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地界上就没少发生过地震,每一次灾难来临都像是经历了一场大型的生死离别现场,我们最熟悉的便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
当时近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受灾面积超25万平方公里,而再往前数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5个市县区通信全部瘫痪,死伤人数更是多达24.2万。
本以为这已是最严重的地震了,殊不知在我国史上还有一场地震规模远胜于其,不仅造成超80万人伤亡,还导致黄河倒流,甚至大地摇晃五年不止,地面出现怪异现象。
那么这场地震到底发生在哪?中国又为何是一个多地震地区?哪些地区是“安全”的呢?
1556年2月,明朝关中地区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这场地震就是赫赫有名的华县地震,也称“嘉靖大地震”,在当时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同时发生地震。
规模之大殃及大半个中国,据那个时候的技术推断,地震的强度在8.0级至8.5级之间,其是中国史上特大地震之一,更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这场灾难一度被誉为“史上最严重的地震”,原本关中这片区域古老而繁华,是中原腹地的富庶中心,不仅人口众多、经济也十分发达,汇集了不少民富和国力。
但一场地震席卷而来,一夜之间这片土地造就了史上最惨的一幕,因为灾难来临之际正值深夜,大部分的百姓早早就进入了梦乡,根本没有人料想到灾难会来。
结果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大地毫无征兆的开始剧烈摇晃,有的人还未醒就被房屋的倒塌埋葬于此,而醒来的的却只能惊慌失措的看着亲人被埋而无能为力。
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家园成为一堆废墟,他们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开始四处逃窜,试图能平安躲过这场灾难,但看着眼前逼到绝路的人们,地震还是无情的将其夷为平地。
倒塌的建筑、塌陷的地面、废墟中再也醒不过来的平民百姓,整个大型灾难现场,哀嚎声一片,即便有幸活下来的人,也不可避免的饱受寒冷、饥饿和受伤的煎熬。
虽然这场地震发生在华县地区,但余波却直接波及到关中平原以及陕西、甘肃等地,大片的黄土高原发生了大规模崩塌和滑坡,地表裂缝纵横交错。
有的还能看到喷涌出沸腾的热泉,而灾难过后整个地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河流的流向遭到了改变,最为奇特的就是黄河居然在地震中出现倒流的怪象。
这种景象简直前所未有,令人匪夷所思,据《明史·五行志》记载,有记录的压死官吏军民人数达到了83万人,而其中那些不知名的人数更是不可数计,可见伤亡惨重。
而据《东衙坡玉皇阁记》记载,伤亡最惨重的震中区域将近有七成的人口不幸遇难,使得原本人口众多且经济繁华的陕西关中一带“两千里人烟绝迹”。
并且很多地方几乎一夜之间沦为废墟,当时的经济损失难以估算,就比如唐代的汉族文化瑰宝西安碑林,在华县地震中损毁大半,要知道这种文化艺术价值称得上绝无仅有。
其中包括《开成石碑》直接破裂称40多方,而除此之外,灾后山崩地裂、滑坡喷水等等更是现象遍地,很多肥沃的土地瞬间成为不毛之地。
更有甚者,所谓大灾之后便有大疫,随之而来的还有旱灾、蝗灾、水灾、瘟疫,接二连三的灾难使得人畜伤亡严重,水中病菌增生,瘟疫横行,最严重时期整个村落都绝户了。
据悉至少五年之久整个关中地区都无法得到安宁,余震不断,百姓整日活在担惊受怕之中,还有很多人躲过了地震,却没能躲得过饥荒和灾害。
混乱之下许多难民落草为寇,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使得这场灾难愈发的难以收场,可以说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地震了。
当时朝廷也不是没有救灾,但面对如此严重的情况,朝廷的救助杯水车薪,并且那个时候还要提防外族入侵,为此不得不将救灾的重点放在宁夏卫、延绥镇等明朝的边疆重镇上。
对于那些无地安置的灾民来说,土地尽毁、粮食绝收,再加上瘟疫肆虐,迎接他们的就是饥荒、寒冷、疾病而死,可以这场地震引起的大型灾难给不少老百姓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但话说回来中国为何频发地震?又有哪些地区是“安全”的呢?
据悉二十世纪以来达到6级以上的地震,在中国发生过近800次,而邓拓先生的《中国灾荒史》中有讲到,单是明朝有记载的地震次数就高达165次。
除此之外还有196次水灾、112次冰雹、174次旱灾等等,总共发生的灾难次数高达1011次,也就是说在大明时期,平均每年就得迎接三场以上的天灾。
可中国为何是个灾难频发地区,难道只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么?其实不然,就拿地震来说,发生在我国陆地疆域内的地震数量占据全球陆地地震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三左右。
相比之下,我国陆地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点四四,当代人口数量仅占全球人口总量的百分之十七点九,但在20世纪里,我国却遭受了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死亡人数占据全球同期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
可见和我国人口并没有多大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成为多地震地区的?
纵观世界地图,中国所处的位置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持续挤压作用,导致地壳应力频繁释放,形成复杂的地震断裂带。
更令人痛心的是,我国发生的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往往在20公里以内,为此我国不仅地震频发,而且损失惨重,而我国的地震频发区集中分布在五个区域,共计23条地震带。
这些区域包括台湾省及其周边海域、西南部的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部的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天山南北麓、华北的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地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以及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等地。
当然,在中国是没有绝对不发生地震的地方,但浙江、上海、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海南、重庆、香港和澳门等地区地震风险极低,历史上鲜有破坏性地震记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可能会受到附近地震的波及,而浙江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六级以上地震的省份,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参考资料:
人民资讯2021-05-12——1556年:华县地震压死军民83万
澎湃新闻2020-05-12——中国为什么地震频发?
环球网2015-04-10——甘肃天水发生3.8级地震 我国哪些地方强震多发?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