不适合灌汤包

如果是开包子店,用机器发面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人力,效率很高。不过要注意,机器发面做出来的面皮,不太适合用来做灌汤包,容易影响口感。

食材配比(500 克面粉):面粉 500 克、酵母粉 8 克、泡打粉 8 克、白糖 10 克、水 260 克。

操作要点:把所有食材放进和面机,按照机器的操作步骤揉面,和好后马上就能用。包子包好后,醒半个小时左右,再上锅蒸,这样蒸出来的包子外皮更蓬松。

二、10+款经典馅料配方,每一款都好吃到舔盘

发面的方法学会了,接下来就是馅料了。不同口味的馅料,能满足不同人的喜好,下面这些经典馅料配方,都是我经过多次调整的,味道绝对没话说。

1. 汤包馅(搭配烫面):汤汁浓郁,一口爆汁

灌汤包的灵魂就在于馅料里的汤汁,要想汤汁多,皮冻可不能少。

食材配比(以 500 克猪肉为基础):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2:8,瘦肉多一点,不油腻)、老抽 10 克、味达美 10 克、料酒 10 克、腐乳 10 克、面酱 10 克、高汤 350~500 克、生姜 25 克(剁成姜末)、白糖 20 克、味精 10 克、鸡精 10 克、鸡粉 3 克、盐 6 克、猪油 50 克、料油 20 克、芝麻油 20 克、葱花 50 克、皮冻 350 克(提前做好,切成小丁)。

调制方法:先把猪肉剁成肉馅,放进盆里,加入老抽、味达美、料酒、腐乳、面酱,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分多次加入高汤,每加一次都搅拌到肉馅吸收完汤汁,再加下一次(这样肉馅才能锁住更多汤汁)。接着加入姜末、白糖、味精、鸡精、鸡粉、盐,继续朝一个方向搅匀,再加入猪油、料油、芝麻油,拌匀后放入葱花和皮冻丁,轻轻拌匀(别太用力,不然皮冻会碎),汤包馅就做好了。

包制与蒸制:面皮每个 15 克,馅料每个 20 克,包的时候不用封口,把馅料包进去就行。包好后放进小笼里,中火蒸 6~7 分钟(从上气开始计时),时间别太长,不然面皮会老。

2. 鲜肉包馅(搭配半发面):咸香入味,家常味道

鲜肉包是最经典的口味之一,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吃,馅料要咸香适中,还得有肉的鲜味。

食材配比(500 克猪肉):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3:7,稍微带点肥,更香)、老抽 10 克、味达美 10 克、甜面酱 10 克、豆腐乳 10 克、蚝油 10 克、料酒 15 克、高汤 280 克、姜 20 克(剁成姜末)、白糖 10 克、味精 10 克、鸡精 10 克、十三香 2 克、白胡椒粉 1 克、盐 5 克、猪油 30 克、料油 50 克、芝麻油 20 克、葱花 100 克。

调制方法:猪肉剁成馅,加老抽、味达美、甜面酱、豆腐乳、蚝油、料酒,搅匀后分多次加高汤,搅至汤汁吸收。然后加姜末、白糖、味精、鸡精、十三香、白胡椒粉、盐,拌匀后加猪油、料油、芝麻油,最后放葱花,拌匀即可。

3. 麻辣鸡汁包馅(搭配半发面):麻辣鲜香,超开胃

喜欢吃辣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麻辣鸡汁包。麻辣的口感搭配鲜美的鸡汁,一口下去特别开胃,吃了还想吃。

食材配比(500 克猪肉):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3:7)、老抽 20 克、味达美 10 克、料酒 10 克、蚝油 20 克、鸡汤 300 克、姜 10 克(姜末)、白糖 10 克、味精 8 克、鸡汁 1 克、鸡粉 4 克、胡椒粉 8 克、烧烤酱 30 克、小茴香 4 克(磨成粉)、盐 2 克、猪油 40 克、辣椒油 20 克、芝麻 10 克(熟芝麻)、葱花 50 克、皮冻 400 克(切小丁)。

调制方法:猪肉馅加老抽、味达美、料酒、蚝油,搅匀后加鸡汤,边加边搅。然后加姜末、白糖、味精、鸡汁、鸡粉、胡椒粉、烧烤酱、小茴香粉、盐,拌匀后加猪油、辣椒油、芝麻,最后放葱花和皮冻丁,轻轻拌匀。

