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更新中守护我们的根与魂​

每天清晨,当你被闹钟叫醒,匆匆洗漱后挤进早高峰的地铁或车流,是否曾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推开窗就能听到的邻居阿姨的招呼声?如今,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高楼取代了老院,宽阔的马路替代了乡间小道,我们享受着外卖、网购、便捷交通带来的便利,却慢慢弄丢了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暖 —— 是老家亲戚间的相互帮衬,是邻居间一碗热汤的情谊,更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乡音乡情。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住在同一栋楼里好几年,却不知道对门邻居姓什么;早晚出门遇见,只能尴尬地笑一笑,连句寒暄都没有;家里没人时,想找个帮忙代收快递的人都难。更让人头疼的是,早晚高峰的堵车能把好心情耗光,明明家就在眼前,却要在车流里堵上一两个小时。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曾经热热闹闹的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

还记得吗?以前在农村或者老城区生活时,日子是另一番模样。早上推开院门,邻居奶奶会笑着问 “吃早饭了吗”;谁家做了红烧肉、包饺子,准会端一碗给隔壁孩子尝尝;要是爸妈有事出门,把你托付给邻居照看,你能在邻居家放心地玩一下午,还能蹭到好吃的。到了傍晚,大人们搬着小板凳坐在巷口聊天,从谁家的庄稼长得好,到哪家孩子考试得了奖状,话题永远聊不完;我们这些小孩就围着巷子跑,玩捉迷藏、跳皮筋,笑声能传好远。在农村,本家亲戚都住得近,农忙时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你帮我割麦子,我帮你拉玉米,累了就坐在田埂上分享带来的干粮;谁家办喜事、办丧事,全村人都来帮忙,搭棚子、做饭、招呼客人,比自家事还上心。那时候,人和人之间没有那么多防备,相处得像一家人,心里都是暖的。

可现在呢?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学校,我们从各个地方来到城市,原本熟悉的生活圈子被打散了。虽然都说 “五湖四海皆兄弟”,但你说家乡话,他说普通话,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想找个能聊到一块儿的人都不容易。而且城市生活节奏太快了,早上赶上班,晚上忙家务、辅导孩子作业,根本没精力去认识邻居。社区偶尔组织活动,要么是形式太单调,要么是没提前通知,等知道的时候活动都结束了。时间长了,大家就习惯了不串门、不聊天,甚至还会互相提防 —— 担心陌生人进小区,害怕麻烦别人,也怕别人麻烦自己。

这样的生活,还带来了不少现实问题。身边不少大龄朋友总说 “找不到对象”,其实不是他们不够好,而是每天两点一线,除了同事,根本没机会认识新朋友;家里老人突然不舒服,想找个人临时搭把手,翻遍通讯录都不知道该打给谁;水管漏水、电器坏了,只能花钱找维修师傅,要是以前,邻居家的叔叔可能几分钟就帮着修好了。

更让人心疼的是,我们中国人一直讲究 “认祖归宗,叶落归根”,不管走多远,都惦记着老家的根。可现在,很多年轻人连 “大伯”“舅舅”“姨妈” 这些称呼都快忘了 —— 因为以前一孩政策时,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自然也少了这些亲戚往来。好在现在有了三孩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两个、三个孩子,以后孩子们能有兄弟姐妹一起长大,能体会到亲戚间的温暖,这份乡情才算有了延续的希望。

不过,要想找回曾经的温暖,留住乡音乡情,光靠政策还不够,还得从城市规划和生活细节上改变。比如交通,要是能多修几条地铁、优化公交线路,再用智能系统疏导车流,堵车的时间少了,我们就能早点回家,有时间和邻居聊聊天、参加社区活动。还有工作和居住的问题,如果公司能离小区近一点,或者社区里能有更多工作机会,就不用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在路上,也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融入社区。另外,多建一些卫星城也挺好,把学校、医院、超市都配套好,大家不用都挤在市中心,每个区域都能形成自己的小圈子,邻里关系也能更亲近。

在小区建设上,也得改改思路。现在很多小区都是封闭式的,大门一关,就像把大家隔开了。其实可以多建一些开放式的空间,比如小区里搞个共享花园,让大家一起种花、种菜,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互相交流;建个活动中心,定期组织手工课、书法课、健康讲座,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喜欢的活动。还有房子,别建那么多高楼和别墅了,高楼里大家上下楼都靠电梯,很少见面;别墅太私密,更难接触到邻居。多建一些低层、多层的房子,大家出门就能遇见,聊几句的机会也多。

物业公司也得多做点事,不能只收钱、管保洁和安保。可以多组织一些邻里活动,比如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再办个社区运动会、亲子活动,让大家有机会互相认识。时间长了,邻居之间熟悉了,自然就会互相帮忙,像以前那样相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温暖的邻里关系,都不想住在 “陌生人社区” 里。乡音乡情不是老掉牙的回忆,而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牵挂,是让我们觉得 “有根” 的依靠。城镇化不是要把我们的过去都丢掉,而是要在现代化的生活里,留住那些温暖的东西。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科学规划城市,用心经营邻里关系,就能让城市既有高楼大厦的繁华,又有乡音乡情的温暖,让每个人都能在城市里找到家的感觉,守住我们的根与魂。保护社会生态,留住乡音乡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美文   城市   乡音   乡情   邻居   邻里关系   温暖   孩子   时间   车流   亲戚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