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兄弟相残:950年马希萼血洗长沙背后的权力绞杀

一、南楚王朝的权力继承困局:从 “兄终弟及” 到手足相疑

(一)马殷遗训与权力传承乱局


在五代十国那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南楚政权在湖南地区曾一度崛起,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南楚的开国君主马殷,这位从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的枭雄,在临终之际,为了避免诸子争位的血腥场面,精心定下了 “兄终弟及” 的继承制度。他满心期许,以为这样的安排能让南楚的统治平稳过渡,家族的基业得以长久延续。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背离了他的设想。次子马希声继位时,因其生母袁德妃受宠,得以总揽内外军事,早早掌控大权。马希声在位期间,不仅为政昏庸,毫无政绩可言,还因嫉妒和猜忌,矫诏杀死了大臣高郁 ,排挤大哥马希振,为自己的继位扫除障碍,全然不顾父亲的遗训和朝廷的稳定。他的种种行径,让南楚政权内部矛盾丛生,也为日后的权力争斗埋下了隐患。

马希声去世后,四子马希范登上了王位。马希范在位时间相对较长,可他同样没有将心思放在治理国家上,而是极尽奢侈之能事,生活极度奢靡,赋税繁重,搞得民不聊生。他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宫殿园林,享用着山珍海味,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在他的统治下,南楚的国力逐渐衰退,百姓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947 年,马希范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按照马殷的 “兄终弟及” 制度,本该由年龄最长的弟弟马希萼继位。然而,当时的权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勾结,党争不断,最终拥立了马希范的同母弟马希广。这些权臣们各怀鬼胎,他们看中了马希广的懦弱和易于掌控,企图通过操纵他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就这样,马希广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楚王的宝座,而马希萼则被打发至朗州任武平节度使,远离了权力中心潭州(今长沙)。这一安排,无疑是在马氏兄弟之间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一场残酷的权力争斗即将拉开帷幕。

(二)马希崇的阴谋与兄弟裂痕激化


马希广性格懦弱犹豫,缺乏决断力和领导力。他登上王位后,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他的弟弟马希崇,却是个野心勃勃、心机深沉的人。马希崇眼见马希广被拥立为楚王,心中满是不甘和嫉妒。他不甘心就这样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在他心中悄然酝酿。

马希崇暗中向马希萼通风报信,添油加醋地声称马希广继位是 “废长立少,违背先王遗命” ,不断煽动马希萼心中的怒火,挑拨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他深知马希萼对王位被夺一事耿耿于怀,便利用这一点,火上浇油,让马希萼认定只有通过武力夺权,才能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在马希崇的不断挑拨下,马希萼心中的怨恨和野心被彻底激发,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从最初的政治分歧,逐渐演变成了不可调和的军事对抗。

948 年,局势进一步恶化。马希萼向后汉朝廷提出 “分治湖南” 的请求,希望能得到后汉的认可,正式确立自己在湖南的地位。然而,后汉朝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了他的请求。这一拒绝,犹如一记重锤,彻底打碎了马希萼通过和平方式获取权力的幻想。他意识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唯有依靠武力,才能在政治舞台上站稳脚跟。于是,马希萼下定决心,准备起兵攻打长沙,与马希广一决雌雄。一场惊心动魄的兄弟阋墙之战,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南楚的命运也将因此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二、950 年长沙攻防战:从兄弟阋墙到血流成河

(一)马希萼的复仇准备:蛮族结盟与南唐外援


被权力和仇恨蒙蔽双眼的马希萼,回到朗州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复仇计划。他深知,要想成功夺取王位,仅凭自己现有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周边的溪峒蛮族 。这些蛮族生活在山林之间,民风彪悍,擅长战斗。马希萼与他们结盟,招募他们加入自己的军队,组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 “静江军”。这些蛮族士兵,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成为了马希萼手中的一把利刃。

为了增加胜算,马希萼还将求救的信号发向了南唐。他深知南唐国势强盛,若能得到南唐的支持,自己夺取王位的计划便成功了一半。于是,他向南唐称臣,言辞恳切地请求南唐出兵相助。南唐中主李璟,一直对南楚的土地虎视眈眈,此番马希萼主动求援,正中他的下怀。李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马希萼的请求,不仅给予他军事支持,还在政治上为他撑腰。有了南唐这个强大的外援,马希萼的底气更足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向马希广发起最后的进攻。

在准备充分之后,马希萼亲率水陆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目标直指都城长沙。他打造了七百艘战船,这些战船在江面上一字排开,气势恢宏。船上的士兵们,个个神情严肃,手持兵器,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而此时的南楚,由于马希范晚年的奢靡无度,国库早已空虚,军队的战斗力也因为长期缺乏训练和物资补给而锐减。面对马希萼来势汹汹的进攻,马希广的阵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一场大战即将爆发,长沙城危在旦夕。

(二)潭州陷落与马希广之死

乾祐三年(950 年)十月,马希萼的军队与马希广的部队在仆射洲遭遇,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马希萼的军队士气高昂,在他的指挥下,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而马希广的水军,由于战斗力不足,很快便陷入了被动。在马希萼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南楚水军节节败退,最终被击溃。这场首战的胜利,让马希萼的军队士气大振,他们乘胜追击,迅速兵围潭州。