4. 牛肉包馅:牛肉香浓,不柴不腥

牛肉包要想好吃,关键是要去除牛肉的腥味,还得让牛肉吃起来不柴。加一点猪五花肉,能让馅料更香浓。

食材配比:牛肉 250 克、猪五花肉 150 克(肥瘦比例 3:7)、料酒 10 克、味达美 10 克、老抽 10 克、花椒水 200 克(提前用花椒泡水,放凉)、味精 8 克、鸡精 15 克、盐 5 克、猪油 30~40 克、料油 50 克、芝麻油 30 克、姜 20 克(姜末)、葱花 60 克、胡萝卜丁 60 克(切小丁)、干香菇 20 克(提前用水泡软,切成丁,上锅炒香,放凉后用)。

调制方法:牛肉和猪五花肉一起剁成馅,加料酒、味达美、老抽,搅匀后分多次加花椒水,搅至吸收。然后加味精、鸡精、盐,拌匀后加猪油、料油、芝麻油,再加入姜末、葱花、胡萝卜丁和炒香的香菇丁,拌匀即可。

5. 羊肉包馅:无膻味,鲜香可口

羊肉的腥味比较重,所以去膻是重点。用香叶花椒水来腌制羊肉,能有效去除膻味,还能增加香味。

食材配比(500 克羊肉):羊肉 500 克(选羊腿肉,肥瘦相间)、料酒 20 克、老抽 30 克、味达美 20 克、香叶花椒水 250 克(提前用 500 克开水泡 20 克花椒和 5 克香叶,泡半个小时,放凉后用)、盐 6 克、味精 20 克、鸡汁 15 克、十三香 2 克、料油 50 克、姜末 40 克、芝麻油 20 克、葱花 10 克。

调制方法:羊肉剁成馅,加料酒、老抽、味达美,搅匀后加香叶花椒水,边加边搅,直到汤汁吸收。然后加盐、味精、鸡汁、十三香,拌匀后加料油、芝麻油,最后放姜末和葱花,拌匀即可。

6. 蟹黄包馅:鲜掉眉毛,高端口味

蟹黄包的馅料比较讲究,蟹黄蟹肉要提前用油炒熟,香味才更浓。加上鸡蛋和韭黄,鲜上加鲜。

食材配比(500 克猪肉):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3:7)、蟹黄蟹肉 200 克(提前用油炒熟,放凉)、鸡蛋 2 个(用油炒熟,切碎)、韭黄 250 克(洗净切碎)、料酒 15 克、老抽 10 克、味达美 10 克、高汤 200 克、盐 6 克、味精 5 克、胡椒粉 2 克、料油 40 克、姜末 30 克、芝麻油 10 克。

调制方法:猪肉馅加料酒、老抽、味达美,搅匀后加高汤,搅至吸收。然后加蟹黄蟹肉、炒好的鸡蛋、盐、味精、胡椒粉,拌匀后加料油、芝麻油,最后放姜末和韭黄,轻轻拌匀(韭黄别太早放,不然容易出水)。

7. 狗不理包子馅(搭配半发面):经典传承,味道正宗

狗不理包子是有名的天津小吃,馅料的配比很有讲究,要咸鲜适中,还有浓郁的肉香。

食材配比(500 克猪肉):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3:7)、酱油 60 克、料酒 15 克、高汤 400 克、姜 20 克(姜末)、味精 30 克、盐 5 克、芝麻油 50 克、葱花 150 克。

调制方法:猪肉馅加酱油、料酒,搅匀后分多次加高汤,搅至汤汁完全吸收。然后加姜末、味精、盐,拌匀后加芝麻油,最后放葱花,拌匀即可。

小知识分享:狗不理包子十八个褶,您听过吧?是其区别于普通包子的核心标志。这并非随意设定,而是经长期实践打磨的黄金标准。

制作时需搭配半发面,其适中的韧性支撑褶子成型。捏褶要从包子边缘起手,拇指与食指配合,每褶间距约1.5厘米,褶宽、褶深需均匀一致,褶尖要向中心收拢,全程力道轻柔且稳定,避免面团破裂或褶子松散。

十八个褶的作用:一是让包子受热更均匀,蒸制时蒸汽能顺畅循环,避免局部夹生;二是紧密的褶子可牢牢锁住内馅汤汁,咬开时鲜味不流失;三是规整的褶子形成独特“菊花顶”造型,视觉上更显精致,体现老手艺的匠心。

