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敷面膜,皮肤还是又干又痒?”“涂了七八层护肤品,反倒闷出一脸闭口?”,不少人觉得护肤越勤快、步骤越繁琐,皮肤就该越好,可现实往往是投入了时间和金钱,皮肤却越来越“闹脾气”。这背后,很可能是“过度护肤”在悄悄作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宁指出:皮肤有自身的代谢和屏障平衡,盲目叠加护肤步骤、频繁使用功效产品,反而会打破这种平衡,引发干燥、敏感、长痘等问题,学会给皮肤“减负”比盲目加码更重要。
误区一:面膜天天敷,补水变“水害”
“每天一片面膜,皮肤水嫩嫩”。这大概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护肤理念。但事实是,面膜不是敷得越勤越好。正常情况下,健康皮肤的角质层就像一层“保护罩”,能锁住水分、抵御外界刺激。而面膜的作用是通过封闭性让皮肤暂时“喝饱水”,但如果每天敷,甚至一次敷超过20分钟,反而会让角质层过度水合:就像泡在水里的手指会发皱一样,皮肤角质细胞吸水膨胀后,屏障功能会变弱,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轻则变得敏感、泛红,重则引发炎症,长出小红疹。
正确做法:普通补水面膜,每周敷2-3次即可,每次10-15分钟;功效型面膜遵医嘱或说明书,通常每周不超过2次;敷完后用清水洗去多余精华,再涂保湿霜锁住水分。
误区二:清洁“三连击”,脸皮越洗越薄
“先用卸妆水,再用洁面乳,每周还要去两次角质,这样才够干净!”。如果你也是这么做的,那就要小心了。皮肤表面有一层天然的“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汗腺分泌的汗液以及角质细胞产生的脂质组成,它能滋润皮肤、防止水分流失。而过度清洁会像“橡皮擦”一样,把这层保护膜擦掉:频繁用卸妆产品(即使没化妆),会破坏油脂平衡;一天洗3次以上脸,尤其是用强力清洁的皂基洁面,会洗掉必要的油脂;每周多次去角质,会直接损伤角质层,让皮肤失去保护,变得又干又敏感,甚至出现红血丝。
正确做法:没化妆时,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乳每天洗1-2次脸即可;去角质频率:油性皮肤每周1次,干性/敏感肌每2-3周1次,甚至可以不用;洗完脸后如果觉得紧绷,说明清洁过度了。
误区三:护肤品叠成“千层糕”,皮肤根本“吃不消”
精华、肌底液、安瓶、面霜...瓶瓶罐罐摆了一桌子,每次护肤都要涂五六层,觉得“涂得越多,效果越好”。但皮肤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再倒多少也只能溢出来。过多的护肤品叠加在皮肤上,不仅会让皮肤“呼吸不畅”,还可能因为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刺激:比如酸类和烟酰胺叠加可能加重泛红,多种功效型成分混合可能让皮肤不堪重负,最终导致毛孔堵塞、长闭口、爆痘。
正确做法:护肤遵循“精简原则”:清洁+保湿+防晒是基础,其他功效(美白、抗衰等)根据皮肤状态选1-2种即可;同一种功效的产品不用叠加;皮肤敏感期,只保留保湿和防晒,给皮肤“减负”。
皮肤的“真相”:有时候,“少即是多”
其实,健康的皮肤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过度干预反而会打破它的平衡。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休息,皮肤也需要“留白”的时间。
判断自己是否过度护肤,可以观察这几个信号:皮肤频繁泛红、脱皮、刺痛,或者反复长闭口、痘痘,停用某些产品后反而好转。如果中了,不妨试着给护肤做“减法”,也许会发现皮肤状态反而变好了。
护肤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与其盲目跟风“猛药”和“繁复步骤”,不如先读懂皮肤的需求。它要的可能不是“多”,而是“对”。
#面膜#热水洗脸#开方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王宁#皮肤问题##换季过敏#皮肤健康#科学护理#紧急祛痘#激素失衡#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日常调理#急救面膜#屏障受损#过敏原#紧急舒缓#精简护肤#强化屏障
免责声明:1.个体差异请遵医嘱,特殊人群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2.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和设计图片,我方并非此类图片的原创者,所引用的图片素材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我方对其不具任何权利。3. 因技术手段和获取途径的局限,我方难以查明全部素材的准确来源,无法直接与版权人沟通授权事宜。若在转载中存在引用欠妥或引发版权争议,烦请相关权利方及时知会我方,我方会即刻采取诸如及时删除、合理支付稿酬、发布澄清声明等恰当行动,尽力防止给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本文指导专家
编辑:于航
图文:吴钰
监审:高洪刚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