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被曝还有三次降息,25基点只是开始,普通人翻身仗要来了

上周四美联储一宣布降息,有色板块当天就砸了个4%的回调,不少人盯着盘面慌了神,有人刚追进去就被套,有人纠结之前涨了那么多,现在是不是该清仓跑路。

后台最扎堆的问题就是:有色金属ETF(512400)还能买吗?这波行情是不是已经到头了?

其实看周五的盘面就该心里有谱,板块很快收复了不少失地,没真的垮掉,再翻一翻资金流向更清楚,这只ETF已经连续8天净流入,光这几天就吸了16.66亿,规模直接冲破120亿。

资金用脚投票的态度很明确:短期波动不怕,长期机会还在。

这事得拆开揉碎了说,降息只是个引子,真正撑着有色走下去的,是宏观、供需、资金三方拧成的合力,看懂这些逻辑,就知道现在该不该上车,该怎么上车。

别只看单日跌,降息是慢变量,宽松才刚开始

很多人觉得“降息落地=利好兑现”,这是把事儿想简单了,这次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根本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宽松的起点。

美联储自己的点阵图早就画明白了,2025年还要再降三次,2026年、2027年各来一次,终端利率要降到3.125%。

高盛更直接,说今年九月、十月、十二月可能各降一次,要是就业数据不好,甚至可能一次降50个基点。

这种“慢刀子割肉”式的宽松,对有色的拉动是渐进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化完的。

宽松信号怎么传到有色价格上?这里面有三层门道。

最直接的是美元的影响,铜、铝这些主流有色金属全是用美元计价的,降息会让美元贬值,同样的钱能买更多金属,自然会刺激采购需求。

国内的铜矿、铝厂最受益,他们的售价跟国际LME价格挂钩,国际价涨一块,利润就多一块。

中下游加工企业也不愁,他们早有“现货价+加工费”的模式,原材料涨了就把成本传出去,手里的库存还能跟着增值。

钱的流向也会变。降息后美元资产收益变低,手里有钱的机构肯定要找更有弹性的投资标的。

有色金属这种跟经济周期绑在一起的大宗商品,就成了香饽饽,资金一进来,板块估值自然就往上修,这也是最近有色能持续走强的关键。

需求端的拉动更长远,降息能让企业融资成本变低,不管是建厂房搞基建,还是造新能源车、搞储能,都会更有动力。

这些行业恰恰是铜、铝、稀土的消费大户,需求一上来,金属价格的底气就更足了。

国内政策也在添柴,早就出台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把产量和投资目标都定好了,下游电力、机械这些行业的增长,都在实实在在托着有色的需求。

供需才是硬底气,铝铜稀土各有各的涨价逻辑

宏观是风向,供需才是决定价格的根本,今年上半年有色板块的成绩单已经说明问题,申万有色金属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一共赚了953.63亿元,同比涨了38.28%,赚钱效应摆在这。

不同金属的逻辑还不一样,不是一锅乱炖,得拆开看。

铝市现在正踩在“库存降、开工升”的节点上。国内主流消费地的电解铝库存已经跌到62.5万吨,铝棒库存也只剩13.25万吨,都是去库的架势。

下游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反倒爬到了62.1%,金九银十的旺季效应已经显现,供给在缩,需求在涨,这种正向共振下,铝价想不涨都难。

铜的核心矛盾在供应端,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全球最大的铜矿之一,印尼Grasberg铜矿因为事故停工了,这矿每月能产近5万吨铜精矿,现在复产还没个准信。

日本JX金属也扛不住了,因为精矿不够,不仅要减产,还要把45万吨的冶炼产能给缩了。

供应一紧张,铜冶炼加工费(TC/RC)就一路往下走,海外那些成本高的冶炼厂已经快没利润了。

再加上降息带来的需求预期,铜价已经站上了5个月高位,接下来大概率还要稳着往上走。

贵金属的逻辑更独立,跟工业金属不是一回事。黄金价格涨不涨,主要看避险需求和降息预期。

现在去美元化的趋势没改,地缘政治风险也还在,美联储又明确要宽松,这三大支撑都在。

我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而且黄金在外汇储备里的占比还远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后面还有不少增持空间,这都是贵金属的长期托底。

小金属里稀土表现最亮眼。北方稀土上半年业绩暴增,主要就是靠氧化镨钕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均价涨到43.10万元/吨,比去年高了13%。

稀土这种战略金属,本来就受政策管控,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需求又旺,涨价逻辑很扎实。

就算是短期承压的锂、钴这些能源金属,也在慢慢好转。锂价虽然还在低位,但“反内卷”政策一直在引导,下游新能源需求也在回暖,行业结构正在慢慢修复,不用太担心长期。

分化时代别瞎买,ETF是普通人的最优解

看下来能发现,有色板块内部分化得厉害,铜、铝、稀土在涨,锂可能还在磨底,要是单买某只个股,很容易踩错节奏,这时候想布局整个板块,ETF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全市场里,跟踪中证有色金属指数(000819)的只有有色金属ETF(512400)这一只。

这个指数的覆盖特别均衡,铜占25.3%、铝14.2%、稀土13.8%、黄金13.6%、锂7.6%,工业金属、小金属、贵金属、能源金属全包含了,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细分赛道的机会。

前十大成分股也都是各领域的龙头,权重分布得很均匀,不会因为某一只股票暴跌就把整个基金拖垮。

7月份以来这波行情里,这只ETF规模从几十亿冲到120亿,资金用真金白银投票,就是看中了它的均衡和安全。

对普通人来说,不用去研究每个矿山的复产进度,不用盯每天的库存数据,买它就相当于打包了整个有色板块的机会。

就算某类金属短期回调,其他品种可能在涨,能自动对冲风险,比自己瞎买个股靠谱多了。

风险得拎清,这两个坑千万别踩

当然,再看好也不能闭着眼冲,有两个风险点必须提前想明白。

第一个是降息节奏的不确定性,美联储这次降息是“预防式”的,后面会不会按预期降,还要看美国的经济数据。

要是后面通胀反弹,或者就业数据突然变好,降息可能就会推迟,甚至暂停,这对依赖宽松预期的有色板块来说,会是不小的打击。

第二个是前期涨幅已经不小,今年以来有色板块涨了不少,很多利好已经反映在股价里了。

要是短期追高,万一遇到回调,很容易被套在高位,就像上周四的回调,追高的人肯定难受,但之前低位布局的人,根本不怕这点波动。

所以下手的时机很关键,别在板块大涨的时候往里冲,等回调到相对低位再分批建仓,心里才踏实,ETF的好处就是能随时买,不用纠结个股的买点,逢低布局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财经   基点   普通人   板块   金属   稀土   需求   有色金属   宽松   下游   库存   逻辑   铜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