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真正的“隐形首富”:手握全球十万亿矿产,一年可进账6919亿

“挣一个亿,给我一部电影的时间,就OK了。”

单论口气,王文银的这句话比起王健林的“一个小目标”也是丝毫不差。

可王健林身为“中国首富”,曾经坐拥万达集团的他说这话也不为过,王文银又凭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提王文银的一个绰号“世界铜王”,根据传言说王文银拥有超过20座的矿山,甚至旗下10万亿铜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的5%。

那么这位“世界铜王”的铜矿都在哪里呢?他又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呢?

世界铜王,曾是“猪大王”

1968年安徽一个贫穷的村庄里,一个衣衫单薄、身染猪粪味的小男孩,被人嘲弄地喊作“猪大王”,没人能想到这个家里一贫如洗的孩子,会成为“世界铜王”。

尽管家里很穷,但是好在义务教育还是让小文银读上了书。或许是饿肚子的苦难,让他明白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从小学到高中小文银的成绩都是一骑绝尘。

眼看孩子是个读书的材料,他父母就把家里能值钱的东西全卖了。而他丝毫没有辜负寄托——成果考入南京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从乡野破屋到校园洋楼,虽然生活的环境变了,但是王文银却始终止步在生活的边缘。

那时他的同学们大多生活优渥,每天手里戴着高档用品,口中谈论是旅程新奇和家庭事业,一旁的他只能在贫苦中紧紧攥住课本。

1993年王文银走出校园,进入了上海高桥石油公司。彼时一个月4000元的高薪工作,远远超过了许多人一整年的收入。

他在25岁的年纪用自己的能力撑起了一份让村里人羡慕的光景,父母脸上的褶纹里溢满欢喜,他们终于觉得自己培养出了一个一步登天的“金娃娃”。

可王文银不满意,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并非自己想要的,或许发财的机会还在外面。

所有人异样的眼光中,王文银放弃了这份让人艳羡的“铁饭碗”,选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搏。

那时的深圳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人。火车接连不断地开来,无数人背着帆布包涌向未来。带着微薄的积蓄和全部的信心,王文银也踏上了这片土地。

放弃铁饭碗,反成为百万富翁

因为没有亲友可以投靠,所以王文银的积蓄很快就见底。为了维持生计,他躺过桥洞,啃过廉价包子,还奔波于那些能当日结算工钱的工地。

王文银在工地里扛水泥、推砖,有时整整一天都喘不上气。他的学历成为一个矛盾存在——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大工地的轰鸣中显得格格不入。

可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攒下一点积蓄,也于摆脱了在工地搬砖的生活。并且因为有文化,他也就被推荐到一家工厂成为普通仓库管理员。

在他人眼中这份工作也许琐碎又枯燥,但在王文银眼中却是全新的舞台。

他对物料管理展现出了高度的专注,成千上万种的物料编码,他能做到信手拈来。这种能力让上级震惊,也让他一路升职到物料部门总经理的位置。

王文银因才华脱颖而出,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日本日立公司慧眼识珠,用百万年薪把他从原企业挖走。

他的人生也在之后开始了猛然飞升,短短数年时间他就从一个搬砖工人,到坐拥百万的跨国企业白领,结识了数十个身价过亿的企业家。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席卷市场,许多同行在这场风暴中倒下,企业纷纷出售名贵设备与厂房。

这本是一场灾难,但极具冒险精神的王文银却看中了被低估的资产。

他放手一搏以低价买下深圳多处工厂,配合自己已有的客户网络,迅速完成了从中间商到生产加工企业家的转型。

把握时机,成为“世界铜王”

2003年非典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低迷。铜矿价格如自由落体般下滑,许多人规避风险,资本纷纷撤退。但王文银再一次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机会。

他不顾董事会反对,孤注一掷投入资金收购大批铜矿资源,这些矿藏后来随着经济复苏的到来价格飙升,王文银大获成功,也是从那时起,“铜王”名号就戴在了他头顶上。

依靠铜矿产业的积累,王文银的正威集团迅速崛起,成为横跨矿业、金属加工、电缆等领域的巨头企业。铜矿不仅满足了正威集团的内部生产需求,还大量出口,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随着矿业资源的扩展和深度整合,他逐步掌控了近乎全球最重要的铜资源。到今天,“十万亿矿产”成为正威集团的代名词。

尽管掌握了令人咋舌的财富,王文银在公众面前却极为低调。他没有像许多企业家一样频频抛头露面,而是用“一切以业绩说话”的方式隐匿于幕后。

他没有成为舞台上的演说家,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商业布局。同时,他为社会默默奉献,成为“低调慈善家”。

他先后捐赠巨额资金支持教育和扶贫,其中2016年豪掷2亿捐给南科大,用于科技人才培养。当然家乡也没有被他遗忘。从扶贫项目到村庄改建,王文银一步步参与到家乡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青海的贫困山区也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捐建希望小学,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而他自己,则始终保持着一种“居幕后”的状态。

如今的正威集团已经多次跻身世界500强,业务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即便公司尚未上市,王文银的身家早已稳居中国富豪前列。但是在近段时间,王文银的“铜王国”却有些不太安稳。

屡爆新闻的“正威集团”

这几年间手握全球十万亿矿产、有“世界铜王”之称的王文银,正经历着商业帝国的深刻动荡。

正威集团,这个曾在2022年创造超6000亿元营收、被外界视为中国民营企业巨头的名字,如今因司法冻结、股权拍卖、停工欠薪频频进入公众视野。

2024年1月初,正威新材2099.61万股被公开拍卖,一次性起拍价高达1.29亿元,并且而仅在2023年下半年,正威集团新增冻结股权数额已达140亿元,“铜王”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冰封期。

在曾经发家时,王文银通过高杠杆和资本运作横扫市场,甚至牵手许家印入股恒大地产,将正威的资产布局横跨多行业。

然而疫情冲击后全球经济收缩,高杠杆模式脆弱的一面开始显现。

进入2023年,正威集团接连遭遇股权被冻结、资产被执行、停工欠薪等危机,巨轮开始显露裂痕。

与此同时,王文银和妻子刘结红自去年下半年起陆续卸任多家公司要职,正威集团的领导层也悄然更迭。

无论是正威新材的股权拍卖,还是被冻结70亿元的大额股权,王文银的故事正在转变为另一种轨迹,那些足迹遍及北美、南美、非洲的矿产资源,以及曾让他比肩华为和腾讯营收的商业帝国,都在这不平静的时刻蒙上新的阴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王文银、正威集团

新快报 2024-08-22 《"世界铜王”王文银失去正威新材成定局大股东累计被执行金额近百亿》

湘晨报 2024-07-17 《王文银及正威集团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5.25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南京大学   铁饭碗   铜矿   物料   首富   积蓄   工地   股权   矿产   我国   时间   集团   财经   全球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