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春秋倏忽而过,而母亲离去的那一日,却似刻于我心上的印记,未曾因岁月流转而淡去半分。夜深人静之时,思母之情常如潮水般涌来,令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那间老屋,母亲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忙碌,空气中弥漫着熟悉而温暖的气息。
幼时家贫,父亲常年在外谋生,养育之责悉数落在母亲肩上。记忆中的母亲,总是一副不知疲倦的模样。天未亮时,她便已起身,在灶间忙碌,为我准备早饭。那口老锅煮出的米粥,虽清淡,却因灌注了母亲的辛劳而格外香甜。她看着我大口吞咽,眼中便漾起满足的笑意,自己却常因忙碌而顾不上吃一口。及至夜深,我常从梦中醒来,仍见母亲在灯下缝补衣物。针线在她指尖穿梭,发出细微的声响,如同夜曲般安抚我入眠。她的手因常年劳作而粗糙,却异常灵巧,能将破旧衣衫补得不着痕迹,能将清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犹记得那个寒冬深夜,我突发高烧,额上烫得吓人。母亲毫不犹豫地将我裹紧,背起我便冲进凛冽的寒风中。去医馆的路漫长而崎岖,我伏在母亲背上,能感受到她急促的心跳和越来越沉重的步伐。雪花落在她的发梢,瞬间化为水珠,与汗水交融。那一刻,虽在病中,我却莫名地感到安心——因我知道,母亲的脊背便是这世上最坚固的屏障。后来我才知,那夜母亲因受寒病了数日,却从未在我面前显露分毫。
母亲虽读书不多,却深知教育之重要。她省吃俭用,为我购置书籍,常说:“儿啊,知识是旁人夺不去的财富。”每当我读书至深夜,她总会悄悄放一碗糖水在我桌边,不言不语,却以最质朴的方式支持着我的求学之路。她的期望并非要我显达于人前,而是希望我成为一个明事理、有担当的人。这些教诲,至今仍是我立身行事的准则。
然而岁月无情,母亲日渐衰老。当我终于有能力让她过上好日子时,病魔却悄然侵蚀了她的健康。最后的时光里,她仍保持着那份坚韧,疼痛难忍时也只是轻轻蹙眉,反而时常安慰悲伤的我。她走的那天,天空异常澄澈,仿佛天堂特意为她敞开了大门。我握着她逐渐冰冷的手,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如此无助,纵有千言万语,却再也传不到她的耳中。
母亲离去已有六年,这些日子里,我常常在梦中与她重逢。梦里的她依然是年轻时的模样,微笑着唤我的乳名。醒来时,枕边常湿一片。我渐渐明白,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母亲虽已去了天堂,但她留下的爱却如永不熄灭的灯火,继续照亮我前行的路。
每当遇到困境,我总会想:若是母亲,她会如何面对?于是便有了勇气;每当我有所成就,我总会想:若是母亲,她会如何欣慰?于是便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母亲的爱已然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长夜未央,对母亲的思念亦不会结束。天上繁星闪烁,我宁愿相信其中最温柔的那一颗,便是母亲注视我的眼睛。她不再辛苦劳作,不再忍受病痛,在天堂安享永恒的幸福——这或许是对人世思念唯一的安慰。
今夜的风格外温柔,仿佛带来天堂的问候。我望向星空,轻轻道一声:“母亲,儿子想您了。”而这思念,将如永恒之星,永不陨落。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