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在合肥开幕,签约金额超千亿元

4月26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科交会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主题,集中展示20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促成400项技术对接项目,签约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安徽省科技厅、长三角三省一市代表及全国15省市技术市场机构共同参与,推动跨区域创新协同与产业深度融合。

一、重点科技项目落地,长三角协同创新深化 开幕式上,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涵盖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中国科学院“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十大成果转化项目聚焦关键技术产业化,如航空航天院磁悬浮高端装备项目将落地合肥,推动国产高端精密制造技术突破;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则致力于跨境技术研发,打造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平台。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和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同步启动。前者由沪苏浙皖联合建设,重点对接长三角区域产业需求,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后者联合全国15省市技术交易机构,构建覆盖技术评估、交易、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计划年内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超5000亿元。

二、人工智能竞争力跃升,产业集群差异化布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在开幕式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居全国第五位**,较2023年提升一位,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

关键指标分析 产业规模:全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安徽增速达18%,位居长三角前列;创新能力:2024年安徽新增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3200件,量子计算、类脑智能等12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载体建设:合肥“中国声谷”、芜湖“中国视谷”、蚌埠“中国传感谷”形成特色集群,集聚企业超1500家,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三、聚焦“6178”产业体系,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本届科交会围绕安徽省“6个万亿级产业、1个五千亿级集群、7个千亿级赛道、8个未来产业”的“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设置六大展区,开展十大专项对接活动: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专场:50项中科院成果与企业需求匹配,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2. “人工智能+”场景对接会:发布智慧医疗、智能工厂等12个应用场景需求,吸引60家解决方案商竞标; 3. 科技金融路演:42家投资机构参与,意向投资规模超300亿元,重点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

转化实效数据 :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606项,同比增长35%,主要集中在芯片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发布科技成果4280项,较上届增长98%,其中30%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项,签约金额1003亿元,空天信息、生物医药占比超40%。

四、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赋能成果高效转化 安徽省科技厅数据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其核心支撑在于系统性创新生态建设:机制突破: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2024年完成1109项成果赋权,估值5.6亿元;平台赋能:建成12家概念验证中心、8个中试基地,科技成果平均转化周期缩短至18个月;人才集聚:通过“科大硅谷”引进海外高层次团队47个,新增院士工作站8家。

五、未来布局: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枢纽 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1. 强化长三角协同:依托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10个跨区域联合实验室;2. 完善要素市场:推动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实现技术合同“一网通办”,年内覆盖30个省市;3. 培育新质生产力:设立5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支持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

本届科交会通过“展览+对接+路演”多维模式,实现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随着长三角创新网络深化与全国技术要素市场贯通,安徽正加速从“创新策源地”向“产业转化高地”跨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科创安徽工作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合肥   安徽   安徽省   科技   人工智能   科技成果   中国   金额   产业   项目   全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