8. 小笼包馅:小巧玲珑,一口一个

小笼包和灌汤包有点像,但馅料的配比稍有不同,它的馅料更细腻,汤汁也很浓郁。

食材配比(500 克猪肉):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3:7)、葱花 60 克、姜末 20 克、高汤 100 克、芝麻油 20 克、生抽 30 克、料油 20 克、味精 6 克、胡椒粉 1 克、盐 10 克、鸡精 6 克、皮冻 350 克(切小丁)。

调制方法:猪肉馅加生抽、料油,搅匀后加高汤,搅至吸收。然后加姜末、味精、胡椒粉、盐、鸡精,拌匀后加芝麻油,最后放葱花和皮冻丁,轻轻拌匀。

9. 生煎包馅:底部酥脆,内馅鲜香

生煎包的馅料要稍微油腻一点,这样煎出来的底部才会更酥脆。加上白菜和韭菜,能解腻,口感更丰富。

食材配比(500 克猪五花肉):猪五花肉 500 克(肥瘦比例 5:5,肥肉多一点,煎的时候出油多,底部更脆)、姜末 30 克、料酒 8 克、酱油 20 克、老抽 20 克、味精 12 克、鸡精 10 克、盐 8 克、猪油 70~80 克、葱花 50 克、芝麻油 50 克、白菜 500 克(洗净切碎,挤干水分)、韭菜 500 克(洗净切碎)。

调制方法:猪五花肉剁成馅,加姜末、料酒、酱油、老抽,搅匀后加猪油、味精、鸡精、盐,拌匀后加芝麻油,最后放白菜碎和韭菜碎,拌匀即可。

10. 鲜虾萝卜包馅:清爽可口,鲜而不腻

鲜虾萝卜包的口感比较清爽,虾仁的鲜和萝卜的甜结合在一起,吃起来不腻,很适合夏天吃。

食材配比:虾仁 200 克(切成小丁,加少许料酒和盐抓匀去腥)、白萝卜 1 千克(洗净切丝,用盐腌 10 分钟,挤干水分,避免馅料出水)、水发香菇 50 克(切小丁)、火腿 50 克(切小丁)、葱花 15 克、猪油 50 克、胡椒粉 1 克、味精 15 克、盐 4 克、芝麻油 25 克、料酒 15 克。

调制方法:先把猪油放进锅里烧热,放香菇丁和火腿丁炒出香味,盛出放凉。接着把虾仁丁放进盆里,加料酒抓匀,再放入白萝卜丝、炒好的香菇火腿丁,加入盐、味精、胡椒粉,拌匀后放葱花和芝麻油,再次搅匀即可。这款馅料不用加太多油,突出食材本身的鲜味。

11. 香菇鸡肉包馅:低脂鲜嫩,老少皆宜

鸡胸肉低脂不柴,搭配香菇的香味,吃起来清爽无负担,适合喜欢清淡口味的朋友。

食材配比:鸡胸肉 250 克(剁成馅,加少许清水搅打至吸收,避免发柴)、水发香菇 250 克(洗净剁碎,挤干水分)、料酒 5 克、酱油 15 克、香菇水 200 克(泡香菇的水过滤掉杂质,留着用)、姜末 15 克、盐 5 克、鸡精 10 克、味精 15 克、料油 25 克、芝麻油 25 克。

调制方法:鸡胸肉馅加料酒、酱油搅匀,分多次加入香菇水,边加边搅,直到肉馅吸收完水分。然后加入姜末、盐、鸡精、味精,拌匀后放香菇碎,加料酒、料油和芝麻油,搅匀即可。如果喜欢口感更丰富,还可以加少许胡萝卜丁。

12. 酸菜肉包馅:酸香开胃,解腻下饭

酸菜的酸能中和肉馅的油腻,一口下去酸香十足,配粥、配米饭都合适。

食材配比(500 克猪肉):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3:7)、酸菜 500 克(洗净切碎,用清水淘洗 2 次,挤干水分,减少酸味)、酱油 30 克、甜面酱 20 克、豆腐乳 20 克、料酒 12 克、高汤 250 克、生姜 20 克(姜末)、味精 20 克、鸡精 20 克、盐 5 克、蚝油 30 克、料油 50 克、芝麻油 10 克、葱花 50 克。

