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东西方两场改革的差异


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其实从地理位置上就已经决定了。两希文明环绕地中海,海洋孕育了商业文明的种子。而古老东方的华夏文明,是由大河和黄土高原孕育的农耕文明。

来到轴心时代,东西方几乎同时进行了变法改革。公元前三百多年,东方秦国的商鞅变法,后来又由韩非、申不害巩固了的法家制度。古希腊雅典也于公元前五百多年,进行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尼克利改革。

梭伦改革的核心是废除债务奴隶制,按财产划等级,设立400人的公民大会和公民审判法庭,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加强了500人的公民大会和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特权,将民主体制制度化。

伯尼克利改革,推行公职津贴制度,进一步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实行抽签选举制度,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代。

可以看出来,古希腊的三次改革层层递进,一浪高于一浪,共同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而在古老的东方,商鞅的变法改革却以"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五术来弱化民众,强大王权。认为"五蠹"(学者、言谈者、佩剑者、商贾、技艺者)是社会蛀虫,必须以严刑峻法打击和限制。

法家倡导的法律,是王即是法,法律出于王,而又为王者服务。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巨大的军营,奖励耕战,压制一切社会不利于稳定的因素。


而在古雅典,鼓励公民参政议政,开启了公民判法制度,对王权和贵族权力进行制约。知识分子可以在广场上演说和公开辩论。这一切,不仅为民主政治打下基础,更为后世哲学和科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惜,与西方的学者大哲面向公共大众不同,东方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代,几乎所有的圣贤大哲们都纷纷向君主进言,孔老夫子周游列国,不过是向各国君主兜售自己的政治理念。中国人读书做学问,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希望在权力面前待价而沽。尤其恶劣的是,中国人对异端的态度是缺乏包容心的,孔老夫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徒,首先除去了被他认定为异端邪说的少正卯。这还是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到了后世,文字狱的出现就毫不奇怪了。

了解到雅典民主政治的改革之路,对今天西方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公正严明的法治制度,强大的公民自治力量,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生生不息的创新和自由的力量,这一切的一切,其实是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孕育了。


反观古老的东方,从商鞅到韩非,从申不害到李斯,他们好像是设置了一个死局,让中国从文化到社会人群,人人身不由己的努力奋斗,却没有一个人有好结果。

所以说它是死局,就是每个人都是局中人,都不可能被善待,。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得善终。

在这样的局子里,军功奖励制度,似乎可以让任何人一步登天。而科举制度,同样可以让一个一名不文的穷书生光宗耀祖。于是每个人都想捷足先登,都希望平步青云,为了上位而不择手段的大有人在,因为一旦逆袭就会应有尽有,就可以对他人生杀予夺。

所以,在这个局子里,没有人是无辜的,也没有人能做到光明正大,更不可能是安全的。


商鞅以法家的制度建设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但他逃脱不了被车裂的命运。韩非为秦国的强盛努力奋斗,最后一杯毒酒横死狱中。李斯登宰相大位,依然难逃腰斩命运。赵高把皇帝和宰相玩于股掌之上,最后竟被灭其三族。吕不韦被秦始皇尊为仲父,终是一杯毒酒了即残生。公子扶苏、大将蒙恬、杀魔白起、二世胡亥,一个个秦政下的大人物,无不横死非命,没有一个得以善终。

秦政之下,大人物尚且如此命运,小人物更是生如蝼蚁。

毫无疑问,东西方的两场改革变法,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人们,还在影响着这个世界。

如果在公元前西方雅典的这场民主政治的改革,让自由民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名称,让公民人人拥有实则性的权力。但在东方秦国,商鞅却以严刑峻法帮助秦孝公将国家变成一座巨大的军营,人人都不过是这部国家战车上的大大小小的零件(螺丝钉)。


在西方雅典,公民政治走上了广场,知识分子在广场上演讲,观点不同的人在广场上公开辩论。正是这种自由的分围和对真理的执着,西方很早就诞生了逻辑学、思辨哲学、实证科学等等。

而在商鞅的秦制那里,一切服务于皇权,一切都必须统一在皇权之下。本来还存在的百家争鸣,在大一统的思维里,渐渐只认可一种声音。既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古老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都是诸侯国王。文言文的制式,本质上就是不想不愿向平民开放思想。他们不屑于面向普罗大众,他们只热衷于游说诸侯君王,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混个白衣卿相。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经常是达则助纣为虐,穷则摇尾乞怜。中国的士阶层尚且如此,其治下的平民百姓更不用说了。

西方雅典的改革,奠定了后世现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他们将公民请进议事广场,把政治从贵族的家族大厅,推向公民的广场。把王权的施行推进议会(公民大会),给执政官设置施政期限,将公共舆情引入审判程序,抽签决定公民审判团。妥妥的现代民主政治的稚型。


如果说雅典的改革是将社会向民主政治和公民自治上推动,目的在于限制王权。那么商鞅的变法改革,则正好相反,他要把所有的权力聚集于君王,让君主的手伸向社会每一个角落,让全社会成为完成君主宏图大业的巨型机器,而人人不过是这座巨型机器上的微不足道的螺丝钉。

如果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所追求的是文明与公平正义。那么商鞅变法改革所追求的则是效率,而且为了效率可以牺牲一切。

两千多年以后,东西方的两场改革早已结出了不同的果实。这果实的价值与代价,其实已不须我评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历史   东西方   公元前   差异   雅典   公民   王权   秦国   古希腊   百家争鸣   权力   君主   法家   申不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