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论坛:明明孟买领先上海30年,为什么中国人却还认为印度落后?

最近,在美国版知乎上,一个印度哥们儿的帖子火了,直接引爆了整个评论区。他那个问题问得理直气壮:“孟买明明是亚洲的中心城市,领先上海至少30年,为什么中国人却还普遍认为印度是个落后的国家?

这个问题一下子戳到了两个大国国民心态里最微妙的那个点。孟买跟上海比,究竟是个什么水平?以及,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国人,压根就不买这个账。

孟买的“王牌”,握着一手什么好牌?

平心而论,你要说孟买啥也不是,那绝对是偏见。这座城市,可是印度揣在兜里的“王牌”,是印度的商业和娱乐之都。大名鼎鼎的宝莱坞就在这儿,每年产出的电影能把好莱坞的数量都给比下去,票房占了印度市场的绝大部分。

更硬核的是金融。孟买证券交易所,那是亚洲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1875年就有了,比咱们这边早了不知道多少年。印度储备银行、国家证券交易所,还有数不清的国际大银行,总部或者分部全都扎堆在孟买。

最有说服力的,可能就是富豪数量了。根据2025年最新的胡润全球富豪榜,孟买以超过90位的亿万富翁数量,首次超越北京,成了亚洲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这是什么概念?东京、新加坡、香港,全被它甩在了身后。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净资产超过千亿美元,他在孟买市中心那栋叫“安蒂利亚”的27层豪宅,花了10亿美元建造,雇了600多个仆人来维持日常运转。这栋楼矗立在那,就像是孟买财富的图腾。

此外,孟买港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全国超过一半的集装箱吞吐量都得从这儿走。从经济数据上看,2025年孟买的GDP大约在3100亿美元,这个体量放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绝对是一线大都市的水平。

所以你看,从金融历史、富豪聚集度、文化影响力这几个角度看,孟买确实有它骄傲的资本。那位印度网友觉得孟买领先上海30年,很可能就是被这些光鲜亮丽的“顶层建筑”给迷住了眼。在他看来,一个城市只要有了亚洲第一的富豪圈,有了强大的金融心脏和文化输出能力,那就是领先。

但问题是,一座城市的真正领先,从来不是只看金字塔尖上那几个人的生活

光鲜B面,是令人窒息的折叠世界

孟买的繁华,就像一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电影预告片,只给你看最精彩的部分。可当你走进这座城市,亲自去感受它的肌理,你会发现一个被割裂、被折叠的真实世界。

这座超过2000万人口的超级都市里,有超过60%的人,生活在贫民窟里。大大小小的贫民窟,像牛皮癣一样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达拉维贫民窟。这片只有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据说挤着超过100万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7万人,人均居住面积可能还不到3平米。这里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没有稳定的水电供应,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的收入可能都不到10美元。他们从事着最原始的体力劳动,比如回收垃圾、制作陶器、缝补衣服。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几乎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阶级固化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死死地把他们困在这里

一边是安巴尼价值10亿美金、俯瞰全城的豪宅,另一边是数百万人在3平米的空间里为生计挣扎。这种极致的贫富差距,让孟买的“繁华”显得格外刺眼和苍白。这不是领先,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印度政府不是没想过改变。2022年11月,印度另一位超级富豪阿达尼的集团,就拿下了达拉维的重建项目,计划投入巨资,把它改造成现代化的住宅和商业区,预计能大赚24亿美元。听起来很美好,对吧?

但现实的骨感超乎想象。项目推进两年多了,到2025年的今天,依然困难重重。2025年3月,印度最高法院要求阿达尼集团回应关于“投标不公”的指控,有迪拜的公司想加价进来分一杯羹。更大的麻烦是土地收购,项目需要近600英亩的土地来安置居民,涉及到700多万人的搬迁问题,直到2025年8月,土地问题还没搞定。反对党批评这是官商勾结,而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则举行了大规模抗议,他们害怕被赶出自己唯一的家园,拿到的补偿却不足以在孟买生存下去。

你看,一个贫民窟的改造项目,就牵扯出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难题、政治效率低下和资本与民争利的矛盾。这种系统性的障碍,才是孟买乃至整个印度发展的最大瓶颈

没有对比就没有答案:上海怎么样?

回头再看上海,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景象。

从经济体量上,2025年上海的GDP预计将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孟买的三倍。在城市基础设施上,上海的地铁总里程超过900公里,而孟买只有100多公里。上海拥有世界级的港口、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城市交通高效运转,你看不到孟买那种人挂在火车外的景象。

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上海没有像达拉维那样规模庞大、触目惊心的贫民窟。上海的发展,更注重均衡和普惠。城市有完善的规划,老旧小区的改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贫富差距同样存在,但不会像孟买那样,富人区和贫民窟仅一墙之隔,仿佛两个世界。

当我们把视野从城市拉到国家层面,差距就更明显了。2025年,中国的GDP总量是13.7万亿美元,而印度是3.91万亿美元,人均GDP上,中国是印度的近5倍。在教育方面,中国的成人识字率高达97%以上,而印度只有77%左右,尤其是女性识字率更低。

一个国家的强大,最终体现在它对每一个普通国民的托举能力上。当中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设覆盖全民的医保社保体系时,印度大部分底层民众还在为干净的饮用水和基本的卫生设施发愁。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孟买的亿万富翁数量超过了北京,中国人依然觉得印度整体落后

中国人看到的,是印度思维里的“落后”

在那个帖子的评论区里,很多外国网友的看法一针见血。

一个美国人说,印度的落后是“原始的落后”,街头的垃圾、不卫生的食物和超标的大肠杆菌,是现代文明社会难以想象的。一个英国人说,中国人根本不屑于和印度比较,中国的目标是重回世界之巅,美国都只是短期对手,印度还排不上号。一个摩洛哥人则说,孟买的现代化只属于少数有钱人,整个印度社会的思想,还被种姓制度等落后观念牢牢束缚着。

这些看法,其实和大多数中国人的观感不谋而合。我们认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数据上的差距,更是发展理念和社会形态上的代差。

中国人经历过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深知,国家的强大必须建立在工业化和全民教育的基础上。而印度似乎跳过了这个过程,想直接进入金融和服务业驱动的“发达”阶段,结果就是产业空心化,制造业严重依赖进口,连基本的零部件都得从中国买。

更深层次的,是那种根植于社会文化中的“贫穷思维”和阶层固化。在中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但在印度,种姓制度的阴影依然笼罩,很多人从一出生,命运就被决定了。这种精神上的枷锁,远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

说到底,那个印度网友的问题,恰恰暴露了印度社会一种普遍的、急于求成又缺乏自省的心态。他们习惯于放大自己局部的、表面的优势,却选择性地忽视了那些更根本的、结构性的短板。他们总想着在某个单点上超越中国,来证明自己的成功,却没意识到,国家的竞争是长跑,是全方位的比拼

孟买的摩天大楼和宝莱坞的歌舞,或许能给印度带来一时的自信,但只要达拉维的哭声还在,只要恒河的水还未澄清,这种“领先30年”的说法,就永远只能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财经   孟买   印度   上海   落后   中国人   论坛   贫民窟   中国   美元   富豪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