调制方法:猪肉馅加酱油、甜面酱、豆腐乳、蚝油、料酒,搅匀后分多次加高汤,搅至汤汁吸收。然后加姜末、味精、鸡精、盐,拌匀后放酸菜碎,加料油和芝麻油,最后放葱花,拌匀即可。如果喜欢更酸的口感,酸菜可以少淘洗一次。

13. 韭菜肉包馅(搭配大发面):韭菜鲜香,肉香浓郁

韭菜和猪肉是经典搭配,大发面的蓬松外皮能更好地锁住韭菜的香味,吃起来不烧心。

食材配比(500 克猪肉):猪肉 500 克(肥瘦比例 3:7)、韭菜 500 克(洗净切碎,加少许盐抓匀,挤干水分,避免出水)、酱油 6 克、甜面酱 20 克、豆腐乳 20 克、料酒 12 克、高汤 250 克、姜 20 克(姜末)、味精 20 克、鸡精 20 克、盐 6 克、猪油 30 克、料油 50 克、芝麻油 10 克。

调制方法:猪肉馅加酱油、甜面酱、豆腐乳、料酒,搅匀后加高汤,搅至吸收。然后加姜末、味精、鸡精、盐,拌匀后加猪油、料油、芝麻油,最后放韭菜碎,快速拌匀(韭菜别太早放,不然容易发黄,香味流失)。

14. 牛肉胡萝卜包馅:牛肉软烂,胡萝卜清甜

牛肉搭配胡萝卜,不仅营养丰富,胡萝卜的甜还能中和牛肉的腥味,适合冬天吃。

食材配比:牛肉 500 克(剁成馅,加少许花椒水搅打至吸收,更软烂)、胡萝卜 500 克(洗净切丝,用开水烫 1 分钟,捞出过凉,挤干水分,切小丁)、酱油 40 克、豆腐乳 20 克、料酒 20 克、香叶花椒水 300 克(提前用开水泡香叶和花椒,放凉)、姜 20 克(姜末)、味精 20 克、鸡精 15 克、十三香 2 克、盐 6 克、料油 80 克、芝麻油 20 克、葱花 60 克。

调制方法:牛肉馅加酱油、豆腐乳、料酒,搅匀后分多次加香叶花椒水,边加边搅。然后加姜末、味精、鸡精、十三香、盐,拌匀后放胡萝卜丁,加料油和芝麻油,最后放葱花,拌匀即可。

15. 万能猪肉馅:百搭实用,省时省力

要是不想每次都调不同的馅料,这款万能猪肉馅就能派上用场,做包子、饺子、馅饼都合适。

食材配比:猪前槽肉 10 斤(肥瘦比例 3:7,前槽肉嫩,口感好)、高汤 2000 克、盐 150 克、味精 50 克、酱油 50 克、芝麻油 50 克、鸡粉 15 克、料酒 300 克、香料油 100 克。

调制方法:猪前槽肉剁成馅(别太碎,有颗粒感更好吃),放进大盆里,加料酒搅匀,然后分多次加入高汤,朝一个方向搅打,直到肉馅完全吸收汤汁(大概搅 10 分钟,肉馅会更有弹性)。接着加入盐、味精、酱油、鸡粉,继续朝一个方向搅匀,最后加香料油和芝麻油,拌匀后放进冰箱冷藏 2 小时,让馅料更入味。

三、包子的 “灵魂辅助”:香料油和高汤的制作方法

很多馅料里都提到了香料油和高汤,这两种食材能让馅料的香味更上一层楼,自己做的比买的更健康,味道也更正宗。

1. 香料油:增香提味,解腻去腥

香料油不仅能给馅料增香,还能去除肉类的腥味,做包子、拌凉菜都能用。

食材配比:花生油 1 千克(花生油香,也能用菜籽油)、香葱段 100 克、姜片 100 克、圆葱块 30 克、芹菜 30 克、八角 10 克、桂皮 10 克、花椒 20 克。

制作方法:把花生油倒进锅里,冷油放入香葱段、姜片、圆葱块、芹菜,开小火慢慢炸(别开大火,不然食材会糊,油会发苦)。炸到食材变成金黄色,捞出残渣,然后放入八角、桂皮、花椒,继续用小火炸 5 分钟,闻到香味后关火,放凉后过滤掉杂质,香料油就做好了。装在密封瓶里,能放 1 个月。

