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盏遇见咖啡壶,来这个展览“饮”尽三城三味

宋代酒具青白釉狮纽执壶、清代嵌玉包锡刻花紫砂壶、近代咖啡研磨机……酒、茶、咖啡,都能在这个展览里一“饮”而尽!4月22日,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杭州博物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承办的“一杯江南——藏在杯中的三城三味”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将持续至6月19日。

三城三味,解码江南文化的“味觉密码”

六朝的酒韵醇香,浸润着魏晋风骨;南宋的茶意清雅,勾勒出宋韵风华;近代以来,随着上海开埠与世界交融,咖啡的馥郁又为这片土地注入摩登气息……展览以“饮文化”为切入点,分设酒、茶、咖啡三大主题板块。

此次展览打破地域界限,由宁沪杭三地博物馆携手策划,170余件展品中,既有承载千年记忆的酒器、温润雅致的茶盏,也有见证近代化进程的咖啡器具,其中承载的不仅是饮馔之趣,更映照出江南人精神世界的流转与坚守。

金陵酒韵中的名士风雅与市井烟火

南京板块以酒文化为核心,勾勒出这座城市“诗酒风流”的千年底蕴,不仅有珍贵文物的静态陈列,更通过沉浸式场景还原,让历史雅趣“触手可及”。

展厅中央,一处还原“曲水流觞”的艺术装置尤为引人驻足——蜿蜒的浅渠中,酒盏仿佛随水流缓缓漂动,重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文人雅集场景。与之相呼应的,是展柜里陈列的清拓《兰亭序图》,四十一位名士列坐清溪,以羽觞载酒、赋诗言志。

展厅中的北宋青白釉注子、温碗温润莹洁,这套酒器组合展现了宋代酒文化的精致:将装酒的注子放入其中,稍等片刻,一壶温热适口的美酒就准备好了。其青白釉色如“雨过天青”,既实用又具文人审美,印证了清新雅致的宋代生活美学。

而清代画家袁起《载酒访随园图》卷则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文人载酒拜访袁枚故居随园的场景:画中青山环抱、树影摇曳,生动再现了清代江南名园之一随园的风貌,体现了袁枚对随园空间格局的用心设计。

杭州茶事中的禅意与文人雅趣

杭州板块以茶文化为核心,尽显“禅茶一味”的东方哲学,展品从器物到书画,层层铺陈茶事传统的深厚底蕴。

其中,杭州博物馆藏的南宋吉州窑黑釉仿剔犀纹盏堪称宋代点茶文化的重要物证,其釉面以黑为底,剔刻出如犀角般的云纹肌理,釉色深沉而纹饰灵动,既符合宋代“斗茶”对黑釉茶盏的审美,又展现了吉州窑“仿犀角雕”的独特工艺。

与之呼应的是一件明代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碗,以温润青釉与舒展莲瓣纹取胜,碗壁薄如蝉翼,釉色“青如天、明如镜”。

展厅中,还有一幅清韦谥《竹里煎茶图》扇页,以简笔勾勒文人在竹林中煎茶的场景:茅屋竹炉、文人侧坐观火,茶烟袅袅间,尽显“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的意境,与明代盛行的煎茶法相呼应,展现江南文人“以茶会友、以茶静心”的生活美学。

上海咖啡文化中的海派包容与摩登风情

上海板块以咖啡文化为载体,呈现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独特魅力,展品跨越百年,见证咖啡从“舶来品”到“海派生活符号”的演变。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近代咖啡研磨机的金属齿轮与木质手柄,融合了西式工业设计与东方工艺美学;绿色咖啡壶具则以典雅的翡翠色釉面搭配流线型壶身,既有欧洲下午茶器具的精致,又暗含上海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

此次展出的1951年瑞典C.G.H牌银质咖啡饮具尤为瞩目,这套由银质咖啡壶、奶罐、糖罐组成的器具,采用流线型设计,壶身镌刻简约花纹,兼具北欧极简美学与上海精致生活格调。

展厅还特别陈列了进口奶油饼干包装盒、上海冠生园食品公司奶士饼干包装盒、西式调料壶、糖罐及外国品牌咖啡罐等特色展品,勾勒出咖啡文化融入上海市民生活的细腻图景。

这些展品与咖啡器具相互呼应,构建出完整的海派咖啡文化生态:从咖啡豆的进口、研磨、烹煮,到搭配的点心与调味,每一个环节都烙印着海派的基因。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文/摄 穆子健/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釉色   青瓷   海派   咖啡壶   江南   展品   杭州   宋代   文人   上海   咖啡   美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