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完外卖薅硬折扣!三巨头的 “补贴大战” 又开新局

商业世界的风向,真是说变就变。

曾几何时,各大互联网巨头之间还好似岁月静好,井水不犯河水,短短半年,就剑拔弩张,到处短兵相接。

伴随美团、京东、阿里陆续披露二季报,各方开始讨论起了二季度沸沸扬扬的外卖大战与三方得失。


战况复盘

京东外卖属于新业务板块,该板块主要包括京东外卖、京东物业、京喜及海外业务。

二季度新业务亏损148 亿,“百亿补贴”名副其实。

美团二季度经营利润同比下滑98%至2.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89%至14.93亿元,比去年同期少赚了121亿。

阿里巴巴二季度经营利润为349.9亿元,其中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 21%至384亿元。

大体上说,三家二季度在外卖上的投入都是百亿量级的。

对于善与算法博弈的消费者来说,三家羊毛一起薅,“三百亿补贴”走起。

图片来源:评论区

有投资者感慨,“作为一名重仓中概互联的投资者,真实感受是他们拿我的钱请消费者喝奶茶”。

从整体风向看,市场普遍认为,京东有得有失,阿里的表现可圈可点,美团则险险守住这一局。

毕竟,同样是“百亿补贴”,阿里仍能赚300多亿,美团的净利润却已经基本被“一键清空”了,单论烧钱,阿里肯定不怵,三季度就算再疯狂一把,可能还能赚点。

不过也有从补贴效率出发,分析阿里和美团攻守状况,由此认为,美团王莆中所说的:我们不仅跟得起,而且用了比他们少得多的资源在跟。符合真实情况。

理由主要在于,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营收增加,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二季度,阿里对旗下业务进行了重组,将淘天集团+饿了么+飞猪进行整合,统称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所以并不能仅仅将净利润下降的部分视为补贴成本,淘宝电商的盈利被外卖业务抵消也需要考虑。

尽管阿里没有详细披露,但按往年水平推算,此部分或也接近百亿元。所以有分析人士认为,外卖业务的投入使得阿里少赚了近200亿经营利润。

如此分析也不无道理。

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二季度已经让三巨头狠狠出血了,打得更热闹的,更加刺刀见红的三季度,亏损无疑会更为夸张,美团管理层电话会中也表示预计集团整体会有大额亏损。

据媒体报道,8月8日和8月9日,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份额首次超过美团,该订单数据计算了部分非当日履约订单,实际当日配送规模可能略低于数据表现。

阿里的补贴力度可见一斑。可见,3季度阿里是否也会出现利润归零,对中期内外卖竞争烈度会不会明显下降有重要指引意义。


始于外卖,不止于外卖

除了外卖,三巨头也在众多领域展开竞争。

从去年底,美团开始试水“浣熊食堂”,以轻资产的模式尝试做更高规格的全外卖店。京东则打出了重资产的“七鲜小厨”这张牌,用10亿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赚足了公众的眼球。

前几天,三巨头又将战线拓展到了硬折扣。

所谓硬折扣,是和卖临期商品、清仓甩货的软折扣相对应。简单来说,硬折扣超市通过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实现卖的东西又好又便宜。

最早进入这一赛道的是阿里,对应盒马旗下的盒马NB。

2024年末的内部信里,盒马CEO严筱磊提出未来将实施“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为核心的双轮驱动战略。这也意味着盒马NB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

8月29日,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盒马NB宣布品牌升级,更名为“超盒算NB”,品牌口号变更为“真实惠、够放心”。对标奥乐齐ALDI。

8月16日,京东折扣超市全国首店在河北涿州开业。紧随其后,8月30日,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的四家门店同步开业,开业首日便吸引超30万人次市民前往。

美团自是不甘落后,8月29日,美团自营超市“快乐猴”首店在杭州开业。

硬折扣的市场本身不算大,说穿了还是在和传统商超、社区零售店竞争。但如果考虑到各家的即时零售业务,那么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超盒算NB接入淘宝闪购,京东折扣超市接入即时配送,只等快乐猴把自家的骑手大军给接入进来了。

9月5日,美团闪购联合服饰、美妆、3C、家电、百货等品类多家零售品牌,上线即时零售行业首个退货免运费服务,首批覆盖美团黑金、黑钻会员用户。直接将即时零售业务的服务水平拉齐到电商水平。

紧接着,阿里再推王炸。

据证券时报,市场传出消息,阿里不日将正式宣布上线全新团购产品及评价体系,直接对标美团核心业务。据悉,周三(9月10号)上午,在杭州西溪C区阿里的确有一场重磅业务发布会,活动时间是上午半天。但阿里方面并未说明是否为团购业务发布会。

另据新浪科技,阿里9月10日将官宣重大业务调整,涉及口碑网重启并与高德团购协同发展。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业务调整涉及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重大布局,包括重启口碑网以及高德地图开展自营团购业务,旨在重新构建本地生活消费决策体系,对标大众点评等行业巨头。

与此同时,高德地图也将在此次业务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据透露,高德将开展自营团购业务,目前正在积极搭建相关产品能力。

美团的核心支柱无外乎外卖和团购,外卖已然腹背受敌,如果和阿里在团购业务方面展开进一步竞争,那只能是雪上加霜。


all in 【AI】

终于不再只是“WAI MAI”

曾有网友调侃,阿里年初说all in 【AI】,现在却是all in 【外卖(WAI MAI)】。为啥?因为【WAI】【MAI】包含两个【AI】。

如果说彼时,强调外卖与AI有关还只是一种调侃,那么最近美团的动作,则让这一调侃有了战略意义。

2024财年业绩发布会上,美团正式明确了“主动进攻”的AI策略。

9月1日,美团正式发布并开源大模型LongCat-Flash-Chat。LongCat-Flash采用创新性混合专家模型(Mixture-of-Experts, MoE)架构,总参数560B,激活参数18.6B-31.3B(平均 27B),实现计算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

据多项基准测试综合评估,LongCat-Flash-Chat在仅激活少量参数的前提下,在智能体任务中具备突出优势,同时推理速度超过100tps。

美团的大模型是否一经推出,就能摇撼千问、豆包、GPT等前辈的江湖地位,不得而知,但这一做法进一步凸显了美团的科技属性,也将原本局限于餐饮零售的平台博弈,扩展至AI科技领域。


结语

“外卖大战”的维度正在持续拓展。这场互联网巨头的角力,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外卖赛道,演变为一场关乎零售生态、技术主权与行业规则的全面重构。当硝烟散去,巨头亏损单上每一个数字,都可能成为明天行业标准的注脚。

30年中国商业互联网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商业互联网的竞争形态从未改变,总是以烧钱始,以创新终。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科技   外卖   折扣   大战   阿里   业务   阿里巴巴   超市   净利润   竞争   巨头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