2. 高汤:鲜香味浓,锁住汤汁

高汤是馅料的“鲜味来源”,用老母鸡和猪棒骨熬的高汤,比清水更鲜,还能让馅料锁住更多汤汁。

食材配比:老母鸡 1 只(处理干净,去掉内脏和鸡爪指甲)、猪棒骨 10 个(敲碎,方便出味)、水 50 斤、香料包(八角 15 克、陈皮 15 克、桂皮 8 克、草果 8 克(拍破,去籽)、白芷 8 克、小茴香 8 克、砂仁 8 克、香叶 5 克、丁香 5 克、甘草 20 克、花椒 50 克、当归 18 克)。

制作方法:先把老母鸡和猪棒骨放进冷水里,加少许料酒,开大火煮,水开后撇掉浮沫(这一步叫 “飞水”,能去除血水和杂质,高汤更清亮),煮 3~5 分钟后捞出,用温水洗净。接着把洗净的老母鸡、猪棒骨放进大锅里,加 50 斤水,放入香料包,开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熬 4~5 小时(别盖盖子,让腥味散掉)。熬到汤汁变成乳白色,香味浓郁,关火后过滤掉残渣,高汤就做好了。喝不完的高汤可以分成小份,放进冰箱冷冻,用的时候解冻就行。

四、新手做包子的 “避坑指南”

很多新手第一次做包子,容易遇到外皮不蓬松、馅料出水、蒸好后塌皮等问题,其实只要注意这几点,就能轻松避开这些坑。

1.发面别发过了:不管是哪种发面方法,都要注意发酵时间,发过的面团会有酸味,蒸出来的包子外皮会塌,没弹性。如果发过了,可以加少许碱水(碱和水按 1:10 的比例调),揉匀后静置 10 分钟,能中和酸味。

2.馅料别出水:做带蔬菜的馅料时,比如韭菜、白菜、萝卜,一定要提前用盐腌一下,挤干水分,不然包的时候馅料会出水,包子皮会破,蒸好后也会湿软。

3.蒸包子要 “上汽再放”:蒸锅一定要先烧开,上汽后再把包子放进去,这样包子能快速定型,外皮更蓬松。蒸的时候别开盖子,不然温度下降,包子会塌。

4.蒸好别马上开盖:包子蒸好后,先关火,焖 3 分钟再开盖(尤其是速冻包子),不然温差太大,包子外皮会皱,影响卖相。

五、搭配包子,选对粥品能让口感更和谐

推荐3款普适性强的选择:

一是小米粥。它质地细腻、口感温和,自带谷物清香,既能中和鲜肉包、牛肉包等肉馅包子的油脂感,避免吃多腻口;也能适配韭菜鸡蛋包、香菇青菜包等素馅包子,凸显清淡鲜味。且小米粥养胃易消化,早上吃热粥配包子,暖胃又舒服,做法简单,日常搭配各类包子都合适。

二是南瓜粥。熬煮后绵密香甜,甜味自然不突兀,能平衡咸鲜口的包子 —— 不管是带汤汁的灌汤包、小笼包,还是扎实的羊肉包、酸菜肉包,甜香都能与肉香、咸香形成互补,丰富味觉层次。它口感顺滑,不用费力咀嚼,和松软的包子外皮搭配,一口下去温润不冲突,老人小孩都喜欢。

三是皮蛋瘦肉粥。咸鲜入味,里面的瘦肉碎、皮蛋丁有嚼劲,既能呼应鲜肉包、麻辣鸡汁包等肉馅包子的咸香,避免口味单调;也能和鲜虾萝卜包、韭菜肉包等带蔬菜的包子形成口感对比。粥的浓稠度能平衡包子的扎实感,不管是当早餐还是正餐,搭配各类包子都很适配。

做包子其实不难,关键是掌握发面的技巧和馅料的配比。我刚开始学做包子的时候,也失败过很多次,比如发面发过了,馅料太咸了,蒸好的包子塌皮了…… 后来慢慢琢磨,调整配方,才做出了现在的味道。

今天把这些配方和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喜欢做包子的朋友。不管你是在家做给家人吃,还是打算开包子店,都可以试试这些配方。

最后,祝大家都能做出外皮松软、内馅鲜香的包子,让家人吃得开心,自己做得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美食   包子   老师傅   配方   多年   笔记   行业   发面   芝麻油   姜末   味精   料酒   葱花   猪肉   高汤   猪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