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全球科技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几乎成了各大科技公司的必争之地。
无论是谷歌、微软,还是Meta、OpenAI,都在拼命招揽顶尖人才,生怕在AI赛道上落后一步。
而在这场抢人大战中,华人科学家无疑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甚至有人开出了1亿美元的年薪!
«——【·全球AI大战升级·】——»
最近,科技圈可太热闹了。
Meta的老板扎克伯格突然宣布要在2025年砸600亿美元搞AI!甚至还会更多。
这还不算最劲爆,真正让全球科技公司坐不住的是,Meta在短短一周里居然从OpenAI公司一口气挖走了8名核心科学成员。
OpenAI就是搞出ChatGPT的那家公司,什么实力就不多说了,Meta其实也研发出了不少产品,但和OpenAI相比还是差点,进展也都不太理想。
那为什么Meta还能把人挖走呢?
因为他们为了“挖人”居然直接开出了1亿美元年薪的天价合同,为了表现诚意,扎克伯格还亲自和这些成员面对面交流谈心。
扎克伯格还给这个团队起了个名字“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并要求里面的成员必须是AI领域的顶尖人才,而刚挖来的那8人中,有4个是华人。
在这个实验室里,扎克伯格还请来了华裔企业家亚历山大·王来坐镇,他才28岁就担任了Meta的首席AI官。
而在6月初时Meta就宣布要花143亿投资亚历山大·王创办的ScaleAI,随后又说服对方来到自己公司。
亚历山大·王的实力不容小觑,那四位被挖走的华人科学家,个个来头也不小。
赵晟佳,清华校友,是OpenAI的“元老级”人物,全程参与研发ChatGPT。
余家辉,中科大少年班,OpenAI“感知团队”的负责人,曾经还是谷歌的核心成员。
毕树超浙大校友,任泓宇北大校友,都是OpenAI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随便拎出来哪个都是AI届的“最强大脑”。
这都不算是来招人了,这是直接买下了个AI战队!
这架势也让其他公司紧张了起来,英伟达今年7月也挖走了两名清华学霸,朱邦华和焦剑涛,两位同样在AI领域留下过辉煌印记。
中国也不甘示弱,谷歌、微软同样在疯狂抢人,可问题就是Meta给的实在太多了!
«——【·中国AI的机遇和隐忧·】——»
从这次的事件中不难看出,AI领域的人才是多么的稀缺,科技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可全球AI顶级人才,近一半都是华人,而中国身为全球最大的AI人才输出国,却不是最大的流入国,他们大多都跑去了美国。
而人才流失必定会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没有足够的顶尖人才,我们创新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也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就像当年的芯片技术一样,我国因为短板问题被国外卡了脖子,如今我国除了DeepSeek广为人知,其他就一般了。
我国企业也都想过这些问题,所以即使与Meta的1亿美元年薪相比差不少,但也努力过。
腾讯砸200万奖金搞AI算法大赛,吸引全球人才。华为、阿里开出百万年薪+股票期权,争夺AI精英。深圳政府也出过政策,顶尖AI团队落户直接奖励1亿。
可当一位专家在国内拿200万年薪遇到Meta开出的1000万美元年薪,又该如何选择?
而且国内国外科研环境差距也挺大的。
我们经常说“及时止损”,国内企业很多看重“快速变现”,很多项目必须要在短期内见到商业回报,否则就会被砍掉。
国外就不一样了,他们允许长期研究,就拿Meta设立的实验室来说,科学家可以自由探索AGI(通用人工智能)。
再说简单点就是在国内你要每天写汇报、应付KPI,但在美国可以纯粹做研究,公司还能给你配10个工程师当助手,相比美国比较自由。
所以这也导致了除了薪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国外。
不得不感叹,我们培养一个科学博士要8年或更久,而美国挖走只要8天或更短。
最后扎克伯格的这场价值600多亿美元的豪赌会不会成功还没人知道,但人才争夺正式成了国家科技竞争的核心。
我们不能光培养人才,还得想办法留住他们。这是我国如今该考虑的。
毕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让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加美好。
对此,大家怎么看?
1亿美元年薪挖人,到底值不值?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 2025-07-01——《Meta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至少6名成员为原OpenAI华人员工》
环球网科技 2025-07-01——《Meta 重组其人工智能部门,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OpenAI痛呼“被偷家”!Meta一周挖走八员大将,千万美元薪酬战开打》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