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道,“凉”了

净利同比腰斩后,这家新茶饮企业需要重新思考真正的“长期主义”到底怎么玩?

文/每日资本论

现在的年轻人都开始戒奶茶了吗?

近日,四川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茶百道)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其营收49.18亿元,同比下降13.8%;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大跌58.55%。 这也意味着,茶百道上市当年业绩就亮了“黄牌”。

茶百道净利润下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加盟商的“输血式支持”。2024年,公司推出首年0元加盟费、物料返点、高租金返点等政策,并向加盟商提供货品及设备销售优惠。这一策略虽短期吸引了不少新加盟商,但代价是毛利率同比下滑3.22个百分点,直接侵蚀了利润。

与此同时,新茶饮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2024年,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加速下沉市场,茶百道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在营销上“砸钱”。其销售费用中,数字化营销、艺人代言、周年庆活动等支出激增,但效果有限——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单店零售额整体走低,三年间从每店年均超270万元下降至接近240万元。与此同时,单店日均零售额也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容易忽视的是,茶百道在研发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其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58.1万元、1641.7万元、3376.4万元,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但简单对比来看,茶百道营销费用是研发费用高达十倍以上。换言之,这种“重营销、轻研发”模式,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就显得没有什么护城河。

事实也是如此。目前登陆港股的4家“新式茶饮”上市公司中,除茶百道外,奈雪的茶也遭遇了营收下滑及由盈转亏的问题,但古茗、蜜雪冰城主要业绩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幅,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增36.95%、41.41%。

也就是说,茶百道要是搞不清楚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许真的就弄丢了这届年轻人。

成立于2008年的茶百道,早期以成都为核心,主打“鲜果+奶茶”差异化路线。早期茶百道的区域性比较明显,2015年门店数仅80家。引入首轮融资后启动全国加盟,茶百道开启了疯狂扩张开店的模式,2019年门店突破1000家。2020年,其年营收破20亿元。2024年4月23日,茶百道港股IPO募资25亿港元,市值一度突破200亿港元,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中国“新茶饮第二股”。

出乎意料的是,茶百道上市首日即破发,市值蒸发70亿港元。截至2025年4月3日,其股价较发行价累计下跌超40%,市值严重缩水。

请注意,茶百道的招股书中显示,2022-2023年,其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6.14%、34.78%;同期,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6.19%、19.39%。显然,股价与其业绩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这背后是否暗藏资本市场对茶百道商业模式的质疑?

茶百道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加盟商。2020年-2023年,茶百道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的营收占比达到94.5%、94.6%、95%和95%。但依赖加盟商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首先就是品控问题。尽管其有专门的区域督导团队,各种抽查、检查,但比如其声称71.7%的门店实现水果统一配送,但仍有超过28%的门店或存在自主采购漏洞。

可以佐证的是,2023年1月-9月,北京市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连锁餐饮门店名单,茶百道的3家门店位列其中。2024年上半年,茶百道又有5家店上榜。而且茶百道黑猫平台也存在服务态度、水果质量等多种问题,共有3458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茶百道。

加盟商流失也呈现放大趋势。据相关媒体的统计,茶百道2021—2023年的闭店率分别为0.58%、1.50%、3.46%,一直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但在2024年飙升至11.42%,达到了890家,而2023年则为220家。

茶百道的困境折射出新茶饮赛道的集体焦虑。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3年茶百道市场份额为6.8%,位居行业第三,但与蜜雪冰城约20%、古茗约9%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

糟糕的是,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国内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虽然保持增长,但是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显然,茶百道原先依赖加盟扩张和流量营销的粗放增长模式已不是最佳策略,改变势在必行。“每日资本论”认为,茶百道若要扭转颓势,必须坚持以产品力为核心,以供应链为护城河,以用户忠诚度为根基,真正实现“长期主义”。

当务之急要将供应链与品控重塑。建立中央厨房和健全统一配送体系是首要任务。虽然茶百道的门店水果统一配送率较高,但与竞争对手动辄万家以上门店规模优势,以及自建生产基地和冷链物流,成本控制能力显然更强。此外,需加强对加盟商的标准化管理,例如引入实时监控系统,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绕不开的是亟需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新茶饮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上升。茶百道需跳出原来的固有框架,探索健康化如低糖、植物基、场景化如联名IP、季节限定等创新路径。在没有创新产品情况下,要及时跟进市场热度最高产品,并凭借性价比来取胜。

继续精细化运营并快速数字化赋能。2024年,茶百道虽然在持续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但研发费用总体规模较小,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优化SKU和库存管理,或许是提升单店效率的关键。同时,可探索“线上订单+社区配送”模式,降低对线下流量的依赖。

面对全球广阔的待开发市场,新茶饮品牌的出海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茶百道将2024年视为其国际化战略的元年,计划在韩国开设多达30家门店,涵盖直营和加盟模式,并加速推进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第二批目标市场的布局。这一战略肯定正确,而且还要继续加码。需要提醒的是,如何规避水土不服问题,避免海外市场受挫。

对茶百道而言,2025年的关键词应是“止血”与“转型”。若继续以牺牲利润换取规模,或将陷入“越扩张越亏损”的恶性循环;若能痛定思痛,重构商业模式,或许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觅得生机。毕竟,市场的残酷之处在于,它从不相信故事,只相信结果。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若您觉得有价值,麻烦您点赞、转发。祝身体健康,掘金202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零售额   港元   市值   净利润   费用   规模   模式   美食   行业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