潭州城,这座南楚的都城,此刻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马希广的守将许可琼,面对马希萼的强大攻势,心生畏惧,竟然做出了背叛的决定。他暗中与马希萼勾结,开城投降。许可琼的这一行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摧毁了马希广的防线。马希萼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中,潭州城瞬间陷落。

马希广在城中被马希萼的军队俘虏,这位曾经的楚王,此刻沦为了阶下囚。马希萼的部下们纷纷建议,将马希广放归朗州,让他们兄弟二人分治湖南。然而,马希萼心中的仇恨早已根深蒂固,他根本听不进部下的建议。他认为,马希广必须死,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自己心中的怨恨,才能确保自己的王位稳固。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将马希广赐死。马希广的死,宣告了这场持续三年的兄弟之争的终结,也让南楚政权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马希萼入城后,心中的欲望和仇恨彻底爆发。他纵容军队在城中大肆抢掠,长沙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士兵们闯入百姓家中,抢夺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城中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百姓的哭声和惨叫声,一片混乱。曾经繁华的长沙城,此刻变得满目疮痍,如同人间炼狱。马希萼的这一行为,让南楚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也让南楚政权的合法性至此崩塌。百姓们对他的统治失去了信任和支持,南楚政权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走向灭亡。

三、暴君统治与南楚末日:从自立为王到南唐灭国

(一)马希萼的倒行逆施与军心动摇

马希萼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楚王的宝座,自封 “天策上将军” ,手中掌握着武安、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的大权。然而,他并没有将这份权力用于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而是彻底暴露了自己荒淫无度的本性。他每日沉溺于酒色之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对国家的政务不闻不问,将所有的事务都一股脑地交给了同样荒淫无道的弟弟马希崇。

马希崇得到权力后,也没有展现出任何治理国家的才能和责任心。他和马希萼一样,只知道贪图享乐,放纵部下肆意勒索百姓。他们的行为,让原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南楚百姓,生活更加艰难。百姓们不仅要承受沉重的赋税,还要忍受士兵们的欺凌和掠夺。在这种情况下,南楚的军心民心彻底丧失,士兵们对这样的统治者感到失望和愤怒,百姓们也对这个国家失去了信心。

朗州旧将王逵、周行逢,原本是马希萼的得力部下,曾跟随他出生入死,为他夺取王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马希萼当上楚王之后,却对他们不闻不问,既没有给予应有的赏赐,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相反,还让他们带领士兵去从事艰苦的劳役,修建被战火毁坏的宫殿。士兵们对此怨声载道,王逵和周行逢也感到寒心。他们意识到,继续跟随这样的统治者,不仅没有前途,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们决定率先反叛,带领部下回到朗州,占据了这个战略要地。他们拥立马光惠为武平节度使,宣布脱离马希萼的统治,南楚政权开始出现分裂的迹象。

(二)南唐趁虚而入与南楚灭亡

951 年,南唐中主李璟敏锐地察觉到了南楚的内乱和衰弱,认为这是一个吞并南楚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派边镐率领大军进攻南楚。此时的马希萼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将领们各怀鬼胎,士兵们毫无斗志,面对南唐的进攻,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边镐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顺利地占领了长沙。

马希萼见大势已去,只好选择投降。他被南唐俘虏后,被软禁在金陵,失去了自由。曾经辉煌一时的南楚政权,在历经了 56 年的风雨后,终于宣告灭亡。这场兄弟相残的内乱,不仅让马氏家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让南楚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最终,南楚的土地被并入南唐版图,成为了南唐的一部分。而南唐在吞并南楚后,虽然在领土上得到了扩张,但也并没有因此而走向繁荣,反而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走向了衰落。

四、历史镜鉴:五代十国权力斗争的残酷注脚

马希萼攻长沙这一事件,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五代十国时期权力斗争的残酷与血腥,成为那个动荡时代 “子弑父、弟杀兄” 乱象的典型代表 。马殷当初精心制定的 “兄终弟及” 制度,出发点是美好的,他希望借此保障南楚政权的平稳传承,避免诸子因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嫡庶排序和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最终沦为了诸子争权夺利的借口。

在马希声、马希范相继在位期间,就已经出现了违背制度初衷的行为,为日后的内乱埋下了祸根。而马希萼和马希广的争位之战,更是将这种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他们兄弟二人,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王位,不惜兵戎相见,全然不顾手足之情和国家的安危。在这场争斗中,亲情在权力的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人性的丑恶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马希萼的残暴统治与马希广的优柔寡断,也充分暴露了五代君主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短板。马希萼登上王位后,只知贪图享乐,放纵部下为非作歹,对国家的治理和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导致民心尽失。而马希广在面对马希萼的进攻时,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和领导力,既无法有效地组织抵抗,也不能果断地采取措施平息内乱,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陷入混乱,自己也丢掉了性命。

这场内乱给南楚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曾经 “富庶甲于江南” 的南楚,在经历了这场兄弟阋墙的战争后,国力急剧衰退,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曾经繁华的长沙城,也在战火的洗礼下变得满目疮痍,一片萧条。南楚政权的辉煌就此成为过去,最终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马氏兄弟的悲剧,警示着后世: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亲情往往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而缺乏制度约束的继承机制,就如同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五代十国时期的刀光剑影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马氏兄弟的故事,却依然在岁月的深处回响,诉说着权力游戏的残酷与无情,让后人在感慨之余,也能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长沙   权力   兄弟   南唐   楚王   王位   部下   政权   军队   百姓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