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贴秋膘”时间到!
传统习俗中,立秋有“贴秋膘”的说法,又叫“抢秋膘”。古人认为此时需大吃一顿,以丰盛的饮食积蓄能量,抵御寒冷漫长的冬天。
而要问全国哪个省最适合“贴秋膘”?不少网友异口同声——当然是山西!
在山西,碳水不仅仅是“能量的补给”,更是“幸福感的来源”。无论是丰盛宴席,还是街边小吃,每一口都像是秋天送来的“慰劳品”,让人沉醉在“碳水的微醺感”中。
一级碳水
面条,山西人的“白月光”
面条对于山西人来说,不仅是主食,更是感情的寄托。无论春夏秋冬,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只要实在不知道吃什么,那就“来碗面”吧!
山西的面食原料极为丰富,除了常见的白面,还有筱面、荞面、豆面、高粱面等。面粉在山西人的巧手中,能变出数不清的花样。据统计,山西的面食种类多达1800余种,哪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面,也不会重样。
刀削面削出的刀口棱角分明,筋道爽滑;剔尖如银鱼般灵动,入口柔韧;焖面在锅中与肉菜同煮,汤汁完全渗入面条中,香到不行;饸饹面则粗犷有力,透着原始的麦香……
面条的浇头更是五花八门:番茄鸡蛋的酸甜、肉炸酱的浓香、酸汤的开胃、黄瓜韭菜花的清新……或干拌,或带汤,每一种都能让人胃口大开。
秋风起时来一碗热面,碳水的温暖从舌尖直达心底。
二级碳水
糕点,秋日的“软糯邀约”
在山西,“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吉祥如意。因此,糕点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祝福与期盼。
“素糕荤吃”是山西人的独门吃法——用肉汤蘸糕,只需嚼上两三下,便能感受到黍米的香气与肉汤的浓郁在口中融合,那种温润绵软的感觉,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而油糕则是碳水界的“甜蜜陷阱”,枣泥、豆沙、红糖、白糖等馅料被黄米面包裹,入油锅炸至金黄,外皮酥脆到轻轻一碰就掉渣,内里却依旧软糯香甜。那种外酥内糯的反差感,是让人上瘾的秘密。
不同地区对油糕的叫法各不相同——运城人叫它红薯油糕:大同人称为黄糕;太原人则叫它泡泡油糕,名字各异,诱惑却一样大。秋日的街头,油锅里不断翻滚的糕点冒着热气与香气,让人隔着几米远都忍不住咽口水。
三级碳水
饼子,碳水界的“百宝袋”
山西的饼子堪称“碳水界的包容之王”,它的魅力就在于“万物皆可夹”。
半月形的月牙饼,咬一口满嘴香;酥到掉渣的油酥饼,层层起酥仿佛在口中跳舞;葱花饼则带着葱香与麦香的双重击打。
至于馅料,卤肉、鸡蛋、海带丝、香肠、豆皮、麻辣串……只要你想得到,就能被饼子温柔地包裹进去。
在山西人的日常生活中,饼子是极具自由度的美食:早晨来一张热饼配豆浆,中午夹点卤肉加蔬菜,晚上甚至可以配上一杯小酒。它既能满足味觉的丰富,又能带来饱腹的安全感。
四级碳水
土豆,山西人的“金豆子”
土豆在山西的地位,简直是餐桌上的“隐形主角”,无论家常便饭还是节日盛宴,它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山西,几乎没有一个土豆能“完整逃脱”厨子的巧手,它的吃法多到数不清,蒸、煮、炸、炒样样行,切丝、打泥、焖块信手拈来。
吕梁的“合楞子”,将土豆擦成糊状,拌入面粉与调料蒸成小颗粒,蘸着陈醋辣酱吃,香甜筋道;
忻州定襄的蒸肉,把土豆丝与肉糊混合蒸制,酸辣调味后鲜香软糯,是宴席上的常客;
晋北的“块垒”,则是将蒸熟的土豆压成碎块,热油爆葱炒至微焦,香气直扑鼻尖,既扛饿又暖胃。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储备的季节。在山西,贴秋膘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饮食习俗,它是一种生活态度——用最实在的碳水,抵御即将到来的寒意。
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一块香酥油亮的油糕,一张包罗万象的饼子,一盘香气四溢的土豆……它们不仅填饱了胃,也温暖了心。
所以,这个秋天,不妨来山西,感受这里独有的“碳水浪漫”,在香气与热气之间,收获属于你的秋日满足~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编辑:勾文玥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