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社交平台上突然冒出来个消息,之前靠小雏菊火遍年轻人圈子的MardiMercredi,要退出中国市场了,国内门店全在清仓。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网友瞎传,结果人家中国代理商很快回应,说要调整部分店铺,集团资源得往新品牌挪,这事儿基本就板上钉钉了。
Mardi这牌子其实不算老,2018年才由韩国设计师朴和睦跟他妻子李秀贤一起创立,2022年才正式进中国。
说实话,它刚进来那阵儿,我身边不少朋友都买过,主要是靠明星带火的,金高银、泫雅这些韩国艺人早就在穿,后来又签了金高银当代言人,张小斐、孙怡也常穿它家衣服露面。
最猛的还是董洁直播间,有一场直接卖了500万,把这牌子从“小众潮牌”推到了大众眼前。
2023年的时候,人家还说半年就卖了2亿,全年快到6亿,那时候看着真是风光。
本来想它能一直火下去,结果后来发现不对了,它家衣服翻来覆去就小雏菊、腊肠狗那几个图案,没什么新东西。
我之前买的那件T恤,穿了两次就觉得没新鲜感了,身边人也说“看腻了”。
线下店也开得太急了,2023年4月先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了首店,那地方租金多贵啊,后来又在南京、北京这些城市的核心商圈开店,到2025年5月都开了33家。
老实讲,现在商场里服饰店本来就多,客流又没以前多,这么多高端店开着,租金、人工都是钱,不亏才怪。
最后只能清仓关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Mardi凉了,其实不是它一个牌子的问题,现在服装行业的坑太多了。
先说线上,想引流就得投流,有亿级卖家说,今年投流费占成本快一半了,有些类目甚至更高。
Mardi作为新牌子,本来就靠线上拉客,这投流钱根本省不下来,利润一下就被压薄了。
更头疼的是退货,女装退货率本来就高,有些羽绒服卖家说退得能超过八成。
我之前听一个商家算过账,一件衣服要是60%的退货率,得发三次货才能成交,光快递袋、人工检查、运费险这些,成本就从7块涨到30块,这钱谁扛得住?
库存也跟着出问题,去年整个服装行业的库存周转都变慢了,Mardi清仓的时候,堆得满店都是货,一看就是库存压太多了。
线下的坑更大,核心商圈的租金就像座大山,前滩太古里那种地方,一平米一天租金就好几十,一个月下来单店租金就得10万往上。
而且现在商场里服饰店太多,同质化严重,Mardi线下店也没什么特别的体验,人家进去试完,转头就去线上找便宜的,线下店成了“试衣间”,这不亏钱才怪。
线上线下还互相扯后腿,线上有仿款卖得便宜,分流了客源,Mardi只能靠线下撑品牌形象,可线下客流少,又得靠线上拉销量,两边没配合好,反而互相抢生意,资源全内耗了。
现在服装行业这么卷,想活下去就得找对法子。
说实话,首先得改改“老路子”,不能光靠营销砸钱,产品得跟上。
比如九牧王、雅戈尔这些男装品牌,之前主打高端职场装,后来转做户外服饰,就跟着消费者需求变了,这就很聪明。
Mardi要是早看点新方向,别一直盯着小雏菊,也不至于让大家看腻。
渠道也得理顺,之前听专家说,线上线下可以搞不同系列,像LeCoqSportif那样,线上卖性价比高的款,线下卖高端设计款,这样就不会互相抢生意了。
供应链也得优化,别让库存堆着,跟好几个供应商合作,既能保证货量,也能压低成本,比依赖一个供应商靠谱多了。
还有轻资产运营,南极人之前就靠关工厂、只做品牌授权,做到过40亿营收,这招确实能少担风险。
但后来发现,授权多了容易管不住质量,牌子很容易砸了,所以这招得慎用,质量这块必须盯紧。
Mardi退场这事儿,其实给所有服装品牌提了个醒,现在市场早不是“砸钱就能火”的时代了。
搞不清消费者需求,光靠营销和扩张,早晚得栽跟头。
毫无疑问,想在服装行业活下去,就得踏实做产品、优化渠道、控制成本,不然再风光的牌子,也可能说凉就凉。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