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近期正面临多重压力,其中一起牵涉日本企业的技术窃密事件尤为引人注目。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核心玩家东京威力科创,作为世界第三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却因一起严重的商业窃密案陷入争议。
该公司旗下一名前台积电工程师,与台积电现任吴姓工程师相互勾结,策划了一起惊人的技术泄密事件。
吴姓工程师利用职务之便,接触到台积电最顶尖的2纳米制程技术机密。
在新竹科学园区的星巴克内,他公然打开笔记本电脑,让同伙拍摄了1000张包含核心技术的照片。
这起事件的嚣张之处在于,东京威力科创在新竹科学园区本身就设有办公室,却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完成机密交接。
台积电通过内部监控系统发现这一异常行为后,立即报警处理,最终实现人赃俱获。
目前涉案人数尚未完全明确,有消息称涉及七八人,也有说法认为多达十几人牵涉其中。
2纳米制程技术作为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是台湾地区在全球半导体领域保持领先的关键所在。
该技术采用先进的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架构,在相同运行电压下可降低24%至35%的功耗,或提升15%的性能,晶体管密度较3纳米制程提高1.15倍,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阶段,初始生产线分布于新竹宝山和高雄的四座工厂。
正因其战略重要性,检方不仅以一般商业泄密罪论处,更追加了违反所谓“国安法”的指控,凸显事件的严重性。
半导体行业的技术窃密案件往往面临量刑偏轻的问题,甚至存在最终无罪释放的情况。这与台积电严格的保密制度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台积电的“专属资讯保护政策”,核心技术信息被明确列为机密,非经授权不得带出公司或向第三方披露。
吴姓工程师的行为显然严重违反了这些规定,却可能面临较轻的惩处,这无疑让技术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
这种针对顶尖科技企业的窃密行为并非个例,华为与台积电已成为全球技术间谍的两大主要目标。
此前华为海思的WiFi芯片技术遭尊湃通讯窃取一案,就展现了类似的作案模式。
该案中,原海思高管张某离职后成立尊湃公司,通过高薪利诱等方式,拉拢13名前同事窃取40项核心技术,最终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总罚金达1350万元,首犯被判刑六年并禁止五年内从事芯片相关行业。
两起案件对比之下,更凸显了建立严格司法惩戒机制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台积电泄密案发生的时间点颇为微妙。
事件被披露前,即上个月26日至28日期间,正值台湾地区所谓“大罢免”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东京威力科创的股价突然出现异常暴跌。
当时台湾地区尚未有相关消息曝光,全球媒体也未报道,但股票市场的异常反应显示,可能已有内部人士提前知晓事件并抛售股票,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技术窃密风险的高度敏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台湾民众却将技术安全的矛头错误地指向大陆,忽视了实际发生的窃密行为主体。
事实上,台积电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的核心企业,早已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在社交平台声称台积电将投资3000亿美元于美国,这一说法迫使台积电在几小时后紧急发布声明间接否认。
根据台积电公开信息,其在美国的投资总额为1650亿美元,主要用于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设,包括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及一个研发中心。
30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相当于新台币十兆,远超台积电的实际承受能力。
即便台积电保持较高毛利率和技术优势,也难以支撑如此巨额的无限制投资。
事实上,台积电对美国投资的态度更多是出于地缘政治压力。有消息显示,美国工厂的员工对台积电的工作强度颇有抱怨,工作满意度较低。
业界甚至出现“期盼特朗普下台”的声音,反映出企业在政治压力下的无奈。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台积电投资,明里暗里施压不断。
从东京威力科创的窃密行为,到美国的巨额投资要求,再到欧盟的积极拉拢,台积电正处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的风暴中心。
这起发生在新竹科学园区星巴克的技术窃密案,不过是全球半导体暗战的冰山一角。
在技术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的今天,如何守护核心技术安全,平衡商业利益与地缘政治压力,将是台积电乃至整个半导体产业需要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
日本企业在这起事件中展现的不择手段,更让世界所不耻。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