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十点,一位中年上班族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不是没关灯,也不是没关手机,甚至连牛奶都喝了,还是睡不好。

第二天一早,他顶着黑眼圈赶去上班,开会时精神恍惚,说话结巴,连老板都忍不住提醒他要“注意休息”。朋友劝他去医院看看,他苦笑一声:“我也想睡,可就是睡不着!”
熟悉吗?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里每天都在上演。据相关调查显示,睡不好觉,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的“隐性痛点”。而医生也发现,那些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人,往往有7个共性。今天就带大家一一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有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职场人群尤为严重,35岁以上的白领群体中,有42.6%的人表示“经常睡不着”“容易醒”“睡了也像没睡”。
更令人警惕的是,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35%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还会显著影响情绪、记忆力和免疫力。睡不好,不仅仅是“困”,更像是在给身体“透支”。

很多人躺在床上,身体明明很累,但脑子像开了“夜间会议”。白天的工作没做完、孩子的学习没跟上、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这些念头在脑海里打转,像关不掉的播放器,让人彻夜难眠。
医学上称之为“心理性失眠”,其实就是压力没出口。越是焦虑,越睡不着;越睡不着,焦虑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人平时白天不动弹,晚上却精神抖擞。周末熬夜追剧、打游戏,周一又强行早起上班。这种生活节奏像钟表乱了齿轮,时间久了,身体找不到“该睡觉”的信号,自然难以入睡。
医生指出,生物钟紊乱会降低褪黑素分泌30%,而褪黑素正是帮助我们入睡的重要激素。

白天不走动,晚上睡不着——这不是悖论,而是真实现象。现在很多人久坐办公八小时以上,运动量严重不足。身体没“耗能”,晚上自然没有“充电”需求。
研究显示,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的人,入睡时间平均提前28分钟,深睡比例提升25%。适度运动,是最天然的安眠药。

晚饭吃太晚、吃得太饱、吃得太油,都会增加肠胃负担。别忘了,肠胃在动,身体就不能彻底放松。很多人半夜胃胀、口干、反酸,其实都是晚饭吃错了。
医生建议,晚饭应在睡前3小时完成,少油少盐七分饱,才能让身体“提前进入夜间模式”。

很多人拿着手机直到闭眼前一刻,可你知道吗?屏幕蓝光会明显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效率。刷短视频、玩游戏、看新闻,容易让大脑持续兴奋,难以“冷却”。
这就像你想关电脑睡觉,却一直有人在后台偷运行程序,结果电脑温度升高,根本睡不了。
不少人表面平静,内心却压着一团郁气。有可能是家庭矛盾、职场委屈、人生焦虑,没说出来,也没解决掉。

医学研究发现,情绪压抑者的失眠发生率是普通人的2倍以上。这就像心里塞着一个“沉箱”,越压越重,夜晚来临时尤其明显。
你可能没想到,有些人越想睡好,越睡不好。他们过度关注睡眠时间和质量,每天晚上都在紧张地“盯着自己入睡”。这叫“睡眠焦虑”。

医生称,这种状态下,大脑进入“警觉模式”,反而更难入睡。就好像你越想控制一个念头,它就越不消失。
要改善睡眠,靠药物只是权宜之计,真正有效的方法,是从生活习惯入手,像“给身体做保养”一样坚持调理。以下是医生和睡眠研究者推荐的实用技巧。

最佳时间:每晚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是最贴近人体生物节律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入睡,可以帮助身体更高效地产生褪黑素,提升深度睡眠比例约22%。
缓冲时段: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电子产品。可以泡脚、冥想、听轻音乐,或者做些简单的拉伸。这是在给大脑按“刷新键”,让它慢慢从兴奋状态过渡到放松状态。
饮食建议:睡前不要喝咖啡、浓茶和含糖饮料。可以适量喝点温牛奶或燕麦水。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助于合成褪黑素。

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遮光、温度适中(20℃左右)。床垫和枕头要合适,睡衣舒适,打造“一进卧室就想睡”的氛围。
不同人群建议:
年轻人建议减少晚间社交和电子刺激,规律作息;中年人要特别注意情绪管理和肠胃调理;老年人则应避免白天过度午睡,适当增加晨间日晒,帮助身体重新“记住”昼夜节律。

很多人把健康问题想得太复杂,其实改变就藏在点点滴滴之间——一个好习惯、一顿清淡的晚饭、一次舒适的运动、一个准时的入睡时间……它们像一滴滴水,慢慢汇成一条通往健康的河流。
如果你也被失眠困扰,不妨对照看看,自己是否也中了上述“七条”?从今天开始,给身体一点耐心,给生活一点调节。睡得好,真的能让你活得更轻松、更清醒、更有力。

记住:睡眠,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为自己充电,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资”。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睡眠研究会.《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R].2023.
[2]樊宇,李娜.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健康,2024,13(02):45-49.
[3]王小平,刘佳.规律作息对中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健康研究,2025,29(04):118-122.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