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货的,印度马来西亚争着抢购,商务部7字发言振聋发聩

本土制造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计划全面失败后,印度所幸破罐破摔。新德里不再顾忌吃相,此番更是“自降身价”和马来西亚抢着舔盘子。这一次,他们连中国弃之不顾的残羹冷炙都抢着吃。

日前,因为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导致客机订单惨遭中国航空公司大规模退订,从而陷入一片愁云惨淡的波音集团,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当地时间4月21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负责人伊兹汉伊兹迈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如果中方和波音集团都同意,他们希望能全面接盘此前被中国拒之门外的那批波音客机。

“想要获得这批客机并不容易,我们还要面临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伊兹汉伊兹迈随后补充说。

而他口中的竞争对手令人大跌眼镜,居然是一直以“发展制造业强国”为目标的印度。当地媒体在今天稍早些时候爆料,隶属于印度塔塔集团的航空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制定计划,准备全盘接受被中国拒绝的那批波音飞机。

客观来讲,像马来西亚这种基础工业薄弱、技术落后的国家争着吃中国的“剩饭”倒是可以理解。可印度怎么也堕落至此?

要知道就在前几天,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还在公开场合表示,当今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这时候不仅是“印度制造”大展拳脚的好时机,更是印度全面发展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难道像现在这样跟在中国屁股后面捡漏,就是这位工商部长所谓的大展拳脚。印度所谓千载难逢的时机,指的不是趁机大力发展制造业,而是趁着中美大打出手的时候躲在一边吃剩饭?

实际上,自莫迪上台以来的印度,倒是一直有代替中国,承接我们在世界制造业地位的野心。“印度是唯一能够取代中国的国家”这一观点,已经在该国精英阶层深入人心。只不过理想归理想,现实终究是残酷的:

就在一个月以前,印度政府官员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承认,他们埋头苦干了四年、投资总规模达230亿美元的“制造业扶持计划”已经没有了完成目标的可能,正式宣告失败。

那么,雄心勃勃的印度为何会失败?这里边,自身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莫迪的战略误,导致他们错误地把自己看做下一个中国。

印度之所以从政府官员到精英阶层都普遍相信,印度制造能够取代中国制造,这因为他们错信了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崛起的片面解读。这导致他们认为,人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大因素。

这下,信了西方媒体邪的印度开始着了魔地强调自己拥有“无与伦比”的人口红利。就连总理莫迪也未能免俗。

尤其是在他的第一个任期里,只要在公开场合演讲中谈到经济,就一定会鼓吹一番印度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仿佛只要这样反反复复地“念经”印度就会自动变成工业强国。

从数据上看,自打莫迪立下“要将制造业提升到国民经济的25%”的豪言壮志以来,印度制造业不升反降,如今已经从15.4% 下滑到14.3%,属于典型的越发展越落后。

毫无疑问,印度制造的失败,必然是有错误理解、错误借鉴“中国经验”的因素在。

但从根本上讲,所谓印度制造不成气候,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问题。说白了就是印度在这些年来愈演愈烈的中美竞争里不留任何余地的“押注”美国,导致了计划的最终破产。

从2017年复活美日印澳“四方机制”于东亚地区组建政治、军事同盟共同对付中国。到陈兵中印边境、频频挑衅我国领土主权。再到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对华关税战中协助美国对我们围追堵截。甚至还有插手中国内政,干涉台湾问题……

再讲直白点,印度政府就是全面押宝美国,寄希望于美国败我们。这样一来,印度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这种投机取巧的思想,在此次“印度接盘波音飞机”事件中暴露无遗。那么,印度能够如愿吗?北京时间4月21日,我商务部用“绥靖换不来和平”这七个字,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事实证明,美方以“关税豁免”为条件要挟贸易伙伴,要求他们孤立中国的计策已然破产。从始至终,他们都低估了中国。

印度也是如此,所谓“印度制造计划”的失败破产就很能说明问题。倘若莫迪政府仍旧抱着“中国失败,取而代之”侥幸心理,那么印度制造永远不可能真正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马来西亚   印度   中国   波音   大展   中美   商务部   振聋发聩   航空公司   美国   制造业   计划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