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法国学者就喊着“别让中国赢了”

现在全球科技圈,基本就是中美在正面博弈,没想到这时候欧盟突然跳出来说要“上桌”。

更有意思的是,刚拿了诺贝尔学奖的法国学者菲利普・阿吉翁,领奖后直接喊话欧盟“绝不能让中美在科技创新里占主导”,还有个美籍以色列学者更直接,说“美国犯了中国明朝以来最大的错误”。

这事儿听着挺热闹,可欧盟真有本事跟中美掰手腕吗?

欧盟喊“不让中美赢”,家底却有点撑不住

老实讲,阿吉翁作为诺奖得主,说话肯定有分量,但他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在问:欧盟现在哪是“能不能领先”的问题,是“会掉队多远”的问题。

就说半导体吧,欧盟全靠荷兰的ASML撑场面,可这ASML的核心技术还得听美国的,美国让它不给谁供货,它就不敢供。

欧盟自己呢?连个能拿得出手的半导体企业都没有,全球市场份额连10%都不到。

再看移动互联网,咱们有微信、支付宝,美国有谷歌、脸书,欧盟这边连个能在全球叫上名的APP都没有。

到了人工智能领域更惨,硬件缺算力,软件缺算法,等于是从零开始,这时候喊“不让中美领先”,实在有点底气不足。

本来想欧盟好歹是发达国家联盟,制度上总有优势吧,后来发现,他们科技落后的根儿就在制度上。

过去几十年,欧盟一直喊“自由竞争”,说个人大于一切,批判咱们搞产业政策是“计划经济”。

可现在呢?看到中美靠集中资源搞出了成果,他们也想改路子了,说要调整产业政策,每年拿7000亿欧元投科技研发。

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欧盟不是一个国家,成员国各有各的小算盘,德国想重点搞汽车电子,法国盯着核能,意大利、西班牙还想让这笔钱多补贴自己国家的企业。

前段时间看报道,德国和法国因为出资比例吵了起来,德国说自己财政紧张要少出点,法国不同意,这7000亿欧元能不能凑齐都不好说,更别说集中力量搞创新了。

欧美都学中国路子,咱们更该稳住节奏

欧盟忙着改政策的时候,美国也没闲着,只是他们的操作,看着越来越像咱们玩过的路子。

摩根集团最近说,未来五年要给美国科技企业提供1万亿美元融资,这不就是咱们的“产业大基金”吗?过去美国一直说“资本自由竞争最有效”,现在也发现不对了,资本就爱搞垄断,不爱投长期创新,不集中支持根本不行。

那个说“美国犯明朝错误”的学者,其实是在说美国搞技术封锁,跟明朝闭关锁国差不多。

你想啊,美国不让芯片卖给咱们,结果咱们自己搞出了国产芯片,美国芯片企业反而丢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去年营收降了不少,研发投入都慢下来了。

这不是自己把路走窄了吗?反观咱们,这些年一直坚持自己的路,从过去靠人口红利,到现在靠人才战略,一步一步走得挺稳。

就说高校吧,AI、半导体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五年涨了两倍多,很多企业还跟高校建了实验室,让人才一毕业就能搞研发,不用从零适应。

咱们的研发投入也很稳定,每年都在涨,不像欧盟那样还在为钱吵架,美国那样忽冷忽热。

说实话,欧盟现在想加入科技博弈,其实已经晚了,科技这东西不是喊口号,得有实打实的积累,他们过去放着自由竞争当宝贝,现在想追,制度惯性没那么好改。

咱们不用管欧盟怎么喊,也不用在意美国怎么封锁,坚持自己的节奏就行。

毕竟连欧美都开始学咱们的路了,说明咱们走对了,还有啥好怀疑的?未来的关键,就是把人才的潜力彻底释放出来。

过去咱们靠人多,现在靠人强,只要让更多有本事的人能安心搞研发、出成果,中美科技博弈咱们就能一直占主动,欧盟想“上桌”也只能跟在后面跑。

那些过去说咱们制度不行的人,现在也该闭嘴了,毕竟连他们自己都在学咱们,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法国   中国   学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   欧盟   美国   中美   明朝   科技   德国   路子